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1081)

作品数:7 被引量:141H指数:5
相关作者:宋周莺刘卫东唐志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信息化
  • 2篇信息技术
  • 2篇数字鸿沟
  • 2篇企业
  • 1篇低碳
  • 1篇信息港
  • 1篇信息化发展
  • 1篇信息化发展指...
  • 1篇信息时代
  • 1篇虚拟集群
  • 1篇虚拟企业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中国信息
  • 1篇中国信息化
  • 1篇区位
  • 1篇区位研究
  • 1篇区位因子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污染物排放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宋周莺
  • 5篇刘卫东
  • 1篇唐志鹏

传媒

  • 2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人文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国虚拟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4
2011年
一个时代造就一种企业组织模式。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对传统企业组织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也催生了一种新型企业空间组织,即虚拟企业。虚拟企业的出现引起了学者们的强烈关注,并逐渐成为各个学科的热点议题。总体来说,虚拟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而地理学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结合统计数据、企业访谈和问卷调查等资料和数据,分析虚拟企业的概念和特点,重点剖析中国虚拟企业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虚拟企业分布存在显著的地理集中特征,其空间分布正在加强中国传统大型城市的地位;信息化水平和人口素质是影响虚拟企业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宋周莺刘卫东
关键词:虚拟企业信息化
信息技术对产业集群空间组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地理学的许多理论和概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集群理论提出的挑战以及赋予其的新活力。本文结合统计数据、企业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数据,以37个实地调研的产业集群为案例,分析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产业集群空间组织的演变及延伸。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演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契机和媒介,信息技术带来的产业集群空间组织变革过程中既有集聚又有扩散。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四种模式,即网络式集群"、信息港"式集群、虚拟集群、走向衰落。
宋周莺刘卫东
关键词: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信息港虚拟集群
信息时代的企业区位研究被引量:54
2012年
信息化对传统经济地理学的许多理论和概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信息化对传统区位理论提出的挑战以及赋予其的新活力。本文首先分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对企业区位因子的影响,然后深入探讨信息技术对企业区位产生影响的机制,最后通过美特斯邦威案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信息化逐渐成为企业区位选择的核心因素之一;同时,信息化也对其他区位因子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传统物质区位因子的弱化以及带来新区位因子作用的不断突显。在信息技术驱动的企业区位再选择的过程中,"时间成本"是决定新区位的核心机制。
宋周莺刘卫东
关键词:信息技术区位因子美特斯邦威
Measuring Spatial Differences of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被引量:2
2014年
As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shows, the world is moving fast to- wards an information age. Since China was first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in 1994, the development of ICTs in China and around the world has been astonishingly fast, and yet there is a clear 'digital divide'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 Although Chinese geogra- phers have paid attention to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informatization, they usually employ a limited number of indicators, mainly focusing on the Intemet. In fact, infi^rmatization is a much broader concept, covering not only the lntemet, but also mobile phones as well as user ability. In the light of these considerations, this study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zation and its spatial differences in China. First, based on a literature review, the paper identifies 29 preliminary indicators for measuring informa- tization, and employs prin,-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and the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streamline them into 12 indicators to form an ICTs Developmen: Index (ID1). Second, by using the data from provincial statistical yearbooks and the 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the paper calculates the 1191 of each mega-region and each province in 2000-2010, and measures the changing spa- tial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 Lastly, the paper quantif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t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DI of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coastal region, indicating that the digital divide in China has been narrowing.
SONG ZhouyingLIU WeidongMA LiMichaelDUNFORD
基于低碳目标的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格局研究
2013年
产业发展格局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在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主要问题已经从经济增长速度方面转变为产业结构层次的差距及由此引起的增长质量上的差距。可见,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节能减排压力下,西部地区需要重视当地生态环境状况,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构筑低碳型产业体系。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分析我国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测算西部地区主要环境污染物排放趋势,进而探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提出构建低碳型产业体系的政策和建议。
宋周莺唐志鹏刘卫东
关键词:产业结构污染物排放低碳
中国信息化发展进程及其时空格局分析被引量:61
2013年
自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中国信息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各地区之间差异显著。关于中国信息化水平的测定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等单指标层面,关于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还很少。通过建立IDI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测算变差系数等方法,从宏观和中观区域视角比较系统的剖析了中国信息化发展区域差异的时空格局。研究发现,2000-2010年,中国四大板块之间信息化发展水平差异显著,自东向西呈阶梯状分布;中西部地区信息化发展较快,区域之间数字鸿沟有所缩小。从中观省级层面上,2000-2010年,省际之间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差悬殊,但空间格局有较大变化,数字鸿沟明显缩小。另外,信息化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宋周莺刘卫东
关键词:信息化数字鸿沟
世界信息化发展空间格局及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8
2012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对全球的社会经济活动及其空间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尤其值得地理学家关注的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尤其是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空间不均衡分布(即所谓的"数字鸿沟"),这将影响社会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信息时代,良好的区位意味着可接近、快速沟通与高收益的网络,即高信息化发展水平。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全球154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并计算洲际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变差系数CV,系统研究世界信息化发展进程、空间格局及存在的数字鸿沟。另外,还分析并揭示了我国信息化发展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期对中国信息化发展提出政策和建议。
宋周莺
关键词:信息化发展指数数字鸿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