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XK200724)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管怀进施健殷丽石海红吴玉宇更多>>
-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西安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oll样受体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分析中国平原地区汉族人群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3,TLR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的基因型分布,探讨该基因SNP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相关关系。方法本研究是以医院病例资料为基础的对照研究。收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湿性AMD患者109例(病例组)及同一地区正常对照150例(对照组),采用TaqMan-MGB荧光探针法检测TLR3外显子4片段上SNP位点Leu412Phe(rs3775291),比较两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频率分布。结果在平原地区汉族人群中TLR3基因Leu412Phe存在三种基因型(CC、CT、TT),其分布频率分别为48.7%、44.0%、7.3%。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吸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病例组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CC57.8%、CT34.9%、TT7.3%,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病例组等位基因T的频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5%和29%),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结论中国平原地区汉族人群中TLR3基因的SNP位点rs3775291与湿性AMD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 胡健艳杨晓钊管怀进庹旌生
-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TOLL样受体3单核苷酸多态性中国汉族人群
- 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角膜异物外伤后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2例(12只眼)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包括病史、I晦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经过以及预后情况。主要的实验诊断方法包括角膜病灶刮取物的微生物培养、抗酸染色、聚合酶链式反应、病变角膜的组织病理及电镜检查。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以及角膜移植。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采用算术平均数法计算。结果本组11例为同一基层医院角膜金属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感染,另1例发生于芦苇刺伤角膜后。较特征性的体征包括角膜基质灰蓝色或灰白色结晶样、多灶性浸润,可伴有溃疡形成、后弹力层放射状改变等。12例微生物培养均为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5例鉴定为龟分枝杆菌脓肿亚型),8例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7例细菌阳性,3例电镜检查均见吞噬了细长杆状或短粗型的分枝杆菌的白细胞和坏死组织。10例经局部和全身应用多种抗生素(阿米卡星、利福平、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等)以及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2~5个月治愈,2例药物治疗6个月无明显疗效经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治愈。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少见的机会性感染,可在角膜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流行,诊断困难,易被误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可经细菌培养、抗酸染色明确诊断。该病病程长,药物治疗反应慢,大多数患者可经抗生素控制,顽固性病例需角膜移植治愈。
- 管怀进程争平殷丽吴玉宇胡楠张俊芳石海红
- 关键词:分枝杆菌感染角膜炎
- 病理性近视并发白内障与正常晶状体蛋白质组差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白内障是人类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一直以手术治疗为主,缺乏有效的预防和药物治疗方法.病理性近视并发白内障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白内障,其发生较早,发展较快,但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代表后基因组时代研究重心的蛋白质组学为白内障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本研究试图建立人眼晶状体蛋白质组学研究体系,比较病理性近视并发白内障和正常晶状体蛋白质谱的变化,鉴定相关蛋白质,为研究病理性近视并发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及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奠定基础.
- 施健管怀进
- 关键词:并发白内障病理性近视药物治疗方法后基因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