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2104120020)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彬温昱王佳时贺明白伦浩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犬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后本体感觉的变化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观察慢性踝关节不稳时韧带内本体感受器的形态和功能变化。[方法]制造Beagle犬慢性踝关节不稳动物模型,分别于术后1、3、6个月对损伤的踝关节外侧副韧带进行氯化金染色光学显微镜检查和电生理检查(包括体感诱发电位和腓肠肌肌电图),评价损伤韧带内神经结构的形态功能情况。[结果]慢性踝关节不稳时损伤的外侧副韧带内本体感受器的数量逐渐减少,异形的本体感受器增多,体积缩小,部分结构缺失,体感诱发电位和腓骨肌肌电图的潜伏期逐渐延长、波幅逐渐降低。[结论]慢性踝关节不稳时,损伤的外侧副韧带内的本体感受器短期内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作用逐渐减弱。
- 李彬温昱
- 关键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本体感受器体感诱发电位肌电图
- 神经营养素-3对慢性踝关节不稳修复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的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外源性神经营养素(NT)-3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手术修复后本体感觉恢复的意义。方法制造Beagle犬慢性踝关节不稳动物模型并予手术修复外侧副韧带治疗,术后实验组动物手术部位NT-31周,分别于术后3、6个月对外侧副韧带组织进行氯化金染色光学显微镜检查和电生理检查(包括体感诱发电位和腓骨肌肌电图),评价韧带内神经结构的形态功能情况。结果慢性踝关节不稳外侧副韧带手术重建后,韧带内本体感受器较正常形态不典型,体积小;与对照组相比,NT-3治疗组韧带内本体感受器形态、体积更偏向于正常。实验组和对照组体感诱发电位和腓骨肌肌电图的潜伏期和波幅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源性NT-3可以促进慢性踝关节不稳手术治疗后本体感觉的恢复,从而有利于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康复,值得应用。
- 李彬温昱
- 关键词:踝关节神经营养因子3
- 关节镜下标尺定位在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下标尺定位方法辅助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36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据镜下标尺测量前交叉韧带胫骨印迹长径将患者分为双束重建组(21例)和单束重建组(15例),采用标尺测量前交叉韧带胫骨、股骨解剖印迹中心结合局部解剖标志及钟表法确定重建位置后,取自体胭绳肌腱解剖重建损伤前交叉韧带,术后随访23.26个月,采用IKDC评分、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方法评价术后疗效。结果双束重建组术后IKDC评分优良率90.4%(19/21),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分别为(62.5±6.5)、(93.8±9.9)分,Tegner评分分别为(4.2±1.3)、(6.6±1.9)分;单束重建组术后IKDC评分优良率86.7%(13/15),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分别为(61.7±7.1)、(94.2±9.6)分,Tegner评分分别为(4.1±1.5)、(6.5±1.7)分。两组组内术前、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7.82、6.33,t值分别为2.31、5.60,3.55、7.09,P均〈0.05),两组组间术前、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35、2.04,t值分别为0.64、1.23,0.48、0.09,P均〉0.05)。结论采用关节镜下标尺测量结合其他传统方法定位解剖重建损伤前交叉韧带,简便、直观、有效,可个体化调整韧带的重建位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彬白伦浩傅永慧王广斌贺明王佳时
- 关键词:关节镜前交叉韧带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