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2A403)

作品数:6 被引量:87H指数:5
相关作者:裴韬李婷袁烨城宋辞王维一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江苏省无线传感网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篇点过程
  • 1篇度分布
  • 1篇信息抽取
  • 1篇隐马尔科夫模...
  • 1篇语言处理
  • 1篇语义知识
  • 1篇手机
  • 1篇手机通话
  • 1篇数据查询
  • 1篇数据库
  • 1篇数据挖掘
  • 1篇通话
  • 1篇中文
  • 1篇中文文本
  • 1篇自动机
  • 1篇自然语言
  • 1篇自然语言处理
  • 1篇拓扑
  • 1篇拓扑连接
  • 1篇网络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江苏省无线传...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裴韬
  • 2篇李婷
  • 2篇袁烨城
  • 1篇周成虎
  • 1篇高锡章
  • 1篇杨格格
  • 1篇王维一
  • 1篇刘海江
  • 1篇吴家皋
  • 1篇余晓平
  • 1篇宋辞
  • 1篇杨典华
  • 1篇张雪英

传媒

  • 3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年份

  • 3篇2014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时空点过程:一种新的地学数据模型、分析方法和观察视角被引量:10
2013年
栅格计算因其具有简单的构架成为目前地学分析的主流模型,然而,由于栅格计算平均分配计算和存储资源的弱点,不仅容易产生冗余,更重要的是难以凸显研究对象的突变部分,从而使研究者有可能忽略地学现象的变化特征。为此,本文提出将时空点过程模型应用于地学研究。时空点过程不仅适用于模拟以点事件为基本单元的地学现象,而且由于大多数地学过程可以转化为时空点过程,故其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因此,时空点过程不仅是一种数据模型,同时也是地学问题的分析方法,更是观察和理解地学问题的一种新视角。为了实现从点过程数据中提取模式,作者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时空点过程层次分解理论框架,该理论与信号处理理论中的谱分析思路类似,首先,假设任意点集为有限多个均匀点过程的叠加,然后,通过点局部密度表达工具K阶邻近距离,将空间点转换为混合概率密度函数,再应用优化方法将混合密度函数进行分解得到丛集点和噪声,最终利用密度相连原理从丛集点中提取模式。该理论框架可适用于绝大多数点集数据,初步实现了点集数据的"傅里叶变换"。
裴韬李婷周成虎
关键词:聚类数据挖掘泊松过程
HMM模型和句法分析相结合的事件属性信息抽取被引量:10
2014年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与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中信息抽取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由于汉语自身结构松散、语法语义灵活等特点,使得中文文本中信息抽取具有较大的难度.本文提出句法分析和隐马尔科夫模型相结合的事件属性抽取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先利用句法分析对中文文本进行分析,将得到的句法结构交给隐马尔科夫模型进行学习得到一个抽取模型,然后再由此模型对中文文本进行抽取.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吴家皋周凡坤张雪英
关键词:自然语言处理隐马尔科夫模型句法分析
手机通话网络度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手机通信数据详细记录了人们的通信行为,成为研究人们社会关系、行为模式的重要资源.通话号码个数、通话次数和时长是手机通信网络的基本属性.本文在复杂网络理论基础上,应用统计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西部某城市三百余万手机用户不同节假日和工作日的四天通话数据在不同尺度下的号码度、通话度、时长度的分布以及平均号码度、平均通话度、平均时长度的特征.研究表明,所有尺度下,号码度、通话度、时长度均为幂律分布,幂指数随尺度、日期和指标的不同而不同,在[1.3,4]范围内波动.总体上,号码度幂指数大于通话度和时长度幂指数,入度幂指数大于出度幂指数;节假日幂指数大于相应指标的工作日幂指数,休息时段幂指数大于工作时段幂指数;与工作日相比,节假日的平均号码度和平均通话度较小,平均时长度较大.揭示了绝大多数用户每日只接打1个号码的电话,节假日期间接打电话的用户数、次数、时长减少,但平均通话时长增大的特征.
余晓平裴韬
关键词:复杂网络度分布
分布式空间拓扑连接查询优化处理算法
2013年
针对传统分布式数据库查询应用于分布式空间数据库查询带来的传输和处理代价高的问题,本文结合已有分布式跨边界片段连接优化方法,深入研究了分布式空间拓扑连接查询处理,提出跨边界连接优化的空间查询优化算法,丰富了传统的分布式查询的关系代数等价变换规则。同时,针对不同片段连接类型的分布式空间查询全局优化策略,实现了分布式空间查询分解与数据本地化,从而优化分布式查询中的数据传输所付出的高昂代价。最后,提出了结点归并、连接归并树、执行结点、执行计划树等分布式查询优化方法,利用相应归并和优化算法将全局空间查询转化为各个场地局部空间数据库的具体执行计划,消除分布式查询中的冗余计算,优化查询计算策略,从而解决分布式空间查询中的处理代价高的问题。通过分布式空间查询实验表明,本文的算法能够较好地提高分布式空间查询的性能。
杨典华
关键词:分布式空间数据库查询优化空间数据查询
基于语义知识的空间关系识别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从自然语言文本(新闻报道、博客、论坛、社交网络等)中识别空间关系是大数据时代获取空间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现有方法只考虑字词特征,识别过程容易产生匹配歧义的局限,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融入词法、句法等语义知识的空间关系识别方法。本方法设计了一个树形结构的抽取模式:树结点代表空间词汇类型,结点之间的关系代表词汇间的依存关系。其中,抽取模式可从标注语料中自主学习得到。模式匹配过程以空间词汇类型和句法依存关系作为硬性约束条件、以词汇语义相似度作为软性约束条件,将模式从树形结构转换成依存序列后,根据有限自动机原理实现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识别精度和召回率分别为86.67%和63.11%,与现有其他基于规则的方法相比,有2个优点:(1)模式学习过程无需人工干预;(2)融入了句法依存关系,可消除匹配歧义,提高了识别准确率。
袁烨城刘海江裴韬高锡章
关键词:自动机语义知识
人类活动轨迹的分类、模式和应用研究综述被引量:55
2014年
各种传感器的应用与发展,如车载GPS、手机、公交卡、银行卡等,记录了人类的活动轨迹。这些海量的人类活动轨迹数据中蕴含着人类行为的时空分布模式。通过对这些轨迹的研究可以挖掘个体轨迹模式,理解人类动力学特征,进而为对轨迹预测、城市规划、交通监测等提供支持。因此,研究各类传感器记录的人类活动轨迹数据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对人类活动轨迹的获取与表达方式进行剖析,并将人类的活动轨迹按照采样方式和驱动因素的不同分为基于时间间隔采样、基于位置采样和基于事件触发采样等3类轨迹数据。由于各类轨迹数据均由起始点、锚点和一般节点等构成,因而将轨迹模式挖掘的研究按照锚点、出行范围、形状模式、OD流模式、时间模式等进行组织,研究成果揭示人类活动轨迹在时间、空间的从聚模式、周期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将人类活动轨迹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按照用户轨迹预测、城市动态景观、城市交通模拟与监控、城市功能单元识别以及城市中其他方面的研究应用进行系统综述,认为人类活动模式挖掘是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公共安全等方面应用的基础。
李婷裴韬袁烨城宋辞王维一杨格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