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491)

作品数:14 被引量:141H指数:8
相关作者:凌婉婷高彦征任丽丽曾跃春李秋玲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多环芳烃
  • 7篇土壤
  • 4篇植物
  • 4篇菌根
  • 4篇丛枝菌根
  • 3篇植物吸收
  • 3篇污染
  • 3篇黑麦
  • 3篇黑麦草
  • 2篇植物代谢
  • 2篇污染土
  • 2篇污染土壤
  • 2篇可利用性
  • 2篇课程
  • 2篇课程教学
  • 2篇环境科学
  • 2篇教学
  • 2篇高校
  • 2篇高校环境
  • 1篇代谢作用

机构

  • 14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1篇江苏省环境科...

作者

  • 14篇高彦征
  • 14篇凌婉婷
  • 3篇李秋玲
  • 3篇任丽丽
  • 3篇张翼
  • 3篇陈冬升
  • 3篇曾跃春
  • 2篇龚帅帅
  • 2篇韩进
  • 2篇朱雪竹
  • 2篇程兆霞
  • 2篇卢晓丹
  • 2篇肖敏
  • 1篇王华
  • 1篇杨振亚
  • 1篇赵扬辉
  • 1篇徐建明
  • 1篇全思懋
  • 1篇汪海珍
  • 1篇杨艳

传媒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土壤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教育

年份

  • 5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几种植物根亚细胞中菲的分配被引量:2
2010年
以菲为多环芳烃(PAHs)代表物,采用温室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黑麦草、苏丹草、墨西哥玉米、高羊茅、三叶草等5种植物根亚细胞中菲的分配作用.结果表明,经144h培养,随着培养液中菲平衡浓度由0.056mg·L-1增至0.39mg·L-1,黑麦草根、细胞壁、细胞器中菲的含量分别从26.85、20.01和36.19mg·kg-1增大到56.91、49.54和59.77mg·kg-1,富集系数则分别由357.14、479.49和649.25L·kg-1降低到145.92、127.04和153.26L·kg-1.黑麦草根及亚细胞组分中菲的含量大小为细胞器>根>细胞壁,其中细胞器中菲含量要比细胞壁高21%~163%.水中菲的起始浓度均为1mg·L-1时,144h后,供试5种植物根细胞器中菲的含量(48.64~145.2mg·kg-1)均大于细胞壁(15.86~74.49mg·L-1).5种植物根亚细胞中菲分配的比例大小顺序为细胞器>细胞壁>可溶部分;其中,根内46%~53%和31%~40%的菲分别分布在细胞器和细胞壁中.
陈冬升凌婉婷张翼龚帅帅高彦征
关键词:多环芳烃亚细胞植物吸收
中英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考核体系的比较被引量:8
2009年
完善的课程考核体系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环境保护人才的保证。我国与英国高校的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考核体系各具特点,同时存在一定差异。英国高校的经验表明:环境科学课程教育应注重通才教育,建立完善的成绩评定系统,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增加考核体系中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比重,可供我国完善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借鉴。
朱雪竹凌婉婷韩进高彦征
关键词:环境科学课程考核体系
丛枝菌根对菲芘污染土壤中几种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09年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AMF)Glomus mosseae和Glomus etunicatum对菲芘复合污染土壤中3种酶活性的影响。宿主植物为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和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土样中菲和芘起始浓度分别为203.4mg·kg^-1和107.5mg·kg^-1。结果表明,植物增加了土壤多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接种Glomus mosseae和Glomus etunicatum使三叶草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20-60d分别增加19.6%-72.0%和29.7%-90.6%,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增加3.3%-12.2%和7.8%-34.7%,酸性磷酸酶活性总体呈增加趋势;接种Glomus mosseae使黑麦草根际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18.0%-43.1%,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上呈降低趋势,酸性磷酸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供试的两种AMF对三叶草根际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30d前有显著差异。AM真菌作用的性质与宿主植物特性有关。
肖敏凌婉婷高彦征程兆霞王华杨振亚
关键词:多环芳烃丛枝菌根土壤
矿物对溶解性有机质及其不同组分的吸附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凌婉婷高彦征徐建明汪海珍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质土壤矿物
中英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特点比较被引量:13
2008年
介绍了英国知名大学—雷丁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特点,并与我国进行比较,探讨了英国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教育的优势,分析了我国环境科学专业教育的不足,并就此提出改进意见。
凌婉婷任丽丽高彦征
关键词:环境科学课程教学
蒽在黑麦草体内的代谢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以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为供试植物,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植物对蒽的代谢作用,并分析了其代谢产物.结果表明,经蒽培养液处理96h并转入无蒽培养液培养后0~16d,黑麦草体内蒽的含量由0.760mg/kg降为0.147mg/kg,减少80.6%,主要为植物所代谢;根部是代谢蒽的主要部位;蒽的一级代谢产物为蒽醌和蒽酮,0~16d,蒽酮在黑麦草体内总体上呈积累态势,而蒽醌则会被进一步代谢,蒽醌和蒽酮可以由根系向培养液中释放,也可由根向茎叶传输;黑麦草对蒽酮和蒽醌的传输系数(TF)分别为0.796~1.285和0.239~0.653,蒽酮更易在黑麦草体内传输.
张翼凌婉婷陈冬升龚帅帅高彦征
关键词:黑麦草植物代谢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形态及植物可利用性被引量:15
2009年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残留形态可分为可提取态残留和结合态残留,不同残留的植物毒性和可利用性差异很大,用污染物的总量指标很难准确地评价土壤有机污染的程度、风险和修复效果。根据国内外现有研究结果,着重介绍了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不同残留形态及其转化作用,比较了可提取态残留和结合态残留植物可利用性的差异。展望了该领域仍待深化的方向。
曾跃春高彦征凌婉婷李秋玲韩进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植物可利用性土壤
丛枝菌根对芘污染土壤修复及植物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2
2008年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两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和Glomus etunicatum对三叶草(Trifolium subterraneum L.)和辣椒(Capsicum annuum L.)修复芘污染土壤的影响。供试土样中芘初始浓度为0~75.18 mg/kg。结果表明,接种AMF可促进供试植物对土壤中芘的吸收,并且显著提高三叶草根的芘含量、根系富集系数、根和茎叶的芘积累量,但对辣椒根和茎叶芘含量、根系富集系数的影响不显著,这主要与植物的菌根侵染率和"菌根依赖度"不同有关。接种AMF土壤中芘的削减率高于普通植物修复,但植物吸收积累对修复的贡献率小于0.2%;因此推测,AM作用下良好的根际环境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提高,进而对土壤中芘降解的促进可能是菌根修复的主要机理。
程兆霞凌婉婷高彦征王经洁
关键词:丛枝菌根多环芳烃植物吸收土壤
适应本科生差异性发展的社会实践与科研训练综合管理体系被引量:6
2010年
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本科生差异性发展的特点明显。但高校普遍存在"厚科研训练,薄社会实践"的现象。缺乏良好的"社会实践与科研训练"综合管理体系,导致本科人才的实践能力弱化。研究从高校院系管理的角度,提出了适应学生差异性发展的学院社会实践与科研训练综合管理体系构想,阐述了该体系构建的目标、内容、思路与方案。
高彦征全思懋朱雪竹凌婉婷
关键词:本科生社会实践
外源有机质对土壤中菲的增强固定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从吸附、解吸、可萃取态残留变化3个方面,研究了外源有机质对粘壤土、砂粉土和粉壤土中菲的增强固定作用.外源有机质为有机商品肥和泥炭.结果表明,施加外源有机质后,供试土壤对菲的吸附等温线仍呈线性,分配作用为土壤吸附菲的主导机制.有机商品肥或泥炭能显著促进供试土样对菲的吸附.施加同量的外源有机质,土壤吸附菲的Kd值的增加幅度与土壤有机碳含量(foc)成正比,表明土壤的foc越大,外源有机质对菲吸附的促进效果越好.解吸实验表明,施加外源有机商品肥或泥炭能够抑制土壤中菲的解吸,解吸量显著低于原土.经64d培养,施加外源有机质的3种土壤中的可萃取态残留菲含量降低;由于泥炭的有机质含量高于有机商品肥,施加泥炭的土样中可萃取态残留菲的降幅更大;原土的foc越高,外源有机质对菲可萃取性的抑制效果越明显.可见,施加外源有机质可增强土壤中菲的吸附固定、抑制其解吸、并降低其可萃取态残留.
任丽丽凌婉婷高彦征
关键词:解吸生物可利用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