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400)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夏灵陶贵生张宇朱敏华徐文龙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昆士兰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MRI
  • 3篇成像
  • 3篇磁场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电生理
  • 2篇心脏
  • 2篇时域有限
  • 2篇时域有限差分
  • 2篇时域有限差分...
  • 2篇吸收边界条件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电磁
  • 1篇电磁场
  • 1篇电生理学
  • 1篇电图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血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计量学院
  • 1篇昆士兰大学

作者

  • 5篇夏灵
  • 2篇陶贵生
  • 2篇朱敏华
  • 2篇张宇
  • 1篇何超明
  • 1篇霍梅梅
  • 1篇叶学松
  • 1篇徐文龙
  • 1篇窦建洪
  • 1篇刘锋
  • 1篇罗如意
  • 1篇徐斌
  • 1篇魏青

传媒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计量学院...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MRI梯度磁场下人体心脏感应涡流仿真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通过MRI中梯度磁场对人体心脏影响的模型仿真,运用FDTD方法计算出心脏部分感应涡流,并与心脏刺激阈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心脏感应涡流的峰值离推荐阈值尚有一定距离,因此不会诱发心室颤动,但是提高梯度场的切换频率可能会引发心室颤动.
徐文龙陶贵生夏灵
关键词:时域有限差分法吸收边界条件磁共振成像(MRI)梯度磁场
MRI中电磁场对人体心脏影响的模型仿真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通过电磁场对人体心脏影响的模型仿真,计算出心脏体段由磁共振成像(MRI)时变梯度场感应的涡流,并与已有的心脏刺激阈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心脏感应涡流的峰值离推荐阈值尚有一定距离。人体在常用的梯度场和几千赫兹的切换频率下感应出的电流不足以引发心室震颤,但是,梯度场切换频率的提高可能会引发心室震颤。
陶贵生夏灵何超明
关键词:时域有限差分法吸收边界条件磁共振成像(MRI)
多层球状头模型中MRI线圈激励下射频场的求解——并矢格林函数/矩量法被引量:1
2007年
介绍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MRI)线圈激励下的人体头部电磁场计算方法.先构造一个与人头实际尺寸相当的多层球状头模型,并赋以实测电导率和介电常数,然后基于并矢格林函数(DGF)来求解MRI线圈激励下的头模型内部电磁场.只要射频线圈的激励电流源分布可由矩量法(MoM)求出,都可用该法计算由其激发的电磁场,由此计算出来的电磁场分布可以用于MRI成像参数的确定.结果表明,该方法比有限时域差分法(FDTD)的计算速度提高了10倍以上.仿真试验结果显示,人头中的磁场和电场受频率高低影响,随着频率的增高,磁场与人体组织的相互作用越大,人头中的磁场越不均匀,从而造成了磁共振信号的失真.所提出的DGF/MoM法可用于高场MRI的线圈优化设计,例如射频线圈(表面线圈和体线圈)的快速评价以及高性能的梯度线圈的快速优化设计.
夏灵朱敏华徐斌魏青刘锋斯图阿特.克洛泽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系统生物电并矢格林函数矩量法
超高静磁场引起心电图T波变化的电生理学初步仿真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初步仿真研究超高强度静磁场中的心电图T波幅度的改变机制。方法基于磁流体动力学模型,应用有限差分方法进行数值求解,通过改变磁场强度得到对应主动脉血流率;基于离子通道心室肌细胞模型,通过改变与ATP浓度相关的L型钙通道渗透率来仿真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情况。结果在超高静磁场中,人体主动脉的血流率减少可超过10%,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急性心肌缺血症;在不同心肌缺血情况下,心肌动作电位平台期受抑制,动作电位持续时间缩短,而透壁特异性增强,动态电生理力学心脏模型仿真得到心电图T波有较大改变。结论超高静磁场下主动脉血流率减少导致的心肌缺血会引起心电图T波幅度的明显增长,可能是超高静磁场对心电图T波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罗如意夏灵朱敏华张宇
关键词:心电图静磁场磁流体动力学心肌缺血
基于电生理-力学复合心脏模型的右心室三维运动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在原有电生理心脏模型基础上,我们采用有限元方法和复合材料理论建立了一个电生理-力学复合双心室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右心室心壁在收缩期的三维运动进行仿真分析。模型建立过程中,考虑了心肌的纤维旋向、心电兴奋产生的心肌收缩力。心室壁位移、最小主应变(E 3)等用来表征心室的运动。仿真结果与加标记磁共振成像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另外,仿真结果还表明,虽然心基部位移最大,但最大收缩力却发生在心尖部,这个结果用一般的动物实验或人体实验是难以得到的。因此,电生理-力学复合双心室模型对于今后进一步评价心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夏灵叶学松霍梅梅张宇窦建洪
关键词:右心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