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基金(2011C12005)
-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田建华倪西源谢田田徐爱遐王灏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甘蓝型油菜不同发育时期株高QTL的动态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利用新版SG遗传图谱和282个SG-DH株系在中国西安、中国杭州和德国哥廷根3个生长环境下8个发育时期测定的株高数据,运用WinQTLCart2.5复合区间作图法以及结合条件遗传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静态和动态QTL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品种Gaoyou等位基因在PHA3和PHC6两个QTL上同时存在时,可降低株高约20cm;而当植株整合来自冬性品种Sollux的PHA9、PHC1和来自半冬性品种Gaoyou的PHA1、PHA3、PHC6时,株高可相应下降40cm;环境对株高QTL的作用机制影响不大,但不同QTL的基因表达模式不同,存在来自双亲之一的等位基因控制株高和双亲等位基因在不同生长时期交替控制株高2种情况;通常株高QTL在中后期才能被检测到,但基因多在生长最为旺盛的短时期内表达,符合基因表达在先,性状表现在后的规律。解析株高性状在不同发育时期基因的累加效应和特定时段内的净表达效应,对克隆油菜株高基因和指导生产实践均有指导意义。
- 谢田田陈玉波黄吉祥张尧锋徐爱遐陈飞倪西源赵坚义
- 关键词:油菜株高发育时期
-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20118A的育性遗传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被引量:7
- 2012年
- 以20118A不育系和临保系与20个油菜品种(系)杂交测交后代为材料,采用经典遗传学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验证该不育系统遗传控制体系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探索利用连锁共显性标记筛选两型系和临保系基因型的高效性和准确率。研究表明,6个品种(系)与20118A测交产生的F2世代,所有组合可育株∶不育株均符合3∶1或13∶3分离规律,而与20118A-TAM杂交产生的6个F2中1个呈13∶3分离,其余均为全可育,育性符合1对隐性不育基因和1对隐性上位抑制基因互作控制的遗传模式。进而采取反向验证方法,从1059个F2分离单株中,用新开发的Bnms3/Bnrf连锁共显性标记跟踪选择,直接获得临保系(ms3ms3rfrf)、纯合不育株(ms3ms3RfRf)和两型系可育株(Ms3ms3RfRf)70、69和135株,经测交或互交验证,准确率均达95%以上。根据20个测交品种的后代分离,BnRf位点上只出现Rf和rf两个等位基因,推测第3个等位基因存在的频率很低,基本可以根据两基因各2对等位基因互作原理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任梦阳倪西源王灏陈飞田建华黄吉祥李殿荣赵坚义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两型系临保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