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241024)

作品数:4 被引量:102H指数:4
相关作者:翟虎渠万建民王春明童汉华章善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杂交稻新组合选育与中试(8812计划)重大专项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水稻
  • 2篇性状
  • 2篇选育
  • 2篇杂交
  • 2篇杂交水稻
  • 2篇籼稻
  • 2篇籼稻不育系
  • 2篇不育
  • 2篇不育系
  • 1篇性状基因
  • 1篇叶枯病
  • 1篇优育
  • 1篇优质籼稻
  • 1篇优质籼稻不育...
  • 1篇置换系
  • 1篇数量性状
  • 1篇数量性状基因
  • 1篇数量性状基因...
  • 1篇水稻品种
  • 1篇水稻籼粳

机构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篇王春明
  • 2篇万建民
  • 2篇章善庆
  • 2篇童汉华
  • 2篇翟虎渠
  • 1篇曹一平
  • 1篇杨权海
  • 1篇张坚勇
  • 1篇陆巍
  • 1篇肖应辉
  • 1篇刘世家
  • 1篇陈亮明
  • 1篇张荣铣
  • 1篇胡茂龙
  • 1篇万向元
  • 1篇江玲

传媒

  • 2篇杂交水稻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水稻光合功能相关性状QTL分析被引量:25
2005年
利用粳稻Kinmaze/籼稻DV85杂交后代单粒传衍生的81个F11家系所组成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InbredLines,RILs)群体,研究水稻光合功能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在水稻抽穗后7d测定叶片全氮含量(TLN)、叶绿素a/b比值(Chl.a∶b)和叶绿素含量(Chl)。共检测到6个QTL,各QTL的LOD值为2.66~4.81,贡献率为11.2%~29.6%,其中,在第1、2和11染色体上检测到3个与全氮含量相关的QTL,相应贡献率为17.3%、15.3%、13.7%;在第3和4染色体检测到2个与叶绿素a/b比值相关的QTL,贡献率为13.8%和29.6%;在第1染色体检测到1个与叶绿素含量相关的QTL,贡献率为11.2%。4个QTL为本研究新检测的基因座。有趣的是,控制叶绿素含量的qCC1位于第1染色体上RFLP标记C122附近,与已报道的NADH谷氨酸合成酶基因位置一致,而叶绿素合成始于谷氨酸,暗示该基因座与水稻光合功能关系极为密切。然而,对抽穗后30d叶绿素含量进行QTL分析,结果未检测到与其相关的QTL,表明控制叶绿素含量qCC1效应随水稻叶片的衰老而降低。
胡茂龙王春明杨权海翟虎渠陆巍张荣铣万建民
关键词:光合功能全氮
抗白叶枯病籼稻不育系中1A的选育与利用被引量:10
2006年
中1A是以从印度引进的编号为902的抗白叶枯病材料中选择的异形株,与同样来自于印度的千粒重小的野败型不育系PS-32A回交转育而成,其不育性稳定,白叶枯病抗性较好,米质较优,千粒重小,异交结实率高,2004年9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用该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稻组合,表现株型挺拔,产量高,米质较优,同时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明显提高,其中研优1号(Zhong 1A/2070F)于2005年3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
童汉华章善庆曹一平葛长青
关键词:杂交水稻籼型不育系抗白叶枯病选育
优质籼稻不育系中浙A的选育及利用被引量:23
2004年
中浙A是以印度引进的编号为PS-2 1的优质材料中选择的异形株与珍汕 97A回交转育而成 ,其不育株率 10 0 % ,不育度99.99% ,12项品质指标中有 8项达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 ,3项达二级标准 ,2 0 0 0年 9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用该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稻组合 ,株型挺拔 ,剑叶挺直 ,优势明显 ,稻米品质得到明显改良。
章善庆童海军童汉华
关键词:杂交水稻籼稻不育系优育选育
水稻籼粳染色体片段主要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利用10个以粳稻为遗传背景、籼稻为供体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及6个粳稻测验种为材料,按 NCⅡ设计,分析了籼粳亚种间杂种在10个染色体区段上的配合力效应及遗传力等参数。结果表明,除千粒重外,各置换系主要产量构成性...
余传元江玲肖应辉万建民翟虎渠
关键词:水稻染色体片段置换系配合力
文献传递
水稻品种食味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被引量:47
2004年
利用AMMI模型对18个水稻品种的食味品质性状——米饭光泽度、粘性、柔软性、弹性和综合口感进行了2年3点的稳定性分析,并以食味品质性状的表型值和AMMI分析的前三维主成分值(IPCA1~3)为性状指标,对18份供试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5项食味品质指标在不同基因型、地点和年份间的差异以及G×E互作方差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不同栽培方式也能显著地影响稻米食味品质,且对各项食味指标的作用方向完全一致,即绿色食品栽培>有机栽培>常规栽培>高产栽培;粳稻品种的食味品质及其稳定性整体上要优于籼稻品种,其中食味品质好且稳定性高的籼、粳品种有 W002、早丰九号、武育粳 3号、广陵香粳、盐粳 5号、3004、丰优香占、R405和南京16号。综合考虑品种的产量水平和外观品质,W002、丰优香占、南京16号等可作为育种亲本,以改良水稻品种的食味和外观品质及其稳定性。
张坚勇万向元肖应辉王春明刘世家陈亮明翟虎渠万建民
关键词:水稻稳定性AMMI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