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03170)

作品数:6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靳三庆蒋海周芹林世清蒋小朴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全麻
  • 3篇插管
  • 2篇通气
  • 2篇全麻期间
  • 2篇机械通气
  • 2篇潮气量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功能
  • 1篇心脏功能试验
  • 1篇血症
  • 1篇指数对
  • 1篇容许性高碳酸...
  • 1篇食管
  • 1篇食管反流
  • 1篇酸血症
  • 1篇体质指数
  • 1篇体重
  • 1篇体重指数
  • 1篇气管
  • 1篇气管插管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赣南医学院

作者

  • 6篇靳三庆
  • 3篇蒋海
  • 2篇陈锡辉
  • 2篇蒋小朴
  • 2篇林世清
  • 2篇周芹
  • 1篇吴昌彬
  • 1篇林金坤
  • 1篇宋伏虎
  • 1篇叶军明
  • 1篇单热爱
  • 1篇梁青春
  • 1篇彭道珍
  • 1篇文亚杰
  • 1篇李传翔
  • 1篇黄志华

传媒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胃食管反流的发生 喉罩和气管导管通气下的比较被引量:25
2005年
目的比较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喉罩和气管导管对下咽部及食道中上段反流的影响。方法在全身麻醉控制通气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无胃、食道反流危险因素,随机分为气管导管(TT)组和喉罩(LMA)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后,放置喉罩和气管导管,机械控制通气。经口明视下置入胃食道双探头pH电极,其中近端探头置于下咽部食道上段扩约肌开口处,远端探头位于食道中上段。连续、同步监测围术期下咽部及食道中上段pH值变化直至患者清醒。pH值降至4.0及以下,即提示胃管反流发生。结果 LMA组与TT组下咽部及食道中上段反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选择反流低危病例的前提下,与TT 相比,LMA用于全麻下控制呼吸妇科腹腔镜手术并不增加下咽部及食道中上段的反流机率。
文亚杰吴昌彬林金坤蒋海靳三庆
关键词:喉面罩胃食管反流
不同体质指数患者插管全麻期间呼吸参数的特点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指数患者插管全麻期间呼吸参数的变化特点。方法 102例拟行中耳炎手术患者,分为体质量过低组32例(B_1),体质量正常组36例(B_2),超重或肥胖组34例(B_3),在全麻气管插管后,调整麻醉机潮气量,使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维持在35~45 mm Hg之间,记录调整稳定后10min(T_1)、30 min(T_2)、60 min(T3)的动脉血气参数: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以及呼吸参数:吸入潮气量(VTi)、呼出潮气量(VTe)、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肺动态顺应性(Cdyn)。结果 3组患者各时间点pH、Pa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_3组的Pa CO2小于B1组和B2组(P<0.05)。与B2组相比,T1~T3各时间点,B_1组的VTi、VTe、Cdyn较大,B_3组的较小(P<0.05);B1组的Ppeak、Pplat较小,B_3组的较大(P<0.05);B1组的PETCO2较大(P>0.05),B_3组的较小(P<0.05)。结论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插管全麻期间患者的潮气量、PETCO_2、PaCO_2、Cdyn逐渐下降,而气道压力逐渐增加,体质指数是插管全麻期间设定呼吸参数的参考指标。
梁青春杨一梅周芹李金河靳三庆
关键词:体质指数全身麻醉潮气量
体重指数对全麻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潮气量设置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对全麻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潮气量设置的影响。方法 90例ASA分级I-Ⅱ级、年龄在20-60岁、拟行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分为轻体重组(L组,体重指数BMI〈18.5 kg/m^2,28例),正常体重组(N组,18.5 kg/m^2≤BMI〈23 kg/m^2,32例),超重或肥胖组(H组,BMI≥23 kg/m^2,30例)。3组患者在全麻气管插管后,调整潮气量,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35-45 mmHg,记录麻醉前(T0)、潮气量调整稳定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20 min(T4)、30 min(T5)、60 min(T6)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吸入潮气量(VTi)、呼出潮气量(VTe)、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结果 3组患者在T1-6各时间点MAP、HR、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N组和L组相比,H组各时间点的VTi、VTe均较低,Ppeak均较高(P〈0.05);与L组相比,N组各时间点的VTi、VTe均较低,Ppeak均较高(P〈0.05)。H组各时间点的PETCO2要低于N组和L组(P〈0.05),N组和L组的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轻体重患者全麻机械通气期间所需要的潮气量要大于正常体重患者,超重和肥胖患者全麻机械通气期间所需要的潮气量要小于正常体重患者。BMI是患者全麻机械通气期间潮气量设置的重要参考指标。
梁青春周芹宋伏虎李传翔靳三庆
关键词:体重指数潮气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全麻
静吸复合全麻时机械通气与自主呼吸对鼓室成形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临床全麻中机械通气对肺功能的影响及保留自主呼吸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拟行单侧鼓室成形术患者53例,随机分为自主呼吸组(S组,25例)和控制呼吸组(M组,28例)。M组行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予以机械通气,参数设定VT8ml/kg,RR10~12bpm,术中间断静脉滴注维库溴胺1~2mg维持肌肉松弛。S组慢诱导保留自主呼吸气管插管,术中不使用肌肉松弛药,保留自主呼吸。两组患者通过Datex气体监护仪调控术中麻醉气体(笑气复合异氟醚)MAC值1.2~1.3,必要时泵入丙泊酚(1~2)mg/(kg·h),控制BIS值40~60之间。记录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胸腔体液含量(TFC),同时观察记录术中是否有呛咳,体动。两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后即时及150min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得到pH值,PaO2,PaCO2,记录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呼吸指数(RI),生理死腔量与潮气量之比(VD/VT)。结果有10例患者因不同原因退出研究,共43例患者资料进入统计分析(M组n=23;S组n=20)。两组之间HR,MAP,TFC,P(A-a)DO2,RI,VD/VT,TF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不同时间点的P(A-a)DO2,RI,VD/VT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SpO2、pH值、PaO2低于M组,PaCO2,PETCO2高于M组(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或允许范围内。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呛咳,体动。结论静吸复合全麻时,短时间的机械通气对无心肺功能障碍患者的肺气体交换功能无明显损伤作用;短时间的自主呼吸可提供充分的氧供,不引起危害性的二氧化碳潴留。
蒋海靳三庆林世清蒋小朴陈锡辉
关键词:机械通气肺功能容许性高碳酸血症
全麻期间机械通气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全麻期间机械通气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鼓室成形术ASAⅠ或Ⅱ级患者53例,随机分为机械通气组(M组,n=28)和自主呼吸组(S组,n=25)。M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S组采取麻醉慢诱导气管插管后保留自主呼吸。术中维持BIS40-60。于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1、5、10、20、40、60、90、120及150min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输出量(CO)及每搏量(SV);并于气管插管后各时点记录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及气道峰压(Ppeak)。结果与S组比较,M组CO、SV、HR及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VT及Ppeak较高,RR较慢,PETCO2较低(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结论临床麻醉中短时间机械通气对患者的心功能无明显影响。
蒋海蒋小朴林世清陈锡辉靳三庆
关键词:心脏功能试验
利多卡因含漱并雾化吸入用于清醒气管插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含漱并雾化吸入行上呼吸道黏膜表面麻醉用于清醒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及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选ASAⅠ~Ⅱ级、行气管插管全麻成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雾化组和喷喉组,每组20例.呼吸道黏膜的表面麻醉方法为:雾化组用2%利多卡因10 ml含漱2 min,再用1.5%利多卡因0.1 ml/kg雾化吸入;喷喉组咽喉部喷入1%丁卡因3次后再用2%利多卡因2 ml环甲膜穿刺注射;其余麻醉措施相同.记录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B)、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记录插管失败例数、插管时有无呛咳反应等.结果雾化组呛咳反应轻、发生例数少,喷喉组呛咳反应剧烈、发生例数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雾化组20例患者全部完成清醒气管插管,而喷喉组16例完成清醒气管插管,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SBP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雾化组的DBP,HR较平稳,SpO2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多卡因雾化吸入用于清醒气管插管可提供较好的插管条件,优于传统咽喉喷雾后环甲膜穿刺注射局麻药行气管黏膜表面麻醉.
单热爱靳三庆叶军明彭道珍黄志华
关键词:利多卡因雾化气管插管清醒全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