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B2012195)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3
相关作者:严颖许文雄麦丽徐启桓柯伟民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基因
  • 1篇移植物抗宿主
  • 1篇移植物抗宿主...
  • 1篇异基因
  • 1篇异基因造血干...
  • 1篇隐球菌
  • 1篇隐球菌性
  • 1篇隐球菌性脑膜...
  • 1篇造血
  • 1篇造血干
  • 1篇造血干细胞
  • 1篇植物抗宿主病
  • 1篇球菌
  • 1篇球菌性
  • 1篇细胞
  • 1篇细胞集落
  • 1篇小鼠
  • 1篇粒细胞
  • 1篇粒细胞集落刺...
  • 1篇两性霉素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严颖
  • 1篇刘莹
  • 1篇陈洁
  • 1篇柯伟民
  • 1篇徐启桓
  • 1篇李展翼
  • 1篇麦丽
  • 1篇许文雄
  • 1篇赵志新
  • 1篇蔡庆贤
  • 1篇朱康儿
  • 1篇王亮
  • 1篇张涛

传媒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序贯、联合治疗非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在联合5-氟胞嘧啶的基础上,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序贯、联合治疗非AIDS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17例非AIDS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5组,在使用5-氟胞嘧啶的基础上,应用两性霉素B组38例、氟康唑组25例、先氟康唑后两性霉素B组18例、先两性霉素B后氟康唑组15例及联合组21例,比较各组治疗后脑脊液中各指标变化。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独立样本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两性霉素B组、氟康唑组、先氟康唑后两性霉素B序贯组、先两性霉素B后氟康唑序贯组及联合组治疗后的颅内压分别为(208.6±75.1)、(191.5±94.5)、(185.0±76.3)、(201.9±69.7)和(223.1±89.3)mmH2O(1mmH2O=0.0098k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11,P=0.656);脑脊液隐球菌中位数分别为0、10、0、3和0个/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638,P=0.090);脑脊液蛋白水平分别为0.55、0.69、0.67、0.53和0.96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7.063,P=0.133);治愈率分别为55.3%(21/38)、32.0%(8/25)、9/18、6/15和47.6%(10/Z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38,P=0.457);加重或死亡的比率分别为28.9%(11/38)、44.4%(11/25)、5/18、4/15和23.8%(5/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85,P=0.604)。结论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及两者序贯或联合治疗对隐球菌性脑膜炎均有较好的疗效。
严颖麦丽许文雄柯伟民徐启桓
关键词:两性霉素B氟康唑脑膜炎隐球菌性
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使用G-CSF对aGVHD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雄性C57BL/6小鼠(H-2b)为异基因供鼠,雄性BALB/c小鼠(H-2d)为同基因供鼠;以接受8 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TBI)预处理雌性BALB/c小鼠为受鼠,并随机分为7组:单纯TBI组、同基因骨髓+脾细胞移植(Syn-BMST)组、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组、异基因骨髓+脾细胞移植(allo-BMST)组、Syn-BMST后G-CSF给药(Syn-BMST+G-CSF)组、allo-BMT后G-CSF给药(allo-BMT+G-CSF)组和allo-BMST后G-CSF给药(allo-BMST+G-CSF)组,各G-CSF给药组从移植后第1天(+1 d)开始皮下注射G-CSF 2μg/d,观察至+60 d。比较各组生存时间、a GVHD发生情况和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H2-Kb+细胞百分率(异基因嵌合率),比较allo-BMST和allo-BMST+G-CSF组+10 d时血清细胞因子(IL-2、IL-4、IFN-γ和TNF-α)水平、脾总有核细胞数(Sp TNC)和脾细胞免疫表型的差异。结果:单纯TBI组小鼠于照射后9~15 d死于造血衰竭,其余各组+10 d时均100%获得造血重建,随机抽取2只异基因骨髓移植受鼠,+30 d供者细胞嵌合率分别为99.8%和99.4%,表明清髓性allo-HSCT模型建立成功。Syn-BMST、Syn-BMST+G-CSF、allo-BMT和alloBMT+G-CSF组小鼠观察至+60 d均未发生a GVHD。与allo-BMST组相比,allo-BMST+G-CSF组受鼠出现a GVHD时间早、程度重、病理改变严重、存活时间明显缩短(P〈0.05)、+10 d Sp TNC明显增加(P〈0.05)、脾脏NK细胞显著扩增(P〈0.01)、DC1/DC2比值减低(P〈0.05),而2组血清IL-2、IL-4、IFN-γ和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移植后使用G-CSF对小鼠异基因单纯骨髓移植后a GVHD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加重allo-BMST后a GVHD的严重程度并缩短受鼠生存时间,该效应可能与G-CSF诱导供鼠NK细胞扩增有关,
王亮朱康儿张涛陈洁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NS3/4A蛋白酶抑制剂预存耐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我国华南地区从未接受任何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慢丙肝)患者NS3/4A蛋白酶抑制剂相关耐药位点的流行情况、临床特点包括其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影响。【方法】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前对183例慢丙肝患者的NS3/4A蛋白酶抑制剂相关的耐药位点采用自行设计型别特异性引物行巢式PCR,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法鉴定,有变异的患者为变异组(125例),无变异的患者为野生组(37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后的持续病毒应答率等进行分析。【结果】183例患者中162例患者样本的NS3区扩增成功,其中125例(77.16%)患者检出耐药相关的变异位点266个,其中HCV 1b型A156S变异率为18.33%(11/60),T54S为5.00%(3/60);HCV 2a型V36L变异率为100.00%(14/14),A156S为64.29%(9/14);HCV 6a型Q80K变异率为95.45%(84/88),V36L为4.55%(4/88),D168E为2.27%(2/88),变异组患者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后的持续病毒性应答率为81.60%(102/125),而野生组的为81.03%(30/37),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943)。【结论】我国不同基因型的慢丙肝患者对NS3/4A蛋白酶抑制剂存在不同的预存耐药,耐药变异对慢丙肝患者疾病状态包括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疗效无影响。预存耐药的存在警示我们未来在使用此类药物时需分析病毒基因型及预存耐药变异情况,从而为患者提供最好的病毒学监测及最优的治疗方案。
李展翼严颖刘莹蔡庆贤赵志新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