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366)

作品数:24 被引量:175H指数:7
相关作者:邹国林潘逆娜于怀东林爱华秦艺旻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赤峰学院武汉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生物学
  • 5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相互作用
  • 5篇离子
  • 4篇荧光
  • 3篇蛋白
  • 3篇类FENTO...
  • 3篇阿霉素
  • 3篇DNA
  • 2篇人血清白
  • 2篇生物传感
  • 2篇生物传感器
  • 2篇酞菁
  • 2篇配合物
  • 2篇配位
  • 2篇藜芦
  • 2篇羧基
  • 2篇细胞
  • 2篇狼疮
  • 2篇活性
  • 2篇过氧亚硝基阴...
  • 2篇感器

机构

  • 21篇武汉大学
  • 2篇赤峰学院
  • 2篇河南省疾病预...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21篇邹国林
  • 4篇潘逆娜
  • 3篇林爱华
  • 3篇秦艺旻
  • 3篇于怀东
  • 3篇李得加
  • 2篇骆华
  • 2篇张聪恪
  • 2篇张连茹
  • 2篇胡兴
  • 2篇叶茂青
  • 2篇吕中
  • 2篇方茹
  • 2篇赵静
  • 2篇陈喀林
  • 2篇李成海
  • 2篇蔡小强
  • 2篇汤凯
  • 1篇林路
  • 1篇易同寅

传媒

  • 14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化学学报
  • 2篇Wuhan ...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原医刊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Chines...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10篇2005
  • 3篇200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菲咯啉铜配合物与组蛋白H1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用IAsys光学生物传感器与荧光淬灭法研究了菲咯啉铜配合物与组蛋白H1的相互作用,得出了在25℃和pH 7.4条件下两者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结果表明,菲咯啉铜配合物与组蛋白H1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其结合常数数量级可达到105,两者相互作用时只有一个结合位点,菲咯啉铜配合物与组蛋白H1的结合常数是单独的菲咯啉配体的6倍.推测菲咯啉铜配合物在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在与组蛋白H1结合处切割核小体上的DNA,从而产生凋亡所特有的DNA片段化阶梯现象.
蔡小强潘逆娜郑忠亮邹国林
关键词:相互作用
桂丁、花椒挥发油抗氧化活性及其方法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使用二苯基苦基肼(1,1-dipheny1-2-picry1hydrazy1,DPPH)方法和脂质过氧化方法检测了桂丁、花椒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通过和阳性对照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比较,发现两种植物挥发油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花椒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活性均强于桂丁.脂质过氧化和DPPH方法能够灵敏、快速地检测出上述两种植物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且抗脂质过氧化活性强于抗自由基活性.
赵晨李蓉邹国林
关键词:挥发油花椒
二色补血草多糖的结构表征及其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4
2004年
从中药二色补血草中分离提取到一种水溶性多糖 ( LP) . 1 H NMR,1 3C NMR,IR,HPLC和 GC-MS等方法分析表明 ,LP是以α-D-[Glc A( 1→ 6) Glc]二糖为结构单位 ,每个重复的二糖单位彼此以α-( 1→ 4)糖苷键连接成直链多糖 .荧光光谱显示 LP的荧光谱峰出现在 460 nm附近 ,Zn2 + ,Ca2 + 通过与 LP络合 ,其荧光强度增加 .MTT实验表明 ,LP具有抑制肿瘤细胞活性 ,对 Hela细胞抑制的 IC50 为 62 .2 μg/m L.
张连茹陈喀林李妮邹国林
关键词:二色补血草多糖HELA细胞IC50
白藜芦醇抗过氧亚硝基及保护DNA作用被引量:9
2006年
利用紫外-可见、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与过氧亚硝基阴离子(peroxynitrite ani-on,ONOO-)的相互作用,利用电泳方法证实了Res能抑制ONOO-引起的DNA损伤作用.结果表明Res与ONOO-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对ONOO-引起的DNA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当Res浓度为0.05 mmol/L时,有近50%的断链DNA恢复为超螺旋态;CO2能显著降低ONOO-引起的DNA单链断裂,并能加强Res的保护作用,当Res浓度为0.05 mmol/L时,对DNA损伤的保护由50%增加到71%.
吕中伊传奇袁江兰曾璇邹国林
关键词:白藜芦醇过氧亚硝基阴离子相互作用DNA损伤
四羧基锰酞菁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模拟酶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用核黄素 蛋氨酸光照法和黄嘌呤氧化酶 细胞色素C还原法证实,在1.0×10-6~1.0×10-5mol/L范围内四羧基锰酞菁(TcPcMn)表现出良好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活性;用黄嘌呤氧化酶 NBT还原法测算出的TcPcMn清除O—·2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7.77×105mol-1·L·s-1,表明TcPcMn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模拟酶能很好的抑制O—·2的还原性.TcPcMn既能催化H2O2与4 氨基安替比林和酚的显色反应,也能催化邻苯二胺的聚合,表明TcPcMn具有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用邻苯三酚自氧法得出,TcPcMn将O—·2的氧化性转化成了POD和H2O2的氧化性.因此只要牺牲一定的POD底物,TcPcMn就可以清除掉因歧化O—·2而产生的H2O2,继而能避免因发生Fenton反应而产生氧化性高于O—·2的羟自由基,从而彻底消除O—·2的氧化性,与SOD相比,这是TcPcMn的一个优势.
骆华李得加邹国林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模拟酶
温度、pH及CO_2对白藜芦醇与过氧亚硝基相互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植物在遇到紫外线照射、真菌感染等不利条件下自然产生的抗毒素,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具有明显的消炎、抗癌、抗血栓等作用。本文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Res与过氧亚硝基阴离子(Peroxynitrite anion,ONOO-)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反应机理。研究了温度、pH及CO2对Res与ONOO-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偏碱性pH有利于反应的进行;CO2存在时Res仍能与ONOO-反应,但反应机理与前面不同。
吕中户业丽贺晓邹国林
关键词:白藜芦醇过氧亚硝基阴离子温度PHCO2
锰离子对Fenton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1
2006年
Fenton反应是生物体内产生羟基自由基(.OH)的主要反应.Mn2+在体外可以参与类似反应生成.OH.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自旋捕捉-ESR技术比较了Mn2+参与类Fenton反应(Fenton-like reaction)与Fe2+参与Fenton反应的能力,利用芳环羟基化(aromatic hydroxylation)反应-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Mn2+对Fe2+参与的Fenton反应的影响.利用电泳技术检测了上述反应产生的.OH对质粒DNA的损伤情况.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下,Mn2+与过氧化氢(H2O2)反应产生.OH的能力仅为相同条件下Fe2+的5%左右.但Mn2+可以在Fenton反应中明显促进.OH的产生.
于怀东项念杨扬邹国林
关键词:羟基自由基类FENTON反应氧化胁迫
pH对阿霉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应用荧光光谱的方法研究了阿霉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基于荧光猝灭现象和F rster理论,求出了5个不同pH下,两者结合的动力学猝灭常数、能量转移效率和结合距离等参数.发现:在实验的酸度条件下,阿霉素对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都有猝灭作用;与中性、弱酸和弱碱性环境相比,在pH 4.00的强酸性环境中,两者的猝灭常数明显偏低,结合距离明显偏大.结果表明:阿霉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过程中,非辐射能量转移是导致人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的原因之一;中性、弱酸和弱碱性环境对两者的结合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静电作用不是两者相互作用的主要作用力.
林爱华冯艾荣汤凯胡兴邹国林
关键词:阿霉素荧光猝灭
应用光学生物传感器测定DNA与组蛋白H1的结合常数
2005年
用一种新的基于共振镜技术(resonant mirror)的IAsys光生物传感器分别测定了小牛胸腺DNA(ctDNA),鲑鱼精DNA(hsDNA),pUC-18质粒DNA与组蛋白H1相互作用的结合和解离的动力学速率常数(ka,kd)和解离平衡常数(KD).结果表明ctDNA与H1的结合作用最强,其KD值为5.44×10-7mol.L-1,hsDNA,pUC-18质粒DNA与组蛋白H1的KD值分别为73.34×10-7,67.93×10-7mol.L-1.
汤凯胡兴邹国林
关键词:DNA
四磺基钴酞菁/MCM-41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性能被引量:3
2006年
将四磺基钴酞菁(CoTSPc)通过共价结合连接在氨基化的介孔分子筛MCM-41孔道壁上,制成负载酞菁催化剂,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分析,并研究了其对巯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负载酞菁催化剂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在液相反应过程中扩散阻力较小.这种负载催化剂有酶催化特点,即遵循米氏动力学规律,米氏常数Km为0.015 mol/L.反应完成后,通过沉淀即可从反应体系中分离,解决了酞菁催化剂无法回收利用和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的问题.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有着良好应用前景.
黄俊潮李得加邹国林
关键词:介孔分子筛固载巯基乙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