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0558230)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陈旻湖吴小琴胡品津曾志荣薛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博士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胃癌
  • 2篇白细胞介素
  • 1篇肿瘤
  • 1篇胃肿瘤
  • 1篇细胞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多态性
  • 1篇白细胞
  • 1篇白细胞介素-...
  • 1篇白细胞介素-...
  • 1篇T/C
  • 1篇病理
  • 1篇病理学
  • 1篇病理学类型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2篇薛玲
  • 2篇曾志荣
  • 2篇胡品津
  • 2篇吴小琴
  • 2篇陈旻湖
  • 1篇于君
  • 1篇张芳宾
  • 1篇许丽霞
  • 1篇郝元涛
  • 1篇王一鸣
  • 1篇陈斌

传媒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白细胞介素-1B-511T/C多态性与不同临床病理学类型胃癌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中国人白细胞介素(IL)-1B-511T/C多态性与不同临床病理学特征胃癌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及其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PCR-RFLP)对563例胃癌及500例健康对照进行IL-1B-511位点基因分型,分析该多态性与不同临床病理学类型胃癌发病风险关系并对其预后进行生存分析。【结果】IL-1B-511T/C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相关,携带IL-1B-511T等位基因者发生胃癌的风险较CC基因型增加(OR=1.60,95%CI=1.19~2.16,P=0.0019),T等位基因显著增加老年病人(≧65岁)胃癌发病风险(OR=2.35,95%CI:1.29~4.28,P=0.006)。T等位基因与肠型胃癌(OR=1.63,95%CI=1.18~2.24,P=0.003)及低分化胃癌(OR=1.74,95%CI=1.24~2.43,P=0.001)相关。IL-1B-511不同基因型患者胃癌的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L-1B-511T等位基因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且与某些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关,但并非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斌曾志荣吴小琴张芳宾薛玲陈旻湖胡品津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B多态性胃癌
白细胞介素-17F A7488G多态性与广东地区胃癌的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IL)-17FA7488G-(P.Hisl61Arg)多态性与广东地区胃癌遗传易感性及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927例胃癌患者及777名健康对照者的IL17FA7488G多态性,采用Logistic回归法和Cox比例风险法研究其对不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胃癌发病风险的影响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IL-17FA7488G基因型频率在胃癌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55,P〈0.01)。与AA纯合子相比,IL-17FA7488G杂合变异基因型(GA)及纯合变异基因型(GG)显著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OR值分别为1.51和1.61(95%C1分别为1.22~1.87和1.03~2.51,P值均〈O.01)。与AA携带者相比,携带G(GA或GG)等位基因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1.53,95%CI:1.25~1.87,P〈0.01)。按临床病理特征行分层分析显示,IL-17FA7488GGA基因型与肠型、低中分化、非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等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IL-17FA7488G不同基因型患者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4)。结论广东地区IL-17FA7488G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有关,IL-17FA7488G变异基因型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但不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曾志荣吴小琴许丽霞于君薛玲郝元涛王一鸣陈旻湖胡品津
关键词:胃肿瘤白细胞介素-17基因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