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489)
- 作品数:42 被引量:581H指数:16
- 相关作者:陈发棣陈素梅滕年军房伟民赵宏波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阜阳师范学院浙江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60)Co-γ辐射对切花菊试管苗的诱变效应被引量:9
- 2010年
- 以‘神马’和‘长紫’两个切花菊品种的生根试管苗为试材,用60Co-γ射线进行辐射,设0(对照)、10、15和20Gy等4个剂量处理,处理后以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分析辐射对腋芽发生率、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的影响,统计M1代田间主要性状及变异情况。结果表明:γ射线对试管苗茎段和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不同品种、不同外植体对辐射的敏感程度都存在差异。茎段较叶片更适合做辐射后组培的外植体。‘长紫’M1代株高降低,花径减小;而‘神马’在株高和花径出现略微增加的趋势。茎段和叶片的再生植株田间主要性状的变异程度大于腋芽的再生植株。‘长紫’在花色和瓣形上的变异率高于‘神马’。
- 邢莉莉陈发棣陈素梅
- 关键词:切花菊Γ射线诱变效应性状变异
- 不同菊花品种不同开花阶段舌状花耐热性比较被引量:10
- 2011年
- 对‘早黄’、‘长紫’、‘丰韵里’和‘南农玉碟’4个夏菊品种不同开花阶段的花枝进行45℃高温处理,测定其舌状花的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和非酶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等主要生理指标,并结合露地高温下田间栽培的菊花花序开放能力,用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值法,对不同菊花品种不同开花阶段的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菊花舌状花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超氧化物酶(SOD)活性及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存在品种间差异,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而丙二醛(MDA)及脯氨酸含量增加;菊花在露色期耐热能力明显低于初花期和盛花期,其中‘早黄’耐热性最强,‘南农玉碟’最弱,‘丰韵里’和‘长紫’介于两者之间。基于SOD活性及GSH、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建立的耐热性预测回归方程可用于菊花品种花器官耐热性评价。
- 杨伟陈发棣陈素梅李娜
- 关键词:菊花花器官耐热性主成分分析
- 菊花脑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与胚胎发育的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组织压片以及显微观察技术对菊属植物菊花脑(Dendranthema nankingense)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及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雌蕊具有单子房、单胚珠、二裂状柱头,胚珠为倒生型;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排列的4个大孢子,其中珠孔端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能够进一步发育成单核胚囊,而合点端的3个大孢子在发育过程中逐渐解体;胚囊发育为单孢子待宵草型,单核胚囊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形成四核成熟胚囊,成熟胚囊珠孔端有2个助细胞和1个卵细胞,胚囊中央有1个单核中央细胞;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胚4个阶段;雌配子体和胚胎在发育过程中,败育频率分别高达46%和75%以上。结果表明,菊花脑功能大孢子位于珠孔端和胚囊发育属于单孢子待宵草型是区别于大多数被子植物的重要生殖特征;雌配子体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大量败育现象可能是菊花脑与栽培菊花种间杂交结实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 滕年军陈发棣马旭侯喜林
- 关键词:菊花脑雌配子体胚胎
- 地被菊‘雨花金华’匍匐茎解剖结构及淀粉体分布的研究
- 地被菊‘雨花金华’具特有的匍匐茎,极其适合作为地被植物应用于园林布置。通过对其匍匐茎的解剖结构和淀粉体分布的研究,为其匍匐性形成的生理学和分子学机理研究奠定基础,进而为匍匐型地被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比较研究了匍...
- 张淑梅陈素梅陈发棣腾年军房伟民管志勇
- 关键词:地被菊匍匐茎内皮层淀粉体
- 文献传递
- 太行菊和芙蓉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被引量:5
- 2009年
- 对太行菊和芙蓉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行菊和芙蓉菊减数分裂过程基本正常,为同时型胞质分裂。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基本构型为9个二价体,其中太行菊和芙蓉菊每个花粉母细胞(PMC)平均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为0.05Ⅰ+8.92Ⅱ+0.03Ⅳ和0.04Ⅰ+8.61Ⅱ+0.02Ⅲ+0.17Ⅳ;部分花粉母细胞后期Ⅰ和后期Ⅱ及末期Ⅰ和末期Ⅱ发现有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微核及不同步分裂等减数分裂异常现象。
- 李健陈发棣陈素梅房伟民
- 关键词:芙蓉菊减数分裂
- 基于AFLP的菊属、亚菊属及其近缘属的属间关系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由于研究材料、地理分布等条件的限制,菊属(Dendranthema)、亚菊属(Ajania)及其近缘属的属间关系未得到很好解决。核糖体ITS区和叶绿体trnL/trnF间区等相关分子序列解析用于研究植物系统进化具有较大优势,但在菊属及其近缘属等相关类群间存在信息位点低的问题,而AFLP标记以其高多态性的优点在亲缘关系很近类群的系统演化研究中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因此本研究利用AFLP技术对菊属、亚菊属及其近缘属的属间关系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和探讨菊属、亚菊属及其近缘属的系统关系,同时为菊花(D.×grandiflorum)等材料的遗传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9对荧光标记引物对东亚蒿亚族菊属、亚菊属及其近缘类群共50个分类单元进行AFLP分析,同时分别利用SPSS11.0软件采用非加权平均数UPGMA方法和PAUP*4.0b10软件采用最大简约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AFLP分析共获得1695个多态性条带。根据相似性系数,无论是整个蒿亚族及其近缘类群内部,还是菊属、亚菊属内部,均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间分化明显。【结论】无论是UPGMA聚类分析结果还是构建的最大简约树,AFLP结果均将菊属和Arctanthemum先聚为一亚分支,各自形成两个种群,各自种群包含亚菊属的个别类群;亚菊属的大部分类群和太行菊属(Opisthopappus)形成另一亚分支,与菊属亚分支互为姐妹群形成菊属-亚菊属大分支。这说明菊属和亚菊属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类群平行演化而来,其中亚菊属的多花亚菊(A.myriantha)、铺散亚菊(A.khartensis)等与菊属亲缘关系较近,而原产日本的矶菊(A.pacifica)、盐菊(A.shiwogiku)等是亚菊属中较进化类型;太行菊属的系统地位可能更接近于蒿亚族;短舌菊属(Brachanthemum)则被排除于菊属群之外。柳叶亚菊(A.salicifolia)、异叶亚菊(A.variifolia)等应从亚菊属中分离出来,支持单列成栎叶菊属(Phaeostigma)
- 赵宏波缪恒彬吴国盛陈发棣郭维明
- 关键词:菊属AFLP属间关系
- 部分菊属与亚菊属植物的形态学聚类及亲缘关系分析被引量:16
- 2009年
- 对18份菊属植物、2份亚菊属植物及2个两属间杂种的24个形态性状和1个生物学性状进行统计,并对获得的信息数据运用数量分类学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Dendranthema arcticum与其他菊属植物的形态相差较大,单独成一类,其他21份材料聚为一类;野菊与菊花脑、异色菊与甘菊、龙脑菊与那贺川野菊两两间形态相似;毛华菊与日本野生菊属植物有较近亲缘关系,日本野生菊属植物较我国野生菊属植物进化;亚菊属矶菊与纪伊潮菊间形态相似,且与菊属植物形态相近,表明两属间有很近亲缘关系。本研究的形态性状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结果基本吻合,表明所涉及的性状指标可以作为菊属系统发生关系研究的有效辅助指标。
- 吴国盛陈发棣陈素梅赵宏波房伟民
- 关键词:菊属形态学聚类分析亲缘关系
- 12份不同地理居群野菊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7
- 2011年
- 结合形态学性状和分子标记对12份不同地理居群野菊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居群野菊各形态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14.06%~67.50%),叶柄长、叶长/叶柄长、花序径、舌状花长、舌状花宽和舌状花长/舌状花宽可能是造成野菊不同地理居群间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25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246条扩增带,其中229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比率平均为92.5%;29对SRAP引物组合共产生651条扩增带,其中638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比率平均为98.0%,从分子水平揭示了野菊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2个居群间的Nei's遗传距离分布在0.211 7~0.494 9之间;聚类分析表明,南京野菊和四川野菊遗传关系较近,武夷山野菊独立成一组,与其他地理居群野菊遗传关系较远,不同地理居群野菊的遗传变异与地理分布相关性不明显。
- 张鲜艳张飞陈发棣郭慧敏陈素梅
- 关键词:野菊地理居群形态性状分子标记分析
- 基于核糖体ITS区、叶绿体trnL/trnF间区序列特征的东亚春黄菊族分子系统演化研究
- 本文拟利用 ITS 区和 trnL/trnF IGS 间区序列构建系统树来阐明和探讨:(1) 东亚春黄菊族的谱系和起源:(2)性状的演化;(3)蒿亚族的系统演化及蒿属群、菊属群的组成和内部属间关系。本试验以基因组 DNA...
- 赵宏波陈发棣郭维明陈素梅吴国盛房伟民任广兵
- 关键词:ITS
- 文献传递
- 5个菊花品种自交结实特性及减数分裂行为与花粉育性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对rm1-1r、m1-3、02-42-6r、m1-4和rm48-2等5个菊花品种3年自交结实率及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和花粉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rm1-1r、m1-3和02-42-6属自交结实品种,结实性主要来源筒状小花;rm1-4和rm48-2为自交不结实品种.(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rm1-1r、m1-3和02-42-6中期Ⅰ每个花粉母细胞(PMC)平均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为0.93Ⅰ+23.64Ⅱ+0.85Ⅲ+0.64Ⅳ、0.92Ⅰ+24.40Ⅱ+0.78Ⅲ+0.51Ⅳ和0.45Ⅰ+25.04Ⅱ+0.36Ⅲ+0.55Ⅳ;rm1-4和rm48-2每个PMC平均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为0.53Ⅰ+25.25Ⅱ+0.84Ⅲ+0.16Ⅳ和1.39Ⅰ+24.87Ⅱ+0.42Ⅲ+0.40Ⅳ;后期和末期5个品种花粉母细胞均出现不同频率的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微核等异常现象,但大部分花粉母细胞均能正常发育.(3)5个品种花粉萌发率为8.1%-28.9%,其中rm1-1最低,rm1-4最高.结果表明,减数分裂过程和花粉育性与自交结实率没有必然关系.
- 徐雁飞陈发棣陈素梅滕年军李风童
- 关键词:菊花自交减数分裂花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