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6024)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冀马宁黄强何丽烨卓鸿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气候中心天津市气候中心保定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冬季降雪
  • 2篇气候
  • 2篇降雪
  • 1篇氧同位素
  • 1篇珊瑚
  • 1篇石笋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首都国际机场
  • 1篇水汽
  • 1篇水汽输送
  • 1篇特征线
  • 1篇铁路
  • 1篇铁路水害
  • 1篇同位素
  • 1篇年代际
  • 1篇农牧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特征
  • 1篇强降水
  • 1篇雷暴

机构

  • 4篇北京市气候中...
  • 2篇天津市气候中...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民航华北空管...
  • 1篇保定市气象局
  • 1篇安徽省公共气...

作者

  • 4篇王冀
  • 1篇何丽烨
  • 1篇纪鹏飞
  • 1篇霍苗
  • 1篇任佳
  • 1篇郭媛
  • 1篇卓鸿
  • 1篇黄强
  • 1篇马宁

传媒

  • 1篇地理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暴雨灾害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第33届中国...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类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首都国际机场的雷暴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利用2001—2014年共14 a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机场)观测资料和Micaps高空及地面观测资料,将发生在机场的雷暴日分为八类(即强雷暴、弱雷暴、湿对流、干对流、弱冰雹、强冰雹、冰雹大风和混合对流),对每种类型雷暴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机场雷暴以弱雷暴为主,其次为干对流。弱雷暴和干对流在6月出现最多,强雷暴和湿对流在7月最多,弱冰雹出现在春末夏初及秋季,而冰雹大风出现在6—7月,混合对流仅在7月出现一次。(2)从500 h Pa形势来看,西风槽造成的雷暴过程最多,其它为西北气流型。500 h Pa为西风槽和低涡、西北气流时,地面辐合线触发的雷暴最多,其次为冷锋。500 h Pa为横槽时,冷锋触发的雷暴比例增加,没有由地形辐合线触发的雷暴。而副高边缘和低压倒槽类型的雷雨过程,触发系统主要为辐合线。(3)从月分布来看,低涡和西北气流型造成的雷雨在6月最多,但横槽和西风槽造成的雷雨出现最多的分别在7月和8月。西风槽、低涡和西北气流型造成的弱雷雨均最多,其次为干对流。而雷暴的地面触发系统以辐合线最多,主要出现在6月,冷锋触发的雷雨主要集中在5—6月,地形辐合线主要集中在7、8月。(4)横槽、西北气流型雷暴的日循环分布只有一个峰值,分别出现在05—12UTC和08—14UTC,但低涡和西风槽却有两个峰值,主峰值分别出现在12—13UTC和08—17UTC,次峰值分别在07—08UTC和00—01UTC。
卓鸿王冀霍苗任佳纪鹏飞
关键词:首都国际机场雷暴气候特征
华北地区汛期降水特征及对铁路水害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收集整理了近几十年华北地区逐日降水(1961-2012年)和铁路水害资料(1973-2012年),采用了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华北地区汛期降水特性及其与铁路水害的关系,并提出了应对这一铁路水害的防御措施。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夏季各等级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呈现出显著下降趋势,其中暴雨量和小雨日数的下降趋势最为显著。各等级降水强度变化趋势不同,小雨和大雨强度呈上升趋势。华北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发生次数、持续天数及过程降水量均有减少趋势,并呈现一致的年代际特征。7月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出现次数最多,其次为8月。2000年以来,6月发生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次数明显增多。华北铁路水害断道时间和次数均呈下降趋势。
王冀马宁申文军黄强
关键词:降水持续性强降水铁路水害
华北地区冬季降雪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利用1948‐2013年NCAR/NCEP再分析逐日平均资料,计算了我国华北地区格点整层水汽输送通量,分析了华北地区冬季(11月‐翌年2月)水汽输送在推进过程中逐候的气候特征及其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华北地区冬...
张雪梅王冀兰博文
关键词:水汽输送特征线
文献传递
华北农牧交错带冬季降雪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1
2015年
基于华北农牧交错带冬季227个台站(1961-2012年)逐日降雪资料,采用多种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冬季降雪的时空特征以及与环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初冬降雪高值中心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在冬春之交时,降雪高值区移至华北南部。1960s和1970s为不同等级降雪的偏多时段,降雪的高值中心由内蒙西部(1960s)东移至河北、山西大部(1970s)。2000s以来大雪在山西、河北的北部地区最为显著,其次是呼伦贝尔地区。降雪频次的变化上可以发现,各区的大雪频次均呈减少趋势,其中Ⅵ区减少的趋势最为显著。在降雪偏少的时段(1980s、1990s)水汽输送较弱,呈西北—东南向;而在其他年代水汽输送较强,近10年水汽输送呈东南—西北向。在年代际上降雪总量与气温、AO指数呈反相关,而中等以上降雪量与气温和AO指数在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太行山脉等高海拔地区呈显著正相关。
王冀何丽烨张雪梅
关键词:华北农牧交错带降雪年代际
近50年来我国不同地质载体的δ^(18)O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我国青藏高原2个冰芯、中东部3个洞穴石笋、1个南海珊瑚的稳定氧同位素1950年来的年际分辨率时间序列,通过与其周边气象站点器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冰芯、珊瑚载体中氧同位素与温度相关性较好,可以指示过去温度变化的信息;洞穴石笋载体中氧同位素与温度、降水量的相关性因洞穴地点不同而存在差异.近50年来冰芯氧同位素记录了青藏高原20世纪50—70年代中期夏季温度降低以及随后温度增加的2个时段;珊瑚氧同位素记录了我国南海热带海区温度及海水表面温度一直处于变暖的环境中;而石笋氧同位素皆偏正变化的趋势与亚洲季风区其他石笋氧同位素、现代大气降水氧同位素的记录一致,并和现代气象资料计算的亚洲夏季风指数变化相符,即石笋氧同位素也反映出亚洲季风在逐渐减弱,显示独特的区域一致性.
王涛郭媛钟亦鸣甄文芳
关键词:冰芯石笋珊瑚氧同位素气候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