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10034)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薛文通张春娥张泽俊陶莎穆同娜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海淀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采用聚吡咯膜修饰电极检测植物油中亚油酸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已发明的用于植物油酸价检测的聚吡咯膜修饰电极测定植物油中亚油酸浓度。采用循环伏安法(CV)在乙腈溶液中聚合吡咯单体于铂电极表面制备化学修饰电极Ppy/ClO4-/Pt,用线性伏安法(LV)检测亚油酸浓度。通过修饰电极与裸电极表面上发生反应时的响应峰电流比较,可以发现修饰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转移步骤的动力学较快,且反应所需的电位较低,在较低浓度亚油酸存在下反应也可进行。结果表明:在浓度为9.6×10-6~1.28×10-3 mol/L之间,峰电流与亚油酸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是0.9922,检出限为3.0×10-6 mol/L(S/N=3),灵敏度为0.495。并且将该化学修饰电极用于植物油(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和大豆油)中游离脂肪酸浓度的检测。
- 张春娥薛文通王玮张惠
- 关键词:聚吡咯膜化学修饰电极循环伏安法亚油酸
- 电化学法测定玉米油酸价的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1
- 2012年
- 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达》方法,分析电化学测定植物油酸价的不确定度来源:电子天平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μ1,玻璃量器引入的不确定度μ2,信噪比引入的不确定度μ3,标准工作液重复测定产生的不确定度μ4,样品平行测定产生的不确定度μ5,标准曲线线性拟合产生的不确定度μ6,方法回收率产生的不确定度μ7。计算电化学法检测植物油中游离脂肪酸(以油酸计)酸价的相对扩展标准不确定度,结果表明,电化学法检测玉米油酸价为0.52mgKOH/g油样,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068mg/g,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26.2%。
- 张春娥薛文通
- 关键词:电化学法酸价玉米油不确定度评定
- 油酸和亚油酸在聚吡咯修饰铂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
- 2012年
- 基于醌的电化学还原原理,利用1,4-萘醌对游离脂肪酸的还原峰电流的测定,检测植物油中油酸和亚油酸的浓度,从而求出所测植物油的酸价。采用循环伏安法在乙腈溶液中聚合吡咯单体于铂电极表面制备化学修饰电极Ppy/ClO4-/Pt,用线性伏安法检测油酸和亚油酸浓度。结果表明:在浓度分别为5.3×10-3~7.9×10-2mol/L和9.6×10-6~1.28×10-3mol/L之间,还原峰电流与油酸和亚油酸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是0.9948和0.9922,亚油酸和油酸的检出限为3.0×10-6mol/L和1.6×10-3mol/L(S/N=3)。并且将该化学修饰电极用于植物油橄榄油、玉米油、花生油、大豆油和芝麻油中酸价的检测,结果表明,化学修饰电极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实用的酸价滴定方法,可以作为碱滴定法的替代方法。
- 张春娥薛文通
- 关键词:化学修饰电极1,4-萘醌油酸亚油酸
- 食用植物油介电特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1年
- 近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和消费量明显增长,对油的品质检测也越来越受关注。目前,介电特性用于食用植物油品质检测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本文分析了食用植物油介电特性机制和介电特性测试原理,综述了目前出现的几种有关食用植物油介电特性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以及与食用油介电特性相关的如频率、温度等因素,介绍了基于食用油介电特性研究方法上的其它食品的介电特性研究。
- 张春娥薛文通张泽俊陶莎
- 关键词:食用植物油介电特性
- 电化学法检测植物油中维生素E的不确定度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利用自主研制的聚吡咯修饰电极测定植物油中VE的含量,通过对检测过程中称量、玻璃量器、标准曲线、电极以及回收率等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进行分析,计算不确定度。结果表明,VE检测结果为258.18 mg/kg的油样,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7.36mg/kg,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5.7%,不确定度主要由a类不确定度与玻璃量器的不确定度引起。
- 许玮李超穆同娜吴燕涛于晓瑾程永霞刘蕊
- 关键词:电化学法不确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