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05-K1-48)

作品数:17 被引量:74H指数:7
相关作者:张季超易和王可怡陈大宾李霆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广东科学中心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广东科学中心
  • 5篇隔震
  • 3篇型钢
  • 3篇型钢框架
  • 3篇支座
  • 3篇巨型钢框架
  • 3篇钢结构
  • 3篇钢框
  • 3篇钢框架
  • 2篇岩土
  • 2篇岩土工程
  • 2篇振动
  • 2篇振动台
  • 2篇振动台试验
  • 2篇台试
  • 2篇土工
  • 2篇网壳
  • 2篇隔震支座
  • 2篇风振
  • 1篇大直径

机构

  • 11篇广州大学
  • 6篇广东科学中心
  • 3篇广东省建筑科...
  • 3篇中南建筑设计...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10篇张季超
  • 5篇易和
  • 3篇李霆
  • 3篇王可怡
  • 2篇张建林
  • 2篇李宏胜
  • 2篇陈大宾
  • 2篇李鹏程
  • 2篇许勇
  • 2篇郭曼丽
  • 2篇徐天平
  • 2篇刘晨
  • 2篇孙兆民
  • 1篇郑先昌
  • 1篇杜新喜
  • 1篇蔡健
  • 1篇陈兴
  • 1篇邱志恒
  • 1篇朱超
  • 1篇范雁

传媒

  • 12篇建筑结构

年份

  • 12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跨空间网壳结构抗倒塌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在近年来国内外数起网格结构倒塌事故发生后,结构体系局部发生破坏后对整体结构的影响程度愈来愈受到结构工程师的关注。以广东科学中心空间网壳结构为实际工程背景,应用了网格结构损伤免疫力的概念,提出了网格结构进行损伤免疫力分析的两种方法。利用基于等效杆件撤销的结构重分析方法,编程实现了对网格结构损伤免疫力的定量评估。利用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对网壳结构在局部构件破坏后的抗倒塌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损伤免疫力大小反映了结构的内力调整能力和结构体系内部的薄弱环节,网壳结构整体损伤免疫力较好,不会出现局部杆件或节点破坏导致结构整体倒塌的情况。
张慎李霆杜新喜
关键词:空间网壳结构
广东科学中心E区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与动力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研究广东科学中心E区的抗震性能,提高结构的抗震安全性,有效保护结构室内设备、仪器和展品的安全,采用了1∶35的比例制作缩尺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分析对比了固接、隔震、消能三种模型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试验采用场地波、El Centro波、Taft波等三种地面运动,以不同的地震加速度幅值进行X,Y,Z三个主轴方向的地震试验。试验测得的数据和试验时的宏观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固接结构、消能结构、隔震结构在7度小震、中震、大震作用下,自振周期变化均控制在10%以内,可以认为结构基本上均处于弹性工作阶段。采取隔震措施,可以明显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对于平面不规则结构,更能改善结构的抗扭性能,提高结构的抗震安全性。
张季超李霆易和周观根郭曼丽李鹏程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隔震结构加速度反应自振频率
新型大直径隔震支座性能检测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广东科学中心E区采用最大直径为1 100和1 000mm的铅芯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是目前国内基础隔震建筑中应用到的最大直径的隔震支座,复合阻尼支座也是隔震建筑中首次采用的新型阻尼支座,通过试验研究这些支座的静、动态力学性能,掌握它们力学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为大直径隔震支座和新型阻尼支座的推广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张季超李霆李宏胜陈大宾李鹏程
巨型钢框架中加强型半球节点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结合广东科学中心巨柱与屋面管桁架加强型半球连接节点的设计实际,需要对该节点进行静力足尺试验。该节点试件在平面内为6根弦杆焊接在半球球壁上,在平面外为3根腹杆焊接在半球球壁上。通过重新研制的钢构反力自平衡加载装置对其进行加载,以模拟实际结构的受力状况和性能,并辅以相应的测试系统进行相关构件的位移和应变测试,考察加载到设计值的1.2倍后,该节点的应力状况相对于设计强度的安全余度,继续加载直至破坏以获得其应力及其塑性区分布规律、节点变形、极限承载力、破坏模式等受力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该节点进行非线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设计提供参考。
张季超易和李霆周观根邱志恒刘茂龙
关键词:巨型钢桁架
广东科学中心结构风振动态响应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广东科学中心结构复杂、体型极不规则,现行的荷载规范对于这种复杂结构的风振系数没有给出相应的数据及算法。为了保证其大型屋面结构设计的安全、经济,在风洞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别对其主体屋盖结构、四个船形钢结构和一个钢球壳在指定风向角下的风振系数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为工程的抗风设计提供了依据,并可为其他类似工程确定风振响应提供借鉴。
徐天平李庆祥易和张季超丁晓敏许勇王可怡
关键词:广东科学中心风荷载风振系数抗风设计
广东科学中心E区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模拟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广东科学中心由于主体采用钢结构形式,跨度较大,施工的先后顺序对施工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和施工完毕后结构的位移、构件的内力有较大的影响。有必要寻找一种通用、可靠的计算方法来提高施工分析的效率与精确性,确保计算结果能切实有效地指导实际工程施工。E区为独立的结构体系,结合施工条件,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施工方案,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该区结构施工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确定在施工过程中各控制监测点的应力值与挠度值,得出整个工程中的关键工况。监测结果证实了该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也表明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大跨度结构进行施工模拟是高效的,可为工程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张建林易和邓浩蔡健张季超刘晨
关键词:广东科学中心大跨钢结构
隔震支座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变形与服役监测被引量:9
2010年
结合广东科学中心E区巨型钢框架结构的整个施工进程,对隔震支座的施工变形进行了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得出了焊缝收缩变形是隔震支座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而支座的后期竖向变形则随着结构自重的增加得到有效的控制并有所减小。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定性地分析了杆件的焊接收缩变形对隔震支座的水平变形影响。同时,为保证结构的正常使用,对结构正常运营状态下的隔震支座实施了长达两年的监测,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得出隔震支座服役变形与环境温度作用线性相关。
王可怡陈大宾郭曼丽范雁
关键词:隔震支座
广东科学中心岩土工程问题及治理对策
2010年
广东科学中心位处广州市东南,整体地势偏低,属河漫滩地貌。场地软土层厚度较大,淤泥含水量高,抗震性能差,渗透性较好。结合广东科学中心建筑工程,根据已有资料和工程实践,在场地处理总体构思方案中分析了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选择了最优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提出了分区处理的方式,即在堆载预压区运用创新性的处理方法"吹砂填淤、填土挤淤",在动力排水固结区运用"少击多遍,逐级加能"的方法,通过现场试验证明该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为主体工程施工提供了保证。
张建林张季超刘晨朱超
关键词:岩土工程堆载预压动力排水固结法软土地基
广东科学中心土建工程灾害防护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广东科学中心土木建筑工程遇到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环境风致灾害、火灾等难题,利用微观结构研究与宏观结构研究相结合、振动台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风洞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结合、计算机模拟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了广东科学中心饱和软土地基预处理、工程抗震、工程防风和性能化防火设计等工程灾害防护新技术的研究。研究提出了地基"分区处理"技术路线和动静结合排水固结法,完成了广东科学中心复杂超限结构抗震性能化优化设计,解决了广东科学中心工程在极端风荷载作用下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的安全性问题,探讨了火灾危险性与火灾荷载分析等火灾场景及疏散状况。研究成果为广东科学中心工程优化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参数。
张季超许勇周云易和郑先昌王可怡徐凯
关键词:广东科学中心岩土工程隔震防风防火
广东科学中心大跨巨型钢框架结构设计被引量:11
2010年
广东科学中心船形常设展厅连续三层均为双向45m左右柱距的多层大跨结构,且"船头"外挑达45m左右。工程结构选型结合建筑造型,将楼、电梯间及设备间做成六根格构式钢巨型柱;将层2与层3楼盖结构沿纵向两侧连为一体,构成纵向跨层桁架,将双向大跨楼盖结构转变为单向大跨楼盖结构,实现了多层室内无柱大空间及"船头"大悬挑,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指标;同时,格构式巨型柱与桁架构成了格构式巨型钢框架结构,形成了有效的抗侧力体系。介绍了该工程大跨巨型钢框架结构的结构选型、布置、节点设计及结构分析。
李霆李宏胜尹优孙兆民张季超
关键词:广东科学中心钢框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