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07JK208)
- 作品数:18 被引量:145H指数:8
- 相关作者:刘存芳田光辉赖普辉赵桦辜天琪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理工大学汉中市公安局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野生荆条籽中挥发油成分的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荆条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从荆条籽的挥发油中鉴定出了51个组分,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确定了各个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是β-榄香烯(27.98%),芳樟醇(12.39%),贝壳杉烯(12.00%),δ-榄香烯(10.54%),乙酯异冰片脂(8.98%)等。
- 刘相博曹恒田光辉
- 关键词: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
- 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糙苏不同部位中的微量元素被引量:8
- 2009年
- 利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野生中药糙苏根、茎、叶、花和籽中钠、钾、钙、铁、锌、镁、锰、铜、镍、钼、铅和镉的含量,并进行了分析比较。糙苏不同用药部位的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其中钠、钾、钙、铁、镁在根、茎、叶、花和籽中的含量均较高,锌、锰、铜、镍、钼的含量较少,铅和镉只在根和茎中痕量存在,结果表明糙苏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为进一步探讨糙苏中元素含量与其药效的相关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 刘存芳田光辉赵桦聂峰赖普辉
- 关键词:糙苏微波消解微量元素
- 高通量药物筛选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9年
- 本文探讨了药物作用的机理和药物作用的靶点,根据其作用的可能方式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建立筛选模型,确定评价标准,并结合组合化学、计算机技术、生命科学、生物芯片等学科技术使高通量药物筛选新药成为极为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
- 田光辉刘存芳辜天琪
- 关键词:高通量药物筛选新药
- 秦巴山区野生松子中脂肪酸组成分析
- 2010年
- 以乙醚为提取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油脂,经KOH-甲醇甲酯化处理后,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松子油中脂肪酸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松子油中共检测出18种脂肪酸,其中以亚麻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占相对含量的55.17%。结论:松子油中的脂肪酸种类多,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 南江王星李婷陈宝刘存芳
- 关键词:松子脂肪酸GC-MS
- 中药糙苏中的多糖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对中药糙苏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糙苏中多糖的含量,设计正交实验探讨糙苏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对中药糙苏粉末在Soxhelt提取器里以乙醚回流提取之后,用质量分数为2%的碳酸钠溶液作为介质,在90℃时浸提30 min,可使糙苏中多糖的提取率达到极大值。利用纸色谱法分析糙苏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糙苏多糖中的单糖主要是葡萄糖,有少量的半乳糖和果糖。糙苏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对Fenton反应产生的.OH具有明显地清除作用。
- 田光辉刘存芳危冲聂峰赖普辉
- 关键词:糙苏多糖单糖组成抗氧化活性
- 糙苏叶子挥发油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9
- 2008年
-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新鲜的糙苏叶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新鲜糙苏叶挥发油中鉴定出53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α-里哪醇(16.48%)、1-辛烯-3-醇(9.37%)、表蓝桉醇(7.63%)、苯乙酮(7.51%)、马鞭草烯酮(7.32%)等。对糙苏叶挥发油进行了抗氧化实验和抗菌实验,结果表明,糙苏叶挥发油对.O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糙苏叶挥发油对实验菌株均有明显的抑制和灭活作用,特别是对肠炎沙门菌50040株的抗菌活性表现得更为显著。
- 田光辉刘存芳赖普辉赵桦
- 关键词:糙苏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法抗菌活性
- 野生蜂窝草籽中挥发油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野生蜂窝草籽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中的化学组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蜂窝草籽挥发油中鉴出56种成分,主要组分是油酸(12.57%),棕榈酸(10.36%),1-辛烯-3-醇(7.96%),石竹烯(5.98%),2,4,6-三甲基-1,3,6-庚三烯(5.63%)等。对蜂窝草籽挥发油进行了抗氧化实验和抗菌实验,结果表明蜂窝草籽挥发油对.O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蜂窝草籽挥发油对实验菌株均有明显的抑制和灭活作用特别是对大肠杆菌ATCC25922株和肠炎沙门菌50040株的抗菌活性表现得更为显著。
- 田光辉刘存芳危冲赖普辉
- 关键词: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法抗氧化活性抗菌活性
- 野生糙苏中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9年
- 糙苏属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从该属植物中鉴定出的化学成分约有50种,研究较多的有黄酮类、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和二萜类化合物,还有挥发油、糖类化合物以及丰富的微量元素,从糙苏中提取出来的挥发油,有很好的生物活性。介绍了糙苏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对这些化学成分的生物学活性进行了简单地阐述。
- 刘相博张辉刘存芳
- 关键词:糙苏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 晶体结构中罕见的O-H…π堆积作用被引量:9
- 2008年
- Hinokiol是一种在植物中含量较少的二萜类化合物,对一些细菌有非常好的杀灭作用。Hinokiol从糙苏(Phlomis umbrosa Turcz)中首次分离出来,利用红外图谱和核磁图谱确定了其结构,并利用单晶X-衍射技术对其晶体结构和构象进行了分析,发现Hinokiol晶体结构中除存在氢键外还存在一种罕见的O-H…π堆积作用,这里对O-H…π堆积作用的特征进行了简单地描述。
- 田光辉刘存芳赖普辉史娟
- 关键词:糙苏
- 糙苏花中挥发油组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提取野生糙苏花中的挥发油,分析挥发油的组分,探讨其生物活性为开发这一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新鲜的糙苏花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对糙苏花的挥发油进行抗菌试验。结果:从糙苏花的挥发油中鉴定出55个组分,占全油的91.53%,糙苏花的挥发油有明显的抗菌活性。结论:糙苏花的挥发油中以单萜和倍半萜类物质居多,含量较高的组分是甲苯(17.28%)、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3.38%)、α-里哪醇(12.38%)、二苯胺(7.17%)、1-辛烯-3-醇(6.22%)等,其挥发油对试验菌株有明显的抑制和灭活作用特别是对肺炎球菌32201株和肠炎沙门菌50040株表现的更为明显。
- 田光辉刘存芳危冲赖普辉
- 关键词:糙苏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法抗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