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24B04)
- 作品数:3 被引量:48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志毅李吉跃聂立水董雯怡赵燕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毛白杨杂种无性系稳定碳同位素值的特征及其水分利用效率被引量:10
- 2009年
- 2008年在北京林业大学对9个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杂种无性系苗木生长不同时期的叶片、小枝、根的碳同位素δ13C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的差异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无性系间δ13C与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的相互关系,目的在于探求δ13C在筛选高水分利用效率毛白杨杂种无性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期叶片δ13C值表现为7月<8月<10月<9月,小枝δ13C值表现为8月<9月<10月,叶片δ13C值、小枝δ13C值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无性系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无性系间的差异是引起δ13C值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同部位碳同位素比值表现为叶片<小枝<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δ13C值在不同部位和无性系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部位间的差异是引起δ13C值变化的主要因素。δ13C值较高的无性系30、83、BL5的WUEi也较高,δ13C值较低的无性系42、26、BT17的WUEi也较低,且不同时期δ13C和WUEi呈较强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6、0.872、0.675,高δ13C可以作为筛选高WUEi毛白杨的有效指标,且在苗木生长旺盛时期选育能得到更为可靠的结果。
- 方晓娟李吉跃聂立水沈应柏张志毅
- 关键词:毛白杨杂种无性系碳同位素水分利用效率
- 毛白杨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再生植株的获得被引量:4
- 2010年
- 以毛白杨基因型TC152无菌苗为材料,研究毛白杨悬浮细胞系建立与植株再生,结果表明,通过悬浮培养和固体培养两种方法诱导毛白杨悬浮细胞分化不定芽,最终获得无菌生根苗。愈伤组织在MS+1.5mg·L-12,4-D+30g·L-1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12d可建立悬浮细胞系;悬浮细胞系继代培养基为MS+0.8mg·L-12,4-D+30g·L-1蔗糖,继代周期为7d,悬浮细胞在MS+1.0mg·L-16-BA+0.1mg·L-1NAA+0.5~1.0mg·L-1ZT+30g·L-1蔗糖培养基中悬浮培养,可分化大量不定芽,每个培养瓶中可得到40~50个芽,个别不定芽玻璃化;不定芽在1/2MS+0.6mg·L-1IBA+20g·L-1蔗糖+5.5g·L-1琼脂培养基上可分化不定根。悬浮细胞通过固体平板培养增殖为愈伤组织块后,在MS+1.0mg·L-16-BA+0.1mg·L-1NAA+1.0mg·L-1ZT+30g·L-1蔗糖+5g·L-1琼脂的固体培养基上,不定芽分化率可达到70.00%。
- 姚娜安新民杨凯张志毅
- 关键词:毛白杨悬浮细胞
- 水肥耦合效应对毛白杨苗木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34
- 2010年
- 水和肥是促进毛白杨速生高产的两大重要因素,研究水肥耦合效应对毛白杨苗木的生物量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毛白杨杂种无性系87号嫁接苗为试材,采用水、氮、磷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于2008年3—10月在北京林业大学苗圃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耦合水平对毛白杨苗木生物量的影响,并建立了毛白杨生物量的水肥耦合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是影响毛白杨生物量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氮肥和磷肥.随着三者投入量的增加,毛白杨生物量增加;当三者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继续投入则使其生物量下降.土壤水分与氮肥交互作用显著,且有较好的正效应;而氮肥与磷肥、土壤水分与磷肥交互作用不明显.经模型寻优,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为: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73.37%,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分别为4.14和1.41 g.plant-1;此时的毛白杨苗木生物量达到68.30 g.plant-1.
- 董雯怡赵燕张志毅李吉跃聂立水
- 关键词:毛白杨水肥耦合生物量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