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790020)

作品数:35 被引量:1,179H指数:17
相关作者:吕达仁陈佐忠王庚辰季劲钧陈家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4篇天文地球
  • 6篇生物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草原
  • 8篇浑善达克
  • 7篇浑善达克沙地
  • 7篇半干旱
  • 6篇干旱草原
  • 6篇半干旱草原
  • 5篇土壤
  • 5篇气候
  • 4篇植被
  • 4篇植物
  • 4篇沙尘
  • 4篇水分
  • 3篇沙尘气溶胶
  • 3篇水分利用
  • 3篇气溶胶
  • 3篇锡林河流域
  • 3篇干旱
  • 3篇边界层
  • 2篇大涡模拟
  • 2篇对流边界层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大...
  • 14篇中国科学院植...
  • 8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内蒙古大学
  • 6篇复旦大学
  • 6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0篇吕达仁
  • 7篇陈佐忠
  • 7篇王庚辰
  • 6篇成天涛
  • 6篇季劲钧
  • 6篇陈家宜
  • 5篇崔骁勇
  • 5篇刘钟龄
  • 4篇陈洪滨
  • 4篇徐永福
  • 3篇王艳芬
  • 3篇杜占池
  • 2篇汪诗平
  • 2篇陈四清
  • 2篇刘青
  • 2篇梁存柱
  • 2篇陈有君
  • 2篇杜睿
  • 2篇李兴荣
  • 2篇李银鹏

传媒

  • 4篇植物生态学报
  • 3篇高原气象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草地学报
  • 2篇地学前缘
  • 2篇气象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草地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草业科学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 9篇2000
  • 3篇1998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古草甸草原CH_4和N_2O排放通量的时间变异被引量:40
2003年
1998年 6月 1日、7月 2日、8月 3日和 9月 1日用静态箱_气相色谱法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甸草原CH4和N2 O排放通量的昼夜观测表明 ,天然草原是N2 O的源、CH4的汇 ,其排放和吸收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 4次昼夜观测的结果还表明 ,草甸草原排放N2 O和吸收CH4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季节变化规律。方差分析表明 ,不同季节N2 O排放通量差异显著 (F =6 .35 9,p <0 .0 0 4 ) ,日均通量变化范围为 0 .2 82~ 2 .134μgN2 O N·m-2 ·h-1;而CH44次测定的日均吸收通量分别为 (- 5 2 .19± 19.6 7)、(- 2 7.2 0± 10 .5 7)、(- 12 6 .0 5± 9.32 )和 (- 16 .4 5± 1.31) μgCH4_C·m-2 ·h-1,从整个生长季看表现为“高_低_高_低”的特点。锡林河流域选择 9∶0 0~ 13∶0 0作为采样日起始采样时间 。
王艳芬马秀枝纪宝明杜睿陈佐忠王庚辰王跃思万小伟
关键词:日变化草甸草原锡林河流域CH4
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土壤水分状况的分析被引量:77
2000年
为探明浑善达克沙地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于 1 998一 1 999年在浑善达克沙地中部取样分析了地形和植被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及生长季内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发现在坡度 <1 5°时 ,随坡度的增大 ,土壤含水量降低 ,在坡度 >1 5°时 ,沙丘阴坡上土壤的含水量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加。高沙丘阳坡的土壤含水量 ,受坡度的影响很小 ,略有降低。由于沙地土壤类型复杂 ,土壤剖面变异也比较大 ,所以随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也不同。土壤含水量的动态特征在不同土层也有差异 ,表土层 ,春末夏初之前土壤比较干 ,以后在波动中上升 ,8月份土壤含水量比较大 ,8月底以后又迅速下降到春末夏初的水平。心土层则在前期土壤比较湿润 ,而后逐渐下降 ,在 6月中旬至 7月中旬出现土壤含水量的低谷 ,7月中以后又逐渐升高 ,并在 8月底达最大含水量 ,9月中旬后又降到年初的水平。6、7月间含水量的低谷可能是由于植物大量耗水造成的。表土层和心土层 (70 cm以上土层 )在 9月上旬基本降到了5月初的水平。但底土层土壤含水量在波动中升高 ,9月上旬虽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 5月初的土壤湿度。在某些地形部位 ,随植被盖度的增加 ,土壤含水量有增大的趋势。
陈有君关世英李绍良刘钟龄梁存柱王艳芬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土壤水分植被
半干旱地区地表水平衡的特征和模拟被引量:16
2004年
作者分析了我国半干旱区草原典型地区的水量平衡的特点。由于地处东亚季风区和西风带的过渡带,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多短时间对流性降水,其中绝大部分消耗于蒸发,地表径流很少,土壤比较干燥。冬季积雪,春季融雪集中,能产生较强的径流,这与夏季降水形成的径流构成双峰型特征,在我国半干旱区较为典型。由于这些特点,在地表水量平衡的计算和模拟中,蒸发的估算十分重要,为此在植被-大气相互作用模式(AVIM)中对水文过程作了改进,模式中包含了大气—植被—土壤间的能量和水分传输过程,特别是半干旱区地表蒸发和植被的蒸腾过程作了比较细致的处理,考虑了蓄满和超渗两种产流机制,同时采用了一个简化的雪盖模型。以此模型模拟了内蒙古半干旱草原上锡林河流域的地表水文过程。计算结果显示,半干旱区地表水平衡,蒸发大而径流小及产流的春夏双峰型特征都能很好地模拟。这些过程的参数化方案也适用于非干旱区。
季劲钧刘青李银鹏
关键词:半干旱地区水文过程锡林河流域半干旱草原东亚季风参数化方案
平坦非均匀地面对流边界层的准定常态被引量:6
2000年
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对流边界层大气对非均匀地面条件的适应性。研究限于无风、平坦地形条件 ,地面热通量在一个水平方向作非均匀变化 ;平均地面热通量为 0 .15K·ms- 1、非均匀性变化幅度为 0 .0 5K·ms- 1;地面非均匀性的尺度在 2 0km之内。模拟结果表明 ,在充分长的时间后 ,边界层达到一种适合于地面条件的准定常态。这种准定常态和向其过渡的过程中 ,水平平均的边界层廓线性质 ,如平均位温廓线、垂直热通量廓线等几乎与平坦均匀地面的结果相同 ,或差异极小。地面非均匀性的主要作用是使边界层动能增大 ,并以地面非均匀性变化方向的动能增加为主。边界层动能以一种振荡衰减的形式向其准定常态过渡。可以引入边界层平均动能达到其第 1个峰值所需的时间tc 和准定常态无因次动能 Eeq为这一过渡过程的 2个特征量。此 2个特征量与地面非均匀性尺度的定性关系是 ,非均匀性尺度越大 ,过渡时间tc 越长 ,达到的准定常态无因次动能 Eeq也越大。
蔡旭晖陈家宜
关键词:对流边界层大涡模拟
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植物种群和功能群的长期变异性及其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93
2000年
分析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羊草 (L eymus chinensis)草原群落植物种群、功能群和群落生物量的长期变异性 ,以及植物功能群间的补偿作用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从种群水平到功能群和群落水平 ,地上生物量的年度间变异性逐渐降低 ,而稳定性则逐渐增加。植物功能群组成对群落稳定性具有更强烈的影响 ,在植物生活型功能群组成中多年生根茎禾草与多年生丛生禾草和多年生杂类草功能群 ,在生物量的年度变化上具有补偿作用 ,在生态类群组成中 ,旱生植物与中旱生植物也具有补偿作用。植物种群多度的长期变异性可能依赖于物种对环境波动的敏感性和种间相互作用对环境波动的放大效应 ,生物多样性使物种对环境波动响应的多样性增加 ,并通过不同响应类型 (功能群 )
白永飞陈佐忠
关键词:羊草草原植物种群植物功能群
不同放牧率对旱黄梅衣生物量和化学元素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0
2001年
对羊草草原群落中旱黄梅衣生物量和化学元素组成与放牧率关系的研究表明 ,轻度放牧 (1.33只羊·hm-2 )时 ,旱黄梅衣生物量达到最大值 ,极重牧 (6 .6 7只羊·hm-2 )时生物量最低 .旱黄梅衣体内C、N、Ca含量较高 ,>1% ;P、Mg、K、Fe含量介于 0 1%~ 1% ;Na、Mg、Cu、Zn、B均 <0 .1% .旱黄梅衣中Ca含量明显高于维管植物 ,是喜Ca植物 .放牧处理下 ,旱黄梅衣含C量下降 ,N含量提高 ,C/N比在中度、重度放牧率下较低 .Ca、Mg、K、Fe、Mn、Cu含量表现为无牧处理时较低 ,放牧处理较高 .旱黄梅衣的生物量和化学元素组成的变化对放牧强度有着很好的响应 ,因此可以用旱黄梅衣的生物量和化学元素组成的变化来指示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征的变化 .
李香真邢雪荣陈佐忠
关键词:生物量放牧率指示植物草原地衣
Size distribution and element composition of dust aerosol in Chinese Otindag Sandland被引量:2
2005年
Part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ust aerosol were determined fo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Otindag Sandland of China in spring, 2001. Number con- centration, mass concentration, chemical element concentra- tion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aerosol particles with 0.5 μ m < Dp < 100.0 μ m were examined. The average number and mass concentrations of aerosols were 274.8 cm-3 and 0.54 mg/m3 for the field period respectively, and 31.4 cm-3 and 0.07 mg/m3 for the non-dusty days. PM10 played a dominant role in the aerosol mass concentrations. The particles with Dp < 8.0 μ m accounted for about 93.7% of total aerosol number loading in dusty days.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of aero- so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bi-modal logarithm normal func- tion in heavy and moderate dusty days, and mono-modal in windblown and non-dusty days. Crustal elements such as Al, Fe, etc. in aerosols almost originated from soils. Pollutant elements of S, Pb, etc. associated with aerosols were affected by remote anthropogenic pollutant sources in upwind regions. Mo, V and Co in aerosols were possibly from other dust sources other than local soils. The aerosols over Otindag Sandland consisted of particles from local soils, upwind pol- lutant sources and other dust sources.
CHENGTiantaoLUEDarenCHENHongbinWANGGengchen
关键词:大气污染
用Landsat TM资料分析浑善达克沙地东部的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可能原因探讨被引量:8
2003年
中纬度干旱半干旱草原是我国的主要地表类型之一,正在面临着严重的荒漠化问题。选择浑善达克沙地东部为研究地区,利用LandsatTM和ETM+资料对该地区的植被覆盖情况进行分析。在所选的4个年度中,以1996年的NDVI值为最高(0.67),1998年略次之(0.65),1987年居中(0.47),而2001年为最低,仅0.33。水分是决定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生长状况的关键因子。无论是年降水还是7、8月降水,与9月的NDVI都基本上呈现了一种线性关系。气温对NDVI的影响不明显。反映地表与植物冠层表面温度的热红外亮温经常与区域内的NDVI分布基本呈反相关。少数地区,特别是一些本身植被状况较差、生态相对更为脆弱的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后,即使在保证降水增加的情况下也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比较1996和1998年,荒漠化面积增长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2001年是严重干旱年,区域平均NDVI极低,但却有7.5%的地区出现NDVI增加。这一逆向变化可能与中央和地方政府于2000年启动的一系列沙源治理项目和禁牧规定有直接关系。由此说明,除了降水这一关键自然因子之外,人类活动也对干旱半干旱草原生态的恶化或恢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何晴吕达仁
关键词:NDVI荒漠化浑善达克半干旱
白音锡勒草原沙地云杉林的性质、可能成因及自然更新能力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2000年
本文对内蒙古白音锡勒草原沙地白杆 (Picea meyeri)种群的大树和幼树及伴生植物进行了初步研究 ,认为沙地白杆林是在近极限生境条件下 ,由适应性不同的植物种依生境异质性组合而成的疏林群落。是第三纪云杉属植物广布分布区的残存片段 ,也是白杆现代分布区的北界。白杆种群现有大树 3 3 0株 ,幼树 1 62 9株。大树的死亡率随胸围增大而增高 ;幼树则每增加一个龄级死亡 48.7%。该种群具有自然更新的能力。由于生境相对严酷 ,种群较小 ,局部灭绝的危险尚不能排除。
王炜梁存柱李洪峰李洪峰刘钟龄
关键词:自然更新草原
对流边界层相对扩散的大涡模拟研究被引量:10
2000年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获得对流边界层中的湍流运动场及其时间变化 ,在这些场中以随机游走方法模拟被动粒子的扩散行为 ,了解烟团在对流边界层中的扩散路径和相对扩散速率 .结果清楚显示了被动污染物质的扩散过程 ,表明烟团扩散路径与前人的烟流轴线变化结果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对扩散的速率与现有相似性理论预示的变化趋势十分相符 ,并与现有近距离相对扩散经验关系相一致 ,而与连续烟流扩散的结果相比较则明显偏小 .模拟结果还显示平均风速可能在水平和垂直扩散中有一定的作用 .
蔡旭晖陈家宜
关键词:对流边界层大涡模拟随机游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