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570130)

作品数:25 被引量:363H指数:12
相关作者:李旭光石胜友王周平尚进齐代华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师范大学涪陵师范学院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生物学
  • 8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群落
  • 8篇植物
  • 8篇种群
  • 6篇物种
  • 6篇物种多样性
  • 6篇阔叶
  • 6篇阔叶林
  • 6篇常绿
  • 6篇常绿阔叶
  • 6篇常绿阔叶林
  • 5篇四面山
  • 5篇重庆四面山
  • 4篇种间
  • 4篇桫椤
  • 4篇桫椤群落
  • 4篇林隙
  • 4篇迹地
  • 4篇风灾迹地
  • 3篇优势种
  • 3篇优势种群

机构

  • 23篇西南师范大学
  • 6篇涪陵师范学院
  • 1篇黔东南民族师...
  • 1篇四川师范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AM大学

作者

  • 22篇李旭光
  • 9篇石胜友
  • 6篇王周平
  • 6篇尚进
  • 4篇赵群芬
  • 4篇齐代华
  • 3篇黄林
  • 2篇刘玉成
  • 2篇姜文华
  • 2篇彭军
  • 2篇熊好琴
  • 1篇郝云庆
  • 1篇丁易
  • 1篇田茂洁
  • 1篇付永川
  • 1篇田海燕
  • 1篇杨季冬
  • 1篇汪建华
  • 1篇李东平
  • 1篇李性苑

传媒

  • 7篇西南师范大学...
  • 5篇西南农业大学...
  • 3篇武汉植物学研...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学院...
  • 1篇渝州大学学报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自主创新与持...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2
  • 8篇2001
  • 5篇200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缙云山森林林隙与非林隙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被引量:49
2003年
运用Gleason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 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均优多指数和群落优势度指数对缙云山森林群落林隙与非林隙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对群落稳定性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林隙以个体数为基础的物种丰富度为 12 .14,Shannon Wiener指数为 4.6 2 ,均匀度为 0 .70 ,Simpson指数为 13 .32 ,灌木层所起作用较大 ;非林隙林分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低于林隙 ,依次为 6 .32、3 .74、0 .6 6、8.16 .林隙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非林隙 ,而生态优势度和群落优势度又明显低于非林隙 ,表明作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的产物 ,林隙的存在增加了群落物种多样性 ,但同时也降低了群落的稳定性 .
王周平李旭光石胜友齐代华何正明许文蔚邓先宝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群落稳定性林隙
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生态学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对贵州秃杉(TaiwaniaflousianaGaussen)集中分布地———雷公山自然保护区,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从种群的环境条件、大小级结构和静态生命表的生存分析等方面,研究该种群的动态特点。结论如下:⑴雷公山秃杉种群,在林下光线好,人为扰动小的环境条件下,幼苗储备量丰富,种群为迅速增长种群。群落郁闭时,幼年个体及成年个体的被压木死亡。⑵秃杉种群静态生命表的生存分析表明,在种群的生活史中,各径级的生存与死亡、死亡密度与危险率2种函数都存在前期波动大后期趋于比较稳定的特点。幼年阶段存在明显的自疏和他疏现象。⑶人为干扰和种群的生物学特性使得种群结构出现明显的断代现象,因此应加强自然保护。
李性苑李旭光李东平
关键词:秃杉种群结构静态生命表
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建群种种子雨、种子库研究被引量:56
2000年
对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建群种种子雨、种子库的研究表明,建群种早期和晚期的种子雨无活力;种子偏早或偏晚成熟及大籽粒的树种,其种子雨被取食的比例大;种子雨、有活力种子雨、种子库三者的数量变化不一致;有活力种子雨量较大的栲、石栎、小叶青冈、扁刺栲、香桂等,其种子库密度在早期以近几何级数的方式增长,元江栲、银木荷种子库小,存在时间短,翌年无一年生萌发苗;种子库数量动态、消减率动态决定于种子被取食的强度、种子衰老的速度以及种子对病菌、逆境的抗性和种子萌发的整齐性.
彭军李旭光付永川刘玉成
关键词: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种子雨种子库森林群落
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数量分类被引量:6
2001年
基于对 2 1个样地的群落调查 ,利用等级聚类分析方法对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群落进行数量分类 ,并讨论了常用的4种聚类策略。结果表明 :组平均是等级聚合分类的最佳策略 ;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群落可分为 4个群系类型。
汪建华赵群芬黄林
关键词:四面山植物群落
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主要乔木种群种间联结关系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利用x2 检验和Spearman相关系数公式研究了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群落中 2 2个主要乔木种群的种间联结和相关性。对测定结果的生态学意义进行了分析 ,并依据测定结果 ,将 2 2个种群划分为
汪建华李旭光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乔木种群种间联结四面山
缙云山森林林隙形成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6
2000年
从林隙的形成方式、大小分布和形成木特征等几方面对缙云山森林林隙的形成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缙云山森林林隙的形成方式以根拔、折干和枯立为主 ;林隙多由双形成木和三形成木形成 ,每个林隙平均形成木拥有量为 2 .88株 ;扩展林隙在 1 0 0~ 3 0 0m2 之间分布最多 ,冠空隙在 1 50m2 以下分布最多 ;扩展林隙直径与林隙高度比值“多分布在 0 6~ 1 4之间 ,冠空隙直径与林隙高度比值多分布在 0 2~ 0 8之间 ;林隙形成木以马尾松、四川山矾、四川大头茶、银木荷、黄杞和小叶栲为主 ,且其在径级达到 2 0~ 50cm、高度达到 1 5~2 5m时 ,最可能倒伏或枯立创建林隙 ;平均每株形成木所形成的扩展林隙面积为 76 8m2 ,形成的冠空隙面积为3 4 4m2 。
王周平李旭光石胜友齐代华许文蔚何正明邓先宝
关键词:林隙
重庆缙云山针阔混交林林隙树木更替规律研究被引量:39
2001年
研究了重庆缙云山大面积分布的亚热带次生性针阔混交林林隙树木更替规律 ,预测了该类型林林隙演替趋势。结果表明 :马尾松 (Pinusmassoniana)种群表现出强烈的相互更替模式 ,四川大头茶 (Gordonia acuminata)、四川山矾 (Symplocos setchuanensis)等常绿阔叶树种自我更替与相互更替两种模式共存 ;林隙现实树木更替过程不能维持群落现有组成 ;Markov转移矩阵分析表明未来林冠层组成中马尾松种群将失去优势地位 ,整个群落将由针阔混交林向常绿阔叶林方向演替。
王周平李旭光石胜友齐代华何正明许文蔚邓先宝
关键词:针阔混交林林隙
南川金佛山甑子岩灌丛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被引量:24
2001年
利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了金佛山甑子岩灌丛群落中 9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 ,并对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以及种间联结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灌丛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 ;具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 ,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它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 ;种间正联结性越强 ,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大 ,种间负联结性越强 ,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小 .
汪建华赵群芬李旭光
关键词:生态位重叠金佛山优势种群种间联结性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风灾迹地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次生裸地的恢复保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用Shannon_Wiener指数 (H′)、Simpson多样性指数 (D)、均匀度指数 (J)研究了缙云山风灾迹地恢复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为探索风灾迹地的恢复、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
田茂洁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风灾迹地物种多样性
重庆涪陵磨盘沟不同生境中桫椤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应用 β多样性指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生境进行划分 ,研究了不同生境中重庆涪陵磨盘沟桫椤 (Alsophilaspinu losaTryon)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结果表明 :群落生境可划分为Ⅰ类 (岩缝沟谷地 )、Ⅱ类 (农垦切入地 )和Ⅲ类 (河滩弃耕地 ) .这 3种类型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测度结果为从大到小依次为Ⅰ >Ⅱ >Ⅲ 。
尚进李旭光
关键词:桫椤群落物种多样性聚类分析蕨类植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