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9003)
- 作品数:9 被引量:58H指数:5
- 相关作者:席北斗李娟李翔杨昱杨洋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典型场地地下水污染源强分级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地下水污染程度评价是地下水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场地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基于目前国内工业场地有无防渗措施的分类原则,综合考虑污染源和场地包气带特征因子,构建了地下水污染源强分级评价指标体系。将修正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应用于污染源危害性分级,并将改进后的DRTAS模型应用于包气带阻控性分级,利用矩阵法构建两方面多因素耦合模型,最后形成了适合典型工业场地的地下水污染源强分级评价的方法。选择4个典型污染场地对评价方法进行实地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已建的或拟建的有防渗措施的项目,污染源危害性是造成场地地下水污染的主因;对于已建的无防渗措施项目,污染源危害性和包气带阻控性共同决定地下水污染源强。场地评价结果与水质监测报告结论相符,说明本研究建立的分级评价方法对于地下水污染的预防和控制具有借鉴意义。
- 李娟吕宁磬杨洋李鸣晓李翔席北斗郭燕菲张霞
- 关键词: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源强
- 浅论地下水污染源强被引量:6
- 2015年
- 基于作者对国内外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理论、调查技术、风险评价文献资料跟踪,以及对不同类型污染场地调查实践与认识,论述了地下水污染源强的定义、分类、识别及表征方法。从地下水、污染源、地下水污染源、污染源强4个概念入手,给出了地下水污染源强的定义。借鉴污染源分类的思想,对地下水污染源强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采用资料信息收集、现场调查、动态监测、模拟试验等手段识别地下水污染源及源强的思路。初步建立了地面及包气带水相污染源强、地面或近地表固相污染源强、非水相液态污染源强3种地下水污染源强的量化表征方法。
- 蔡五田
-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源地下水污染源污染源强
- 水位波动带氮素迁移转化规律被引量:8
- 2013年
- 为考察水位波动对非饱和-饱和土层中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设计土柱实验装置Ⅰ和Ⅱ分别模拟水位稳定与波动两种情景,测定一个水位波动周期内地下水中NO-3-N、NO-2-N和NH+4-N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柱Ⅱ水位第1次下降柱内1#,2#,3#,4#采样点NO-3-N浓度均增大,增幅分别为6.5%、14.9%、15.33%和19.8%。水位上升时结果相反,分别降低17.3%、26.15%、50.29%和44.61%。第2次水位下降至初始位置4个采样点NO-3-N浓度再次增大,幅度分别为7.1%、10.6%、13.89%和7.76%。铵态氮呈相反趋势不同程度的变化。水位波动柱Ⅱ连通水槽内总氮量增加显著高于柱I水槽,即水位波动有利于波动带地下水中氮素垂向迁移,加重波动带以下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因此,水位波动对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不容忽视。
- 李翔席北斗姜永海袁志业张进保安达杨昱马志飞
- 关键词:地下水位氮素
- 广东省最大日降雨量年内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本文采用GIS技术分析广东省内26个气象站1958年~2010年的逐日降雨量数据得出,广东省各月最大日降雨量及其年内分布峰形结构、与月平均降雨量的对比关系、相对高值区时空转移等多个要素均依照纬度、海拔、海陆位置三个气候影响因子的不同分布而发生相应的有序变化,显示最大日降雨量时空分布总体上服从气候分布,而地形因素在局部地区对最大日降雨量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 谢毅文李娟罗世豪陈亚松
- 关键词:气候因子
- HYDRUS-1D软件在地下水污染源强定量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4年
- 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的氨氮为研究对象,利用HYDRUS-1D模型模拟其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最终预测出氨氮到达地下水位处时的浓度值。引入折减系数的概念,通过改变填埋场渗滤液中氨氮的初始浓度及土壤包气带结构,计算不同输入条件下的折减系数值,用其综合反映包气带对于某一特征污染物的衰减能力,为地下水污染源强定量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 杨洋李娟李鸣晓李翔白顺果席北斗吕宁磬杨昱
- 关键词:HYDRUS-1D氨氮包气带折减系数
- 1959-2013年珠江流域平均气温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8
- 2016年
- 根据1959-2013年珠江流域43个气象站点月平均气温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突变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珠江流域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珠江流域在统计时间段的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绝大部分区域上升显著(P〈0.05);年平均气温序列于1993年存在显著突变,其余时间尺度突变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年平均气温序列主周期为3.6 a,1963-1970年期间存在2.4~3.4 a的变化周期;1983-2008年期间存在2.8~4.4 a的变化周期。流域内年平均气温范围为10.68~22.60℃,平均值为19.50℃,从西部到东部总体呈增加趋势;绝大多数气象站点在不同时间尺度内的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东江流域受城市化影响平均气温上升尤为显著。
- 谢毅文李娟陈伟荣罗世豪
- 关键词:平均气温全球变暖珠江流域
- 地下水位波动对包气带中氮素运移影响规律的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为探讨地下水位不同尺度波动幅度中氮素运移规律,室内通过土柱Ⅰ、Ⅱ和Ⅲ模拟地下水位的不同尺度上下波动进行对比试验。试验中柱Ⅰ水位保持静止、柱Ⅱ波动幅度为15 cm、柱Ⅲ波动幅度为30 cm,在实验装置相同情况下,得出三柱各土层中DO、NO-3-N和NH+4-N浓度变化。结果表明:柱Ⅰ中DO、NO-3-N和NH+4-N变化较小,而柱Ⅱ、Ⅲ中DO、NO-3-N和NH+4-N均变化较显著,且柱Ⅲ的变化幅度要大于柱Ⅱ。对比水位静止的柱Ⅰ,当水位上升和下降后,柱Ⅱ、Ⅲ各土层中DO和NO-3-N浓度均减小和增大,增减趋势相同,但DO和NO-3-N的变化幅度均为柱Ⅲ>柱Ⅱ;NH+4-N浓度相应地增大和减小,增减趋势相同,但幅度柱Ⅲ>柱Ⅱ。柱Ⅱ、Ⅲ进行两次循环波动后,两土柱各土层中NH+4-N均减小,且减小幅度柱Ⅲ>柱Ⅱ;NO-3-N无明显规律。可知,水位波动对土层中硝酸盐运移影响显著,且水位波动尺度与该影响程度相关,故在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风险评价时,不可忽视水位波动对氮素运移的影响。
- 李翔杨天学白顺果席北斗朱性宝袁志业卫毅梅郦威
- 关键词:水位波动硝态氮铵态氮运移
-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地下水污染源强定量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5年
- 以氨氮为研究对象,利用HYDRUS-1D软件模拟多个污染场地氨氮质量浓度的折减系数,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分析折减系数与场地污染源、包气带特征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依据关联度计算结果,建立了以主要特征指标为自变量、折减系数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综合反映包气带对某一特征污染物的衰减能力。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在典型场地资料有限的前提下,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得到地下水中的氨氮质量浓度预测值,并保证计算误差在统计学标准范围内。
- 李娟杨洋杨昱吕宁磬李鸣晓席北斗刘保森
-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地下水污染源强
- FPXRF用于污染场地铬分布特征及迁移规律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采用无扰动、直压式GeoProbe钻机获取铬渣场地不同深度土层(表层至含水层)连续原位样品,应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FPXRF)对土层样品中的铬进行现场测定,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值进行对比,分析FPXRF测试数据质量。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分析测试条件下,现场测试结果与实验室测试结果一致,FPXRF检出限为19.89 mg/kg。FPXRF现场测试的总铬与便携式分光光度计现场检测的六价铬结果揭示,渣堆区包气带和第一含水层均受到重金属铬污染,渣堆边缘区包气带中铬含量出现间歇性降低、升高的动态变化过程,含水层介质中总铬和六价铬浓度最高值分别达400 mg/kg、390.4 mg/kg,渣堆区深部土壤污染物由渣堆渗滤液垂向迁移导致;渣堆下游土层污染范围主要为第一含水层,由渣堆区深部土层中重金属铬在地下水侧向径流作用下迁移扩散导致。研究结果为工作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及修复工程设计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 边超蔡五田刘金巍吕永高曹月婷耿婷婷李敬杰张涛蔡月梅
- 关键词:铬污染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