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09520)

作品数:2 被引量:67H指数:2
相关作者:韦广莹李晶郭壮波刘剑烽李之松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氨溴索
  • 1篇盐酸氨溴索注...
  • 1篇注射液
  • 1篇综合征
  • 1篇雾化
  • 1篇吸入
  • 1篇吸入治疗
  • 1篇联合雾化
  • 1篇慢阻肺
  • 1篇急性冠脉
  • 1篇急性冠脉综合...
  • 1篇急性加重
  • 1篇急性加重期
  • 1篇冠脉
  • 1篇冠脉综合征
  • 1篇氨溴索
  • 1篇氨溴索注射液
  • 1篇PROBNP
  • 1篇ACS

机构

  • 1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暨南大学第四...

作者

  • 2篇李晶
  • 2篇韦广莹
  • 1篇刘剑烽
  • 1篇李之松
  • 1篇郭壮波

传媒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现代医院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的意义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氨基末端一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15例,ACS早期患者6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5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NT—proBNP比较,ACS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明显升高(P〈0.01),且AMI组NT—proBNP浓度[(1900.10±571.15)pg/mL]高于UA组[(312.78±44.47)pg/mL,P〈0.01],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NT—proBNP浓度检测可为ACS早期诊断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李晶李之松韦广莹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临床研究被引量:62
2013年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输注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异丙托溴胺溶液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2年8月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在基础治疗原则上加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沐舒坦)30mg静脉输注、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2mg与异丙托溴胺溶液(爱全乐)雾化吸入治疗,氧流量6—8L/min,持续20~30min,2杉日,7d为一疗程,共60例患者。对照组常规治疗,包括静脉应用抗生素、解痉平喘、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祛痰等。共60例。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临床体征变化、动脉血气分析、最大呼气流速的变化等因素,评价三联药物对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如咳痰、肺部哆音、咳嗽、气促等评分。动脉血气分析、最大呼气流速等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临床症状(咳痰、咳嗽、肺部哆音、气促)评分、最大呼气流速、动脉血气分析均对照组有显著性改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输注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异丙托溴胺溶液雾化吸入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
李晶刘剑烽韦广莹郭壮波
关键词:COPD急性加重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