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0162110041)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慈柳彭镜尹飞何芳吴蕾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突触
  • 2篇N-
  • 1篇蛋白-1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永生化
  • 1篇脂多糖
  • 1篇脂多糖类
  • 1篇生化
  • 1篇通透性
  • 1篇突触囊泡
  • 1篇突触小体
  • 1篇内吞
  • 1篇轻链
  • 1篇球蛋白
  • 1篇颞叶
  • 1篇细胞
  • 1篇相互作用

机构

  • 4篇中南大学

作者

  • 4篇尹飞
  • 4篇彭镜
  • 4篇张慈柳
  • 3篇何芳
  • 2篇吴蕾
  • 2篇邓小鹿
  • 1篇杨丽芬
  • 1篇杨治权
  • 1篇吴丽文
  • 1篇陈晨
  • 1篇李玉飞
  • 1篇姜尚军

传媒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解剖学报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发动蛋白-1的脯氨酸和精氨酸富集域功能域与大鼠神经突触小体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及鉴定
2012年
目的筛选及鉴定发动蛋白-1(Dynamin-1)的脯氨酸和精氨酸富集域(PRD)功能域在大鼠神经突触小体中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构建Dynamin-1 PRD功能域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2-PRD,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诱导表达;谷胱甘肽琼脂糖凝脂柱纯化得到融合蛋白GST-PRD,继而利用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沉淀技术,筛选出GST-PRD融合蛋白与分离提取的大鼠神经突触小体的相互作用蛋白,并通过液相质谱技术结合数据库,对上述获得的相互作用蛋白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通过构建pGEX-4T-2-PRD重组质粒及诱导表达,成功纯化出了融合蛋白GST-PRD;同时成功提取了大鼠神经突触小体,经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沉淀技术联合液相质谱分析,获得在大鼠神经突触小体中与Dynamin-1的PRD域有相互作用的蛋白共35个,分别属于突触囊泡相关蛋白、细胞骨架蛋白、代谢酶及其他类的蛋白。结论本研究获得的与Dynamin-1的PRD域有相互作用的蛋白共35个。
彭镜张慈柳李玉飞吴蕾何芳邓小鹿尹飞
dynamin-1和磷酸化dynamin-1在内侧颞叶癫癎患儿及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内侧颞叶癫癎(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MTLE)患儿及MTLE大鼠海马组织中dy-namin-1和磷酸化dynamin-1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MTL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25日龄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急性期对照组、急性期模型组、潜伏期对照组、潜伏期模型组、慢性期对照组、慢性期模型组,应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建立MTLE动物模型。同时收集接受神经外科手术、并经病理结果确认存在海马硬化的5例患儿的海马组织,及病理科尸检4例对照组海马组织。提取海马组织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总dynamin-1蛋白及磷酸化dynamin-1蛋白在MTLE患儿及不同时间点MTLE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磷酸化dynamin-1蛋白在MTLE大鼠急性期及慢性期表达较同时期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同时,磷酸化dynamin-1蛋白在MTLE患儿海马组织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而dy-namin-1总蛋白在MTLE大鼠各期、MTLE患儿及对照组海马之间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磷酸化dynamin-1在对照组大鼠急性期、慢性期、对照组患儿海马神经元胞浆中高表达,而在同时期MTLE大鼠和MTLE患儿海马神经元胞浆中表达下降(P<0.05)。结论磷酸化dynamin-1而不是dynamin-1总蛋白在MTLE患儿及MTLE大鼠出现癎性发作期间表达下调,其表达变化提示dynamin-1可能通过磷化酸/去磷酸化方式参与MTLE的发生发展。
张慈柳尹飞杨治权何芳陈晨姜尚军彭镜
关键词:海马
NF-κB参与脂多糖致永生化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的调控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对永生化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通透性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分3组:bEnd.3细胞组、bEnd.3/vector细胞组和bEnd.3/muIκBα细胞组,后2组中分别转染空载pcD-NA3.1hygro质粒和IκBα显性负性突变体DNMu-IκBα质粒。利用报告基因法、跨内皮细胞电阻抗(TEER)法、直接荧光染色法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LPS对细胞的NF-κB活性、细胞通透性、骨架蛋白F-ac-tin分布、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audin-5)表达以及肌球蛋白轻链(MLC)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bEnd.3组和bEnd.3/vector组细胞中,LPS作用0.5 h可引起NF-κB活化(P<0.05);3 h时细胞TEER开始下降(P<0.05),并伴随细胞F-actin重构,ZO-1表达下调;12 h时,LPS对细胞的TEER、F-actin、ZO-1和claudin-5的破坏程度均达到最高。LPS对bEnd.3组和bEnd.3/vector组细胞早期损害伴有MLC磷酸化增加。而bEnd.3/muIκBα组细胞的NF-κB活性被明显抑制;相应时点,LPS对细胞的TEER、F-actin、ZO-1和claudin-5的损害作用也被减轻。同时LPS引起细胞MLC磷酸化增加的作用被明显抑制。结论:LPS通过破坏紧密连接增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该过程受NF-κB调控。
何芳彭镜邓小鹿杨丽芬吴丽文张慈柳尹飞
关键词:脂多糖类NF-ΚB肌球蛋白轻链血管内皮细胞
Dynamin-Ⅰ的功能结构域及其在突触囊泡内吞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在神经系统中,突触是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桥梁。突触囊泡通过胞吐和内吞作用完成一次突触囊泡循环。Dynamin-Ⅰ(又称发动蛋白-1),为三磷酸鸟苷酶(GTPase)家族的一员,由四个功能结构域组成,分别为N末端GTPase域、普列克底物蛋白同源域、GTPase效应结构域和C末端脯氨酸和精氨酸富集域。目前大量研究证明,dyanmin-Ⅰ的四个功能结构域各自具有特定的功能、接受不同的调控机制,在突触囊泡胞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深入研究dyanmin-Ⅰ的四个功能结构域以及其在突触囊泡内吞过程中的生理调控的方式和位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彭镜吴蕾张慈柳尹飞
关键词:突触囊泡内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