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20615)
- 作品数:2 被引量:36H指数:2
- 相关作者:贾建业王好高凡王新明贾建业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广东省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土壤污染的发生因素与治理方法被引量:8
- 2003年
- 污染土壤的面积在迅速扩大,迫切需要修复、治理,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已成为环境保护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土壤污染特征主要与土壤特性和功能相联系。导致土壤污染的内在和外在的可能因素繁多,土壤污染组分日益复杂化,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危害程度也逐渐加深。研究表明,重金属类和农药类有机污染物是土壤的主要化学污染物。现有的污染土壤治理方法,如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都不同程度存在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污染土壤的生态化学修复,即生物技术与化学方法相结合,代表了21世纪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
- 贾建业汤艳杰
- 关键词:土壤污染治理方法环境保护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
- 广州市农业土壤中六六六(HCH)的残留特征被引量:28
- 2006年
- 用GC-ECD内标法分析了广州市郊区农业土壤表层土中α-HCH、β-HCH、γ-HCH、δ-HCH四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情况,并对该地区六六六(HCH)的残留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该地区农业土壤中HCH四种异构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HCH残留量介于5.28~174.94ng/g,平均值为62.07ng/g,其中β-HCH残留量的最大值达到了111.18ng/g;∑HCH残留量在不同农业土壤中有明显差异,菜地土壤为54.93ng/g,作物土壤为113.84ng/g,林地土壤为17.42ng/g;HCH各异构体在不同农业土壤中的累积分布比例β-HCH均为最高,分别为菜地土壤73.1%,林地土壤63%,作物土壤53.1%;广州市各类农业土壤中α-/γ-HCH比值均接近于1,指示该地区土壤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可能有新的污染源存在。
- 高凡贾建业王好王新明
- 关键词:农业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