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H020220010390)
- 作品数:8 被引量:60H指数:3
- 相关作者:沈丽李凌松白金柱徐光辉丁为民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神经前体细胞多巴胺D_2受体在体外和移植入脊髓后的表达
- 2006年
- 目的:检测人神经前体细胞多巴胺D2受体在体外和移植入脊髓后的表达。方法:实验于2003-09/2005-01在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完成。培养人神经前体细胞系hNPC-TERT细胞,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放射性配基结合实验。选择健康成年雌性新西兰兔10只,随机分为移植hNPC-TERT细胞组和移植Hela细胞组,各5只。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NPC-TERT多巴胺D2受体在体外和移植于兔正常脊髓后的表达。结果:纳入动物1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体外培养hNPC-TERT细胞表达D2受体mRNA,而Hela细胞不表达D2受体mRNA。②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Raclopride与hNPC-TERT细胞D2受体结合的平衡解离常数为(1.52±0.16)nmol/L,最大结合位点为(80346±4306)个/细胞,D2受体在hNPC-TERT细胞的浓度为(13.34±0.34)pmol/L。③免疫荧光染色:D2受体在体外培养的hNPC-TERT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有D2受体蛋白表达,而Hela细胞无D2受体蛋白表达。D2受体在脊髓内移植hNPC-TERT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移植后2d,hNPC-TERT细胞移植组可见人特异核和D2受体双标阳性染色细胞,表明脊髓内移植的hNPC-TERT细胞表达D2受体,低倍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特异核抗原染色分布,移植部位hNPC-TERT细胞(人特异核染色阳性细胞)未见明显迁移。Hela细胞移植组,人特异核抗原染色阳性细胞D2受体染色阴性,表明脊髓内移植的Hela细胞不表达D2受体。结论:体外培养和脊髓内移植2d的hNPC-TERT表达D2受体。D2受体是核素显像示踪脊髓内移植hNPC-TERT细胞可能的候选靶点,而放射性标记的Raclopride是可选择的示踪剂。
- 白金柱刘忠军徐光辉丁为民沈丽王凡田嘉禾王岩
- 关键词:细胞移植脊髓
- 诱导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神经前体细胞系向神经元分化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来源于人胚胎脑室下区 (SVZ)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阳性神经前体细胞系向神经元分化的潜能。方法 :分别采用定量RT PCR、Western印迹分析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被全反式视黄酸诱导前后GFAP阳性神经前体细胞系中神经干细胞和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表达量的变化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GFAP阳性神经前体细胞系移植到动物体内后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表达情况。结果 :在体外诱导后 ,GFAP阳性神经前体细胞系中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上升 ,而神经干细胞标志物表达量下降。移植动物体内 ,GFAP阳性神经前体细胞系可分化产生神经元。结论 :GFAP阳性神经前体细胞系在体内外可以向神经元诱导分化。
- 白云林昌盛扈启宽李肖霞陆爱丽王淑玲李凌松沈丽
- 关键词:神经前体细胞神经元细胞分化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 神经前体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功能评价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神经前体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行为变化及功能评价。方法 :采用改良Allen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 ,术后 9d ,实验组脊髓损伤局部注射移植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系G3。采用只注射培养液和不作治疗处理作为对照组。细胞移植后 ,采用BBB评分进行功能评价 ,每周评分 1次 ,检测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改变。分别在细胞移植的第 8周和第 12周进行运动诱发电位的神经电生理检查 ,检测脊髓的传导功能。结果 :实验组移植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后 ,其BBB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但运动诱发电位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结论
- 徐光辉李肖霞白金柱蔡钦林李凌松沈丽
-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前体细胞移植运动诱发电位运动功能评分
-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多系统萎缩1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2008-09北京和众华信治疗中心收治的1例多系统萎缩患者,给予控制血压、扩张血管、抗自由基、营养神经、稳定细胞膜等治疗的同时,进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鞘内注射移植,患者取左侧卧位,屈髋屈膝屈颈,以第3,4腰椎间隙为穿刺点,局部麻醉后以9号穿刺针垂直刺入蛛网膜下腔,缓慢注入地塞米松2mg,取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5mL(干细胞数目500万),在10min内缓慢注入蛛网膜下腔,1次/周,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采用UMSARS多系统萎缩量表中的轮替、对指和踏步指标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重。与移植前比较,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4周后,UMSARS多系统萎缩量表评分由91分降到60分,卧立位血压无明显变化,肌张力明显下降,患者头部可自主抬高、低头并向两侧转动,四肢运动功能明显提高,双上肢肌力5-,可以自主运动,抬高可触及头顶;左侧下肢肌力恢复至4级,右侧下肢肌力3+级;说话语言清晰,语速较慢,进食的连贯性接近正常。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随访3个月,患者未出现明显的副反应。提示应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此例多系统萎缩患者是有效的,其神经功能明显恢复。
- 王晓娟吴立克许保磊褚赛纯
- 关键词:多系统萎缩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 成人胰岛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
- 2007年
- 目的初步研究成人胰岛的分离、纯化方法,为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进行前期准备。方法采用改良的Ricordi技术消化成人尸体胰腺,然后用连续性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胰岛。胰岛收获量以国际标准的胰岛当量(islet equivalent,IEQ)表示。结果完成10例成人胰岛分离和纯化,其中5例完成了胰岛当量的统计,胰岛收获量为6367~108725IEQ/胰腺,平均为47678.8IEQ/胰腺,平均每克组织收获2055IEQ。结论采用改进的人胰岛分离方法,可以获得较大产量的有活性的胰岛。
- 祝方郑晟旻李澍纪立农
- 关键词:成人胰岛分离纯化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眼表损害的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40
- 2006年
-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移植到碱烧伤的兔角膜表面后,干细胞的成活、迁移和分化情况。方法采用NaOH溶液制作兔角膜碱烧伤模型,1个月后将培养有hMSCs的羊膜缝合到碱烧伤的兔角膜表面,以羊膜作为对照组,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的临床改变。术后1个月,摘除眼球,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角膜组织结构的变化,并进行抗人核抗体和细胞角蛋白12(CK12)的免疫组化染色以观察hMSCs的分布和分化情况。结果兔眼碱烧伤1个月后,角膜表面和基质层均可见大量血管,角膜呈瓷白色混浊,表面粗糙干燥,出现大量杯状细胞。hMSCs移植1个月后,角膜表面粗糙程度减轻,新生血管略有减少,但是角膜混浊未见明显改善,角膜表面杯状细胞消失;角膜表面和基质浅层存在抗人核抗体染色阳性的细胞;角膜表面细胞CK12染色阳性,而基质层未见CK12阳性细胞。对照组在羊膜移植1个月后,角膜状况较移植前无明显改善,角膜表面仍可见杯状细胞,角膜各层均未见抗人核抗体和CK12染色阳性的细胞。结论hMSCs移植到碱烧伤兔角膜表面后,能够成活并向角膜基质迁移,未发生移植排斥反应。hMSCs由于所在部位不同,可以在周围组织的诱导下向不同方向发生分化,角膜表面的细胞向角膜上皮细胞分化,而基质层中的细胞未分化为角膜上皮细胞。移植后角膜表面结膜化程度有所减轻。(中华眼科杂志,2006,42:246-250)
- 郭彤王薇张君陈雪李炳震李凌松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移植角膜眼烧伤免疫组织化学
- 放射性碘标记转铁蛋白体外示踪脊髓内移植的间充质干细胞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检测间充质干细胞转铁蛋白受体 (TfR)在体外培养及移植入脊髓后的表达 ,进行体外放射性核素示踪研究。方法 :从胎儿血分离培养人间充质干细胞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免疫荧光染色和受体放射性分析鉴定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 ,用放射性碘 (12 5I)标记的铁饱和转铁蛋白 [12 5I Tf(Fe) 2 ]作为示踪剂 ,进行体外放射自显影 ,示踪移植于兔正常脊髓内的间充质干细胞 ,并对12 5I Tf(Fe) 2 在脊髓实质的弥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 :流式细胞分析、免疫荧光染色证实体外培养的人间充质干细胞表达转铁蛋白受体 ,受体放射性分析表明12 5I Tf(Fe) 2 与其受体结合的平衡解离常数 (KD)为 (0 .98± 0 .12 )nmol/L ,最大结合位点 (Bmax)为每个细胞 (10 770 2± 6 2 2 6 )个。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脊髓 2d后转铁蛋白受体表达 ,10d后不表达 ,移植 2d后以12 5I Tf(Fe) 2 为示踪剂进行脊髓切片体外放射自显影 ,获得移植细胞阳性影像。离体脊髓在12 5I Tf(Fe) 2 溶液中体外孵育 ,16h后12 5I Tf(Fe) 2 弥散入全部脊髓实质。结论 :12 5I Tf(Fe) 2 作为示踪剂可以在体外示踪到脊髓内移植 2d后的间充质干细胞 ,TfR和12 5I Tf(Fe) 2 是应用核医学影像进行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初期活体示踪可能的生物学标志和示踪剂?
- 白金柱丁为民刘忠军俞敏俊田嘉禾王凡杜进张小燕李凌松沈丽
- 关键词:转铁蛋白受体TFR脊髓内移植间充质干细胞
- 经静脉移植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鼠体内的迁移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观察67Ga-Oxine标记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检测经静脉移植的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鼠体内的迁移和分布。方法:实验于2004-01/2005-01在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完成。①从人脐带血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进行67Ga-Oxine和Hoechst33342标记。②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脊髓损伤大鼠20只)和对照组(正常大鼠20只)均经尾静脉注射相同标记细胞悬液。③分别于1d和1周后取材,新鲜组织(脊髓、肺、肝、脾、肾、骨髓、静脉血)称湿重后伽玛计数仪检测其放射性,计算肺、肝、脾、肾、骨髓分别与静脉血单位质量放射性计数的比值,两组比较分析;实验组损伤脊髓和对照组相同部位脊髓分别与其临近正常脊髓放射性计数的比值之间比较。相应组织做冷冻切片(包括骨髓涂片),荧光显微镜观察Hoechst33342标记细胞在各组织内的分布。结果:40只SD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体外间充质干细胞的67Ga-Oxine标记率为82.5%,放射活性为15.26MBq/106细胞,标记48h后细胞存活率>95%。②移植1d和1周后肺、肝、脾、肾、骨髓与静脉血单位质量放射性计数的比值,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损伤脊髓和对照组相同部位脊髓分别与其临近正常脊髓放射性计数的比值之间比较,1d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1周后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441±0.038,1.003±0.022,P<0.01)。③相应组织连续冷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移植初期Hoechst33342标记细胞主要集中于肺部,而后在肝、脾、骨髓逐渐增加可持续到1周后。移植1d后脊髓未见明显标记细胞,1周后实验组损伤脊髓部位标记细胞明显增加并相对聚集于灰质。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应用67Ga-Oxine成功标记,为核素显像示踪移植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经静脉移植的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迁移到损伤脊髓,为应用间充质�
- 白金柱王岩刘忠军徐光辉丁为民沈丽王凡田嘉禾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静脉脊髓细胞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