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1610)
- 作品数:8 被引量:56H指数:5
- 相关作者:何冬梅严铸云王海李佳穗王萌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川芎内生细菌DGGE分析条件的筛选与优化
- 2015年
- 目的:针对川芎内生细菌16S rDNA序列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适宜序列的筛选与电泳条件优化。方法:川芎内生细菌16S rDNA的V3区及V6-V8区分别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巢式PCR以获得各菌种的目标DNA序列。采用DGGE垂直电泳法优化凝胶变性梯度,时间间隔法优化电泳时间,并根据电泳效果对电压和电泳时间组合进行修正。结果:川芎内生细菌16S rDNA V6-V8区序列更能有效排除宿主植物DNA的干扰,获得更加丰富的内生细菌DNA序列。针对该区的DGGE最佳分析条件为变性剂梯度55%-70%(Gel 6%),电泳温度60℃,电压50 V,电泳时间16 h。结论:利用该优化条件能有效分离川芎各内生细菌16S rDNA V6-V8区序列,为川芎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PCR-DGGE分析提供可靠的技术基础,为其他药用植物内生细菌的菌群多样性分析提供参考。
- 何冬梅严铸云王海陈彩霞
- 关键词:川芎内生细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聚合酶链反应引物
- 利用cpSSR分子标记法对丹参遗传特征的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利用cpSSR(叶绿体微卫星)分子标记法对丹参的遗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2对cpSSR扩增良好、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SSR引物,对全国8省25县31个采样点的丹参进行cpSSR检测分析。[结果]丹参在细胞质遗传(cpSSR)上,总体均体现为中等水平;在地区上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基于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的细胞质遗传多样性各省间大小依次为: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四川、江苏、陕西、安徽。8省区间丹参的遗传变异以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为主导;省区内种群间的基因流有限,而省区间的基因交流较明显。[结论]综合分析认为道地产区和传统主产区的丹参主要为就地引种栽培,在栽培过程中引入了部分外来种源;在道地产区四川、山东、河南之间很早就存在种质互换,新产区多从道地产区引种。但在遗传分化方面未显示地理相关性,进一步说明全国丹参种质之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是由于人类活动中对丹参的异地引种所造成。
- 王海何冬梅王睿婷宋杰郭晓恒严铸云
- 关键词:丹参CPSSR分子标记
- 多产区川芎内生真菌菌群组成的PCR-DGGE分析被引量:14
- 2013年
- 研究采用PCR-DGGE和DNA测序技术,探究了四川5个不同产区间川芎内生真菌群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川芎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存在不同个体、不同产区间的差异,同产区不同个体川芎内生真菌的相似程度较高,不同产区间的相似程度较低;道地产区都江堰市石羊镇川芎的内生真菌群落结构较其他4个产区丰富,同时与其他产区相似度均很低,存在其他产区未见的特有种。综合分析认为在四川5产区中,都江堰市石羊镇的川芎内生真菌种群最为多样且群落结构相对固定,这可能是川芎道地性形成的重要原因。
- 王海严铸云何冬梅王萌
- 关键词:川芎内生真菌
- 川产川芎挥发性组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比较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究四川不同产地间川芎挥发性组分的异同。方法采用溶剂-超声萃取法提取川芎新鲜根茎中挥发油,利用GC-MS技术分析不同产地川芎的挥发性组分。结果从5个产地15个样品中共检测出47种成分,并检测出有Z-藁本内酯和E-藁本内酯两种构型;5个产地15个样品中共有成分12种;川芎个体之间的挥发性组成分存在差异,尤其是不同产地样品间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和比例差异较大,但同一产地样品间的主要成分3-丁基-环戊二烯羧酸乙酯A、Z-藁本内酯、E-藁本内酯的相对含量比较接近;从Z-藁本内酯的含量来看,以川芎道地产区——都江堰石羊镇的样品相对含量最高,眉山义和乡次之,眉山修文镇再次。结论道地产区川芎的挥发性成分个体间差异较小,相似性较好,与非道地产区相似性较低;分析药材前物质是探究道地性的有效方法。
- 王海严铸云何冬梅伍艳华王萌何彪郑川杨胤清
- 关键词:川芎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藁本内酯
- 四川主产区川芎根腐病病原菌鉴定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明确四川主产区川芎根腐病病原菌类群,为病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都江堰、彭州采集典型病株,按照柯赫氏法则,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真菌r DNA-ITS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种类。结果:菌株f2-16、f3-2、f4-19、f5-7可引起病害发生;与Gen Bank已知序列Fusarium solani(GQ229075)、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JQ796755)、Fusarium oxysporum(JN232136)、Phoma glomerata(FJ481024)同源性分别为99%、99%、100%、100%;4种菌均存在于都江堰病样,仅f3-2菌种存在于彭州病样。结论:茄类镰刀菌F.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小不整球壳菌P.cucumerina和球状茎点霉Ph.glomerata是川芎根腐病的病原,不同地区间病原菌类群存在差异。
- 李佳穗严铸云兰英沈晓凤王海何冬梅
- 关键词:川芎根腐病病原菌
- 川芎内生放线菌活性菌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2
- 2017年
- 为了了解川芎内生放线菌抑制常见致病菌的能力,从中筛选活性较强的放线菌资源,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发酵提取液对5种指示菌的抑菌活性,结合经典分类法和分子生物学法鉴定活性菌种。结果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白色念球菌(Canidia albicans)表现抑制活性的菌株占川芎内生放线菌的百分比分别为83.33%、76.67%、23.33%、30.00%、13.33%;从中选出4株活性较强的放线菌,Blast比对结果表明,菌株F3、F19、F-L-5、F-L-7的16S r DNA序列与Gen Bank已知序列链霉菌属金色类群[Streptomyces sp.(KF126314.1)]、暗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canus(AB7184118.1)]、肿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turgidiscabies(FJ883749.1)]、暗色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phaeochromogenes(KP718589.1)]高度相似,同源性分别为99%、100%、99%、99%。综合鉴定,F3为链霉菌属金色类群,F19为暗灰链霉菌,F-L-5为肿痂链霉菌,F-L-7为暗色产色链霉菌。表明川芎内生放线菌中具有应用潜力的高活性菌株,并鉴定出4株活性菌。
- 林婵春何冬梅李佳穗柳敏严铸云
- 关键词:川芎内生放线菌抑菌活性菌种鉴定链霉菌
- 川芎内生真菌PCR-DGGE分析条件的建立和优化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采用PCR-DGGE反应技术体系分析川芎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方法以栽培的川芎根茎为材料,利用PCR-DGGE技术,对基于ITS区的PCR-DGGE体系的变性剂梯度范围、电泳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最佳变性剂梯度的范围为45%~80%,最佳电泳时间为160 min。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快捷,为进一步研究川芎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分析奠定了基础。
- 王萌严铸云何冬梅王海伍燕华陈新马云桐万德光
- 关键词:川芎内生真菌PCR-DGGE
- 川芎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及根腐病拮抗菌株的筛选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了解川芎内生放线菌群结构,筛选拮抗川芎根腐病原菌的放线菌资源。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匀浆法、划线平板法等对川芎根茎中的放线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平板对峙法及抑菌圈法评价各菌株抑菌活性,显微观察法结合DNA测序进行菌种物种鉴别。结果:共获得83株川芎内生放线菌,分属13个类群;其中链霉菌属灰红紫类群中的深海链霉菌Streptomyces scopuliridis(KF600747.1)、灰锈赤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rubiginosus(AB706352.1)、团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agglomeratus(LC055413.1)能同时抑制4种川芎根腐病原菌。结论:内生放线菌群中的链霉菌属灰红紫类群是抑制川芎根腐病原菌的重要生防菌,在川芎药材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 何冬梅林婵春严铸云李佳穗王海刘薇马云桐
- 关键词:川芎内生放线菌根腐病抑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