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1105)

作品数:17 被引量:153H指数:7
相关作者:李业锦张文忠余建辉刘霆谌丽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4篇历史地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城市
  • 2篇地理
  • 2篇制造业
  • 2篇资源枯竭
  • 2篇资源枯竭型
  • 2篇资源枯竭型城...
  • 2篇资源型
  • 2篇资源型城市
  • 2篇京津
  • 2篇京津冀
  • 2篇居住
  • 1篇大型节事
  • 1篇大学校园
  • 1篇地理实践
  • 1篇地理实践教学
  • 1篇地区制造业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知识图
  • 1篇知识图谱
  • 1篇制造业集聚

机构

  • 16篇首都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联合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海南雅克城市...

作者

  • 16篇李业锦
  • 3篇余建辉
  • 3篇张文忠
  • 3篇刘霆
  • 2篇党云晓
  • 2篇谌丽
  • 2篇贺建雄
  • 2篇王琳
  • 1篇刘雪雁
  • 1篇郑晓伟
  • 1篇蒋海兵
  • 1篇朱红
  • 1篇芮旸
  • 1篇刘嵘

传媒

  • 3篇资源与产业
  • 2篇地理研究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北方经贸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地理教学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消费导刊
  • 1篇环境与发展
  • 1篇智库理论与实...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空间结构及其影响机制——以城市110警情为例被引量:38
2013年
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是城市公共安全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和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影响,北京市的社会治安公共安全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规律和特点。本文基于2006-2011年北京市110警情治安数据,结合GIS的空间密度分析方法,刻画北京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的空间格局,并进一步探讨其空间分异机制。研究发现:①北京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状况明显改善,犯罪空间形成小集聚多分散的演化特征,形成了多个警情高发的集聚区;②北京公共安全空间变化具有明显的偏向性和差异性,形成西北—东南的极化现象。③不同的犯罪类型其空间分布特征也不同,不同的犯罪类型都存在明显的、各具特色的空间分异特征。④从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空间分异机制来看,经济功能区、人居环境、交通、流动人口和居民居住环境安全感等要素差异会引发不同的犯罪类型和形成不同的犯罪集聚区。本研究可为首都社会治安防控的空间管理策略和城市公共安全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李业锦朱红
关键词:城市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空间结构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空间溢出效应被引量:2
2022年
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对于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05、2009和2013年京津冀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研究了区县尺度上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时空演变特征,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分解高新技术产业空间溢出效应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分布呈现由以京津为核心向环京津地区和冀中南重要城市扩散趋势,空间格局逐步由双核结构向分散的多中心结构演变.(2)产业集聚、资本投入和交通运输水平是大城市向周边地区发挥正向溢出效应的主要因素;创新活力对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效应显著,但溢出效应不明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受相邻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劳动力成本和市场规模的制约.
王雅倩李业锦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京津冀产业集聚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京津冀地区制造业集聚对PM_(2.5)浓度的影响研究
2022年
[目的/意义]探究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的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厘清PM_(2.5)浓度与制造业集聚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推动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方法/过程]本文基于2005—2013年京津冀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以及NASA的年均PM_(2.5)浓度数据,以京津冀204个区(县)为研究对象,探究制造业集聚与PM_(2.5)浓度的时空演化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从集聚形式和行业异质性两个视角揭示PM_(2.5)浓度空间分布的影响机理。[结果/结论]①京津冀地区年均PM_(2.5)浓度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且上升态势明显。制造业集聚形式呈现空间分异特征,其中集聚密度呈现“京-津-邯”三核心组团式发展格局。专业化集聚表现为“张-保-邢-秦”四小型核心发展格局。多样性集聚呈现集中连片式发展格局。②不同时期的制造业集聚形式对PM_(2.5)浓度的解释力存在差异。集聚密度始终是PM_(2.5)浓度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但影响程度有所下降,专业化集聚对于PM_(2.5)浓度的解释力有所增强。不同集聚形式的交互作用加强了对PM_(2.5)浓度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③从行业异质性来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是导致PM_(2.5)浓度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的解释力明显强于其他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其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互作用的解释力最高。因此,引导制造业空间合理集聚、有序集聚、多样性集聚,加大偏污染型、重化工产业的疏解力度,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环保转型,是京津冀地区PM_(2.5)环境治理的重要战略选择。
王嘉宁李业锦李怡旻李倩
历史文化创意商业街区管理模式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在旧城改造更新与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历史文化创意商业街区建设大量涌现,而文化创意商业街区管理模式成为历史文化创意商业街区开发的关键点。本文选取了国内外三个典型的历史文化创意商业街区,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相对应的街区特点,探讨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管理模式,为文化创意产业与历史特色街区开发融合提供参考。
李业锦刘雪雁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京沪高铁影响下的区域公路可达性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在GIS技术和空间数据库支撑下,应用最短路径算法与网络分析技术及可达性指数,测度高铁通车前后案例区公路可达性空间格局与变化,采用变异系数与斯皮尔曼等级系数测算高铁的公平性影响.结果显示:①高铁从整体上提高区域公路可达性水平,极大地缩短中心城市间的时间距离,但各地可达性收益不等,可达性均衡程度降低.②高铁塑造高可达性"走廊"与"岛".加权旅行时间高变率地区呈现出"哑铃状",表明高铁沿线站点地区与南北端城市获益最多.经济潜力与日常可达性高值区向高铁沿线城市偏移,反映站点城市接收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提高;高铁沿线城市日常可达人口规模急剧膨胀,扩大沿线城市服务业的市场范围.③高铁站点依靠其在快速交通网络节点的枢纽作用,将成为区域重要的快速交通中转站.
蒋海兵张文忠李业锦
关键词:京沪高铁可达性
北京城市居住空间形态对居民通勤方式的影响被引量:20
2016年
借助GIS分析和多项式逻辑回归模型,基于5 066份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对北京进行了实证分析,考察北京城市居住空间形态特征在城市空间上的差异,及其对居民通勤方式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北京城区和郊区的居住空间形态的空间分异显著,并且对居民的通勤方式造成了重大影响,超大街区不利于步行,而高容积率对小汽车出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高度混合的土地利用形态则能够显著促进居民选择步行通勤。性别、年龄、收入对北京居民的通勤方式具有影响,女性、中老年及低收入群体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的概率更高。结论表明居住空间形态规划是引导居民通勤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据此提出了减少居民小汽车出行、促进绿色出行的规划建议。
谌丽张文忠李业锦党云晓余建辉
关键词:居住空间形态
高等院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探索——以《中国区域地理综合实习》课程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实习实践教学是大学和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核心环节,面对地理实践教学价值观、教学模式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变化,本文对高等院校《中国区域地理综合实习》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提出了中国人文——经济地理思维培育、"基于地理四维视角的中国区域地理综合实习理论框架"和"1232"实习运行机制等新模式,通过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经济地理学思维和运用"基于地理四维视角的中国区域地理综合实习理论框架",丰富和完善了地理实践教学的教学内涵、教学内容和教学机制,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通过构建"1232"实习运行机制,实现教学主体由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转变,学用并举,实现地理实践教学的理论创新和管理创新。
李业锦刘霆王琳
关键词:地理实践教学课程改革创新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能源效率差异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文章采用DEA方法,运用投入产出模型,以23个资源枯竭型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2014年的数据测算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能源效率整体状况、城市间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4年23个资源枯竭型地级市的能源效率均值整体属于一般水平,且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性显著,能源效率值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正相关性,经济发达的地区能源效率较高;2014年,50%以上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部分城市出现了投入冗余,能源低效现象亟需改善。
王琳李业锦刘霆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能源效率DEA方法
政策导向下资源型城市的路径创造研究——以四川省自贡市航空产业为例
2020年
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变,资源型城市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同时资源型城市转型一直是我国关注的热点话题。现以四川省自贡市为例,主要分析了自贡资源型城市路径创造模式的发展历程,以及路径实施期的主要成效。对路径创造的经验做出总结,并提出发展智能制造,探索结构调整动能转换新动力;全面改革创新,探索构建内生动力机制新模式;扩大开放合作,探索区域协同转型升级新路径;强化顶层设计,探索构建政策制度转型新机制等发展对策,为其他资源型城市的政府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加速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
杨俊凤李业锦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以西安某高校为例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基于主观评价方法学的大背景去讨论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的应用技术,促进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认知地图评价法、自由报告评价法和开放式问卷评价法等多种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和技术,对西安某高校校园建成环境进行评价。结果大学校园中,建筑能影响对环境质量的评判;轴线可以看成隐性定向元素;宿舍是学生环境意象的中心;校园环境质量评价受生活方便程度和交通便利性影响较大。结论样本的代表性尚存问题,不过多种方法同时使用,可弥补不足。使用者环境熟悉度对评价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
贺建雄李业锦郑晓伟芮旸
关键词:建成环境主观评价大学校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