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087)

作品数:19 被引量:1,183H指数:12
相关作者:马文奇马林张福锁王方浩魏静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养分
  • 6篇
  • 5篇氮素
  • 5篇养分资源
  • 3篇畜禽粪
  • 3篇养分资源管理
  • 3篇食物链
  • 3篇禽粪
  • 3篇猪粪
  • 3篇猪粪尿
  • 3篇作物秸秆
  • 3篇污染
  • 3篇秸秆
  • 3篇环境效应
  • 3篇粪尿
  • 3篇城镇化
  • 2篇畜禽
  • 2篇畜禽粪尿
  • 2篇养分管理
  • 2篇养殖

机构

  • 20篇河北农业大学
  • 16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9篇马文奇
  • 17篇马林
  • 15篇张福锁
  • 13篇王方浩
  • 6篇魏静
  • 5篇赵路
  • 4篇刘东
  • 4篇高利伟
  • 3篇张卫峰
  • 3篇路光
  • 2篇李建辉
  • 1篇范明生
  • 1篇许俊香
  • 1篇杨玉荣
  • 1篇陈新平
  • 1篇卞芬茹
  • 1篇汤云川
  • 1篇王激清
  • 1篇刘小利

传媒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科技导报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8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北省猪粪尿氮产生量及氨挥发量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根据统计资料和文献数据,在确定不同养殖方式的(农户散养、集约化养殖)各猪种(育肥猪、母猪、幼猪)氮排泄量和NH3排放因子参数基础上,对2004年河北省农户散养和集约化养殖下各猪种粪尿N产生量及NH3挥发量进行了估算分析。结果表明:(1)2004年河北省猪粪尿N产生量约为81.6×104t,空间变异性较大,主要集中在石家庄、唐山、保定等地区;农户散养下猪粪尿N产生总量约为集约化养殖下总量的2倍;(2)2004年河北省猪粪尿NH3挥发量约为28.5×104t,石家庄、保定、唐山等地区挥发量最大;农户散养下猪粪尿NH3挥发量约为集约化养殖下总量的3倍多;(3)农户散养、集约化养殖下猪粪尿NH3-N损失率分别为34%、19%,集约化养殖要比农户散养更有利于N素保持与利用,有利于减少NH3挥发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刘东马林王方浩马文奇张福锁
关键词:猪粪尿氨挥发
中国猪粪尿N产生量及其分布的研究被引量:28
2007年
我国每年来自猪养殖过程中的粪尿数量巨大,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氮素养分。根据2004年猪养殖统计数据,在确定不同养殖方式下(农户散养、集约化养殖)各猪种(育肥猪、母猪、幼猪)氮排泄参数基础上,对1999年和2004年我国农户散养和集约化养殖下各猪种粪尿N产生量进行了计算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1)2004年我国猪粪尿N产生量约为1293.1×104t,空间变异性较大,主要集中在四川、湖南、河南等省;单位耕地面积猪粪尿N承载量全国平均值约为99.4kg·hm-2,大部分省(市)都超过了均值,湖南省最高,达327.5kg·hm-2,虽然北京、天津、上海三市猪粪尿N产生总量不多,分别仅占全国总量的0.6%、0.6%、0.3%,但其单位耕地面积猪粪尿N承载量却较大,分列第3、8、10位;全国农户散养下猪粪尿N产生总量约为集约化养殖下产生总量的2倍,除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集约化养殖猪粪尿N产生量较农户散养下产生量大外,其他省(市)散养猪粪尿N产生量均较集约化养殖大,两者比例在(1 ̄8)∶1之间。(2)1999—2004年间,我国猪粪尿N产生量年平均增长41.2×104t,增加量主要集中在四川、湖南、河南、山东、河北5省;各省(市)单位耕地面积猪粪尿N承载量也有不同程度地增加,但上海市则以年平均约11%的幅度下降,这与其控制当地养殖数量政策有直接关系;从1999—2004年变化趋势看,来自集约化养殖过程的猪粪尿N产生量所占比重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
刘东马林王方浩卞芬茹马文奇张福锁
关键词:猪粪尿
中国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研究的意义与重点被引量:23
2006年
养分作为动植物的生命元素,既是一种资源,也是环境污染因子,管理不善将带来严重的营养和资源环境问题。并结合近年来研究结果和文献资料,对我国养分资源利用的特点和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研究的重点。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养分资源利用的特点是:大量依靠化肥投入、养分资源利用不合理、其他养分资源潜力巨大但有待挖掘、经济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将会加剧养分流动与向环境的释放等;国际方面,在建立养分管理研究网络的基础上,加强了农田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理论和技术研究,并且在区域和流域层次上已经扩展到整个食物链,同时十分重视相关政策和法规研究。因此,建议我国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研究要突破传统的农田范畴,以食物生产和消费及其环境系统为对象,以养分资源流动和调控为重点,从农田和区域的不同层次开展研究工作。
马文奇张福锁陈新平
关键词:养分管理农田
基于模型和物质流分析方法的食物链氮素区域间流动——以黄淮海区为例被引量:16
2009年
研究利用养分流动的方法建立区域氮素流动模型,试图分析氮素养分在区域间的流动状况。以黄淮海区为例,提出氮素调控策略。结果表明:2005年,黄淮海区化肥、饲料、植物食物和动物食物氮素盈缺率分别为33%、-120%、38%和65%。养分势是区域食物链养分流动的原动力,此外,人口数、城镇化率、耕地面积、GDP、运输距离、运价、市场价格和政府调控等也是影响食物链氮素养分在区域间流动的重要因素。2005年,黄淮海区是化肥、食物氮素的源,而是饲料氮素的汇。北京地区无论化肥、饲料和食物氮素都为汇。北京地区单位耕地承载外地区调入的氮素养分负荷为872 kg/hm2。即使这些养分全部在本区域返还农田还存在很大的环境风险。因此,对环北京都市圈食物链氮素养分应该进行区域间协同管理。
马林魏静王方浩高利伟赵路马文奇张福锁
关键词:黄淮海养分循环养分资源管理
中国畜禽粪便产生量估算及环境效应被引量:607
2006年
通过对畜禽粪便年排放量的估算方法和畜禽粪便排泄参数的确定,估算了我国畜禽养殖业粪便产生量并对由此产生的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3年我国畜禽养殖业共产生31.90亿t粪便,是当年工业产生固体废物的3.2倍;畜禽粪便及其中的氮、磷纯养分平均耕地负荷分别为24t/hm2,N107kg/hm2和P29kg/hm2.部分地区的畜禽养殖业已经对当地环境构成了污染.
王方浩马文奇窦争霞马林刘小利许俊香张福锁
关键词:畜禽粪便
中国作物秸秆养分资源数量估算及其利用状况被引量:351
2009年
基于统计数据、农户调研数据以及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中的数据,估算了2006年中国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数量,并且对其利用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中国作物秸秆资源数量超过7.6亿t,其中,作物秸秆氮、磷(P2O5)、钾(K2O)养分资源数量分别达到776万t、249万t、1342万t。从作物秸秆去向来看,作物秸秆还田、秸秆饲用、秸秆燃烧以及其他去向所占比例分别为24.3%、29.9%、35.3%和10.5%。从不同利用方式下作物秸秆养分还田情况来看,2006年中国作物秸秆氮、磷(P2O5)、钾(K2O)养分还田量分别达到304.6万t、175.6万t、966.7万t,占秸秆养分资源量的比例分别为39.3%、70.5%和72.0%,这表明秸秆还田比例及其养分还田比例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高利伟马林张卫峰王方浩马文奇张福锁
关键词:作物秸秆养分
河北省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分析被引量:16
2009年
近年来,作物秸秆资源利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河北省农业统计数据并且结合2005~2006年度河北省农户调研数据,对河北省秸秆资源数量进行了估算,并且分析了2005~2006年河北省作物秸秆利用状况。结果表明:2006年河北省秸秆数量在4 500万t左右,其中小麦和玉米秸秆数量占秸秆总资源数量的80%以上。在秸秆利用方面,该研究分别从秸秆还田(包括秸秆直接还田和秸秆堆肥还田)、饲料、生活能源(包括秸秆直接作燃料和做沼气)、原料(秸秆造纸等)、焚烧(包括秸秆田间焚烧和地头焚烧)以及堆弃6个方面进行统计,2006年河北省秸秆还田、饲料和生活能源比例分别为40.7%、24.2%和22.5%。主要作物秸秆中,小麦秸秆还田比例超过50%,达到57.7%,玉米秸秆还田比例也在38.4%。从不同地区来看,以小麦为例,秸秆还田比例从24.7%到96.3%差异较大,小麦秸秆还田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
高利伟王方浩马林张卫峰马文奇张福锁
关键词:作物秸秆资源利用
中国食物链氮素资源流动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活化氮引起的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研究利用养分流动方法,利用模型量化氮素流动特征的指标,阐明我国食物链氮素流动特征。结果表明:随着GDP增长,在食物消费拉动下,2005年人均化肥、饲料、食物氮素消费量分别为1980年的2.1、2.2和1.3倍,养活一个中国人的资源代价在增加。中国食物链氮素库存量和流量大幅增长,1980年到2005年农田氮素总流量从2104×104t增加到4355×104t,动物生产体系氮素流量从745×104t提高到2255×104t,家庭消费系统氮素流量从313×104t增加到436×104t。然而,2005年食物链氮素生产效率仅为9%,废弃物循环率下降。与此同时,食物链氮素流动排放造成巨大的环境压力,2005年食物链系统进入环境的氮素为4288×104t,是1980年的2.4倍。
马林魏静王方浩马文奇张福锁
关键词:养分资源管理资源流动粮食安全
黄淮海三省两市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基于历年统计数据和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黄淮海地区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2007年黄淮海地区秸秆资源数量达到2.1亿t,秸秆N、P2O5、K2O、C养分资源产生量分别在189.8、60.0、298.2、8944.8万t。从秸秆资源利用来看,2006年秸秆还田比例较2000下降6.1%,其中河北省秸秆还田比例上升16.7%,河南和山东两省秸秆还田比例分别下降13.6%、12.6%。从主要作物秸秆还田比例分析,河北省秸秆还田比例中,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还田比例历年平均分别达到65.1%、53.0%;河南和山东分别为56.5%、57.1%,44.8%、18.1%。作物秸秆养分还田情况表明:各种秸秆养分中,N、C养分还田比例较低,只有不到50%,大量损失到环境中去;P2O5、K2O养分还田比例较高,平均在60%以上,这与假设的秸秆作燃料和饲料养分的还田率有关,估算中假设大部分畜禽排泄物和秸秆燃料的灰分能够及时还田。因此,加强畜禽粪便和灰分的管理,增加其还田比例,是提高养分循环利用率和减少秸秆养分利用过程中损失的重要途径。
高利伟马林张卫峰王方浩马文奇张福锁
关键词:有机碳资源利用黄淮海地区
中国玉米生产-消费体系养分流动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采用物质流和养分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沿玉米生产的肥料投入到玉米消费过程,研究氮、磷养分流动;以2004年为例,分析了中国玉米生产消费过程中氮、磷养分流动特点和资源的利用效率。2004年玉米生产投入化肥氮(N)549.6×104t、磷(P2O5)211.2×104t;共收获养分氮(N)342.9×104t、磷(P2O5)139.4×104t,其中75%的氮和68%的磷被利用,最终进入家庭的氮占22.3%,磷为15.0%;秸秆中氮的还田率只有47%,磷的较高,在80%左右,可见秸秆还田是归还土壤磷的有效措施。玉米生产要消耗大量的资源,2004年生产1t玉米养分,消耗的化肥氮、磷养分相当于煤5.2t、磷矿资源12.1t。因此,优化玉米整个生产与消费体系中养分的流动,对于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资源浪费具有重要作用。
李建辉马林王激清王方浩马文奇张福锁
关键词:养分资源管理养分流玉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