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19-08B)
- 作品数:6 被引量:66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朝云汪洪鹰周晚来李懋谭志坚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秧盘垫铺麻育秧膜对水稻机插秧苗根系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3年
- 为探明秧盘垫铺麻育秧膜对水稻机插秧苗根系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本文考察分析了利用不同种类麻育秧膜所育的水稻机插秧苗根系发育、水稻田间生长动态及产量。结果表明秧盘垫铺麻育秧膜显著促进了秧苗根系发育,提高了秧苗素质,秧苗在移栽田间后有更高的根系活力和生长速率,并最终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淀粉麻育秧膜比PVA麻育秧膜具有更好的效果,增产幅度达8.9%;秧苗根系质量主要通过影响水稻有效穗数从而影响了产量。研究表明麻育秧膜育秧是一种实施简单但效果突出的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本研究为麻育秧膜用于水稻机插育秧及其技术改进提供了依据。
- 王朝云易永健周晚来程建平赵锋李懋汪洪鹰
- 关键词:水稻机插育秧根系发育
- 麻基膜水稻机插育秧研究初报被引量:20
- 2013年
- 在育秧盘底面垫铺麻纤维基膜进行机插水稻育秧并考察其秧苗素质和水稻产量,结果表明,采用麻基膜育秧可以显著促进秧苗根系生长发育;秧苗根系盘结好,不易散落;机插后秧苗返青快,分蘖早,产量有明显的提高,在增产幅度上以早稻最大,中稻次之,晚稻最小。麻基膜水稻机插育秧为解决水稻机插育秧中普遍存在的散秧落秧问题提供了简便高效的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 王朝云易永健周晚来李懋汪洪鹰
- 关键词:秧苗素质水稻产量
- 可生物降解材料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14年
- 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并综述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后展望了可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前景。
- 谭志坚王朝云易永健汪洪鹰李懋周晚来谭石勇
- 关键词:生物降解材料环保农业生产
- 麻育秧膜及施肥方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 湿润育秧,研究了不同育秧方式(不垫铺麻育秧膜育秧和垫铺麻育秧膜育秧)和育秧肥不同施用方式(100%秧土混施、50%秧土混施+50%秧土底部撒施、100%秧土底部撒施)下水稻机插秧苗的形态、干物质重、根系活力、植株可溶性糖...
- 周晚来王朝云易永健刘潜汪洪鹰谭志坚
- 关键词:水稻机插育秧施肥方式
- 秧盘垫铺麻纤维膜与育秧肥底部撒施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采用湿润育秧,研究了不同育秧方式(秧盘不垫铺麻纤维膜育秧和秧盘垫铺麻纤维膜育秧)和育秧肥不同施用方式(100%秧土混施、50%秧土混施+50%秧土底部撒施、100%秧土底部撒施)下水稻机插秧苗的形态、干质量、根系活力、植株可溶性糖和硝态氮含量、发根力,以探索秧盘垫铺麻纤维膜结合育秧肥底部撒施应用于水稻机插育秧的可行性,以进一步改进麻纤维膜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结果表明,秧盘垫铺麻纤维膜明显提高了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相比秧盘未垫铺麻纤维膜的处理,秧盘垫铺麻纤维膜处理的秧苗表现为秧苗壮实,秧苗根冠比、根系活力、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发根力均有所提高。育秧肥底部供应提高了秧苗地下部生物量和根冠比,提高了秧苗植株可溶性糖含量而降低了硝态氮含量。随着育秧肥底部撒施比例的增加(从100%秧土混施到100%秧土底部撒施),秧盘未垫铺麻纤维膜秧苗的单株地下部干质量提高了69.2%,根冠比增大了60.3%,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38.6%,硝态氮含量降低了8.2%;秧盘垫铺麻纤维膜秧苗的单株地下部干质量提高了6.8%,根冠比增加了2.6%,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41.3%,硝态氮含量降低了7.8%。水稻秧苗根系活力和发根力均在育秧肥50%秧土混施+50%秧土底部撒施方式下达到最高值。研究表明,相比混施于育秧土中,育秧肥底部撒施可以提高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可与麻纤维膜很好地结合起来应用于水稻机插育秧。
- 周晚来王朝云易永健刘潜汪洪鹰谭志坚
- 关键词:水稻机插育秧
- 麻地膜拉伸性能测试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麻地膜是一种应用在农业上的地膜,为探明其拉伸性能,形成相关测定标准,文章基于GB/T24218.3—2010对麻地膜的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隔距长度、样品宽度对拉伸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麻地膜具有较高的拉伸断裂强度,其纵向和横向拉伸断裂强度分别在900N/m和400N/m以上,但其拉伸断裂伸长率仅为2%~5%。随着隔距长度和样品宽度的增加,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度逐步提高,隔距长度为200mm、样品宽度为50rain时,测定结果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度。
- 汪洪鹰周晚来易永健李懋王朝云
- 苎麻促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促生效应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以苎麻(Boehmeria nivea L.Gaud)根及根围土壤为研究材料,进行苎麻促生菌的筛选,并初步探索其促生作用机制。【方法】首先,以溶磷和解钾为基本筛选标准,初筛菌株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多项促生能力进行复筛;然后通过种子萌发、盆栽试验测定菌株对苎麻的促生效应,最后,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对促生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结果】从苎麻根和根围土壤中分离得到了13株菌同时具备溶磷和解钾能力,其中4株菌(RA-2、RAM-2、RAM-5和RAM-6)具备产铁载体、产IAA和产氨能力。种子萌发和盆栽试验的测定结果显示:4株菌株均能促进苎麻种子的萌发和植株的生长,其中菌株RA-2和RAM-5相比于对照处理能显著提高苎麻种子的萌发率、幼根长、株高和根系干重。分类鉴定结果显示菌株RA-2和RAM-5均属于伯克霍德菌属(Burkholderia)。【结论】从苎麻根围筛选到具有促生能力的菌株,为进一步开发研制苎麻专型促生菌剂或专型微生物有机肥提供资源。
- 谭石勇易永健汪洪鹰周晚来谭志坚刘潜王朝云
- 关键词:苎麻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