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X2X10)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相关作者:方立峰任弢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政法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文化
  • 1篇商品拜物教
  • 1篇文化剖析
  • 1篇消费社会
  • 1篇消费文化
  • 1篇公共政策
  • 1篇拜物教
  • 1篇存亡

机构

  • 2篇西北政法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篇方立峰
  • 1篇任弢

传媒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公共政策导向与文化存亡被引量:1
2012年
公共政策对整个社会目标群体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明确的导向功能,这种导向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对社会文化的引导和规范。现代性带来的全球化民主化和市场化致使社会文化领域发生了重要变化,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如全球化冲击带来西方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渗透和消解,政治民主化过程导致主流文化对边缘文化的侵蚀,市场法则导致文化超越性价值沦丧。公共政策的理论和实践需要关注文化的发展和消亡,从文化本身的特点出发,确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策略,以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良性运行。
方立峰任弢
关键词:公共政策
对消费社会的文化剖析与价值评价——从商品拜物教到符号拜物教被引量:10
2011年
市场经济语境下的社会是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社会,而市场的扩张需要消费的支持,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市场的最大化导致了消费的最大化,催生了消费社会的出现。消费社会的产生使消费文化得以产生,由于大众传媒和文化工业的发展,消费主义文化具有了绝对话语权,商品拜物教逐渐让位于符号拜物教,消费的异化使社会异化现象更加严重。本文阐述了消费社会的内涵及特征,分析和揭示了消费主义文化的产物——符号拜物教的精神实质及形成原因,进而说明消除消费主义的负面影响对于已经进入消费社会的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方立峰
关键词:消费社会商品拜物教消费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