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重点项目(2007)
- 作品数:20 被引量:93H指数:7
- 相关作者:何美峰陈昕胡石柳袁定清邹丽珍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重点项目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几种常见农药对胭脂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 2008年
- 采用胭脂鱼幼鱼作为测试生物,开展了氰戊菊脂、三唑磷、敌百虫对胭脂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通过试验获得了这3种农药对胭脂鱼幼鱼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和96小时的LC_(50)值。其中氰戊菊脂、三唑磷、敌百虫对胭脂鱼幼鱼96小时的LC_(50)值分别为2.0μg/L,0.049 mg/L,16.0 mg/L。胭脂鱼幼鱼对氰戊菊脂、三唑磷、敌百虫96小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2μg/L,4.9μg/L,1.60 mg/L,3种农药对胭脂鱼幼鱼的毒性大小依次为氰戊菊脂、三唑磷、敌百虫。
- 陈昕胡石柳
- 关键词:氰戊菊脂三唑磷敌百虫胭脂鱼幼鱼急性毒性
- 汀江中上游鱼类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5
- 2016年
- 基于2012-2013年的2、5、7、10对汀江中上游河流水域的6个江段的调查数据,探讨鱼类多样性的时空差异以及鱼类组成与环境因子间的关联。共采集鱼类71种,隶属4目15科54属,其中福建省保护动物1种、福建省特有种4种;优势种有宽鳍鱲Zacco platypus、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银鮈Gnathopogon argentatus 3种;常见种有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等12种。鱼类多样性指数(香农指数)在站位间和季节间差异均显著。根据典范对应分析(CCA)对鱼类群落与环境因子间关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水温和人类活动是决定鱼类群落分布的主导因子,总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底质、堤岸稳定性、植被多样性和河道变化在决定鱼类群落分布上也有一定作用。人类活动的加剧不仅改变了汀江中上游物种组成(即洄游性、敏感性地方物种减少,而外来物种、广布耐受性鱼类增多),也降低了该河流鱼类的物种多样性。
- 何美峰
- 关键词:鱼类多样性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
- 日本鳗鲡腐皮病致病菌异原绵霉(Js80122)适宜生长温度、盐度和pH值的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本文研究了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腐皮病病原异原绵霉Js80122的生长、适宜生长和最适生长温度、盐度和pH值。Js80122在6℃-41℃范围内能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1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0~8.5%盐度范围内能生长,适宜生长盐度为0~2.5%,最适生长盐度为0~0.34%;在pH值2.0~8.2范围内能生长,适宜生长pH值为6.0~7.6,最适生长pH值为6.8。二因子正交试验显示,最适生长pH值和盐度分别为为7.0和0.0。
- 陈灵樊海平曾占壮卓玉琛
- 关键词:温度盐度PH值
- 闽江水口水库“入侵”罗非鱼的时空分布初探
- 2015年
- 罗非鱼有极强的生命能力,且具有杂食性特点,在一些被污水污染的河段,不少本地鱼种难以适应,而罗非鱼却可以大量繁衍并逐年增多。闽江水口水库1993年3月蓄水以来,库区周边池塘大面积养殖罗非鱼,不慎混入库区也时有发生。近5年来,库区周边养殖罗非鱼已近绝迹,但库区罗非鱼数量却逐年增多,形成种群。
- 何美峰
- 关键词:水口水库罗非鱼大面积养殖入侵污水污染库区
- 几种常见农药对胭脂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胭脂鱼幼鱼作为测试生物,开展了氰戊菊脂、三唑磷、敌百虫对胭脂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通过试验获得了这3种农药对胭脂鱼幼鱼24h、48h、72h和96h的LC50值。其中氰戊菊脂、三唑磷、敌百虫对胭脂鱼幼鱼96h的LC50值分别为2.0μg/L,0.049mg/L,16.0mg/L。胭脂鱼幼鱼对氰戊菊脂、三唑磷、敌百虫96h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2μg/L,4.9μg/L,1.60mg/L,3种农药对胭脂鱼幼鱼的毒性大小依次为氰戊菊脂、三唑磷、敌百虫。
- 陈昕胡石柳
- 关键词:氰戊菊脂三唑磷敌百虫胭脂鱼幼鱼急性毒性
- 一株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9
- 2014年
- 2011年7月,福建省晋江某养殖场养殖的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发病,病鱼体重3~10 g,症状为鱼体色变深,拒食,离群缓慢游动,背鳍下方局部鳞片脱落、表皮溃烂,肝脏点状发红。2011年7月从濒死病鱼肝脏、肾脏中分离到2株细菌,分别命名为201107-I与201107-II,经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RNA基因鉴定,这两株均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毒性实验发现这两株菌都能引起斜带石斑鱼表皮溃烂症,其中201107-II毒性较强,被用于后续感染实验。通过肌肉注射、腹腔注射与创伤浸浴3种方式进行回归感染实验,得到3种方式对石斑鱼的半致死量LD50分别为4.3×104、2.9×105和5.4×106cfu/g鱼体重。从人工感染的石斑鱼肾脏中再次分离到该菌,经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RNA基因鉴定,为同株菌。药敏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红霉素、大观霉素、氯霉素等16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呋喃唑酮、克拉霉素、环丙沙星等9种抗生素中度敏感,对苯唑西林、青霉素G、万古霉素等13种抗生素不敏感。本研究对石斑鱼病害防治与健康养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林克冰吴建绍黄兆斌葛辉朱志煌孙敏秋
-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细菌鉴定药敏
- 柱后衍生法检测鳗鱼肌肉中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建立了鳗鱼肌肉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分析方法。鳗鱼肌肉样品经乙腈和水提取,液-液分配和固相萃取净化浓缩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检测磺胺类药物经C18色谱柱分离,在柱后反应单元中与荧光胺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特性的分子,荧光检测器检测方法定量检测限为2.0μg/kg,磺胺浓度在0.005~0.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磺胺浓度范围在2.0~50.0μg/kg鳗鱼肌肉加标样,日内和日间回收率为85.1%~90.2%,相对标准偏差2.74%~6.04%。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适用于低浓度水平鳗鱼肌肉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
- 刘海新
- 关键词:磺胺柱后衍生鳗鱼
- 日本鳗鲡腐皮病组织病理学研究
- 2010年
- 本文报告了以原绵霉为原发病原、继发嗜水气单胞菌的日本鳗鲡腐皮病组织病理学的研究。外观症状:病鱼体表粘液斑块状脱落,皮肤坏死、溃烂,有出血和炎性渗出物。组织病理变化:烂鳃,鳃丝固有结构崩解;皮肤坏死,肌纤维融解、消失;心肌纤维紊乱、坏死,肌间炎性细胞浸润,血栓;肝脏肿大、空泡、坏死;脾出血,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肠道粘膜上皮脱落、坏死,固有膜炎性白细胞浸润;肾脏受损严重,广泛充血、出血,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肿胀、坏死,肾小球萎缩,囊腔内出现血球。
- 卓玉琛樊海平曾占壮钟全福
- 关键词:日本鳗鲡腐皮病组织病理
- 闽江崇阳溪鱼类组成及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根据2007-2008年崇阳溪7个采样站位鱼类资源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崇阳溪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生态类型以及鱼类多样性等特点。调查共采集鱼类73种,隶属5目、17科、65属;其中福建省保护动物鳗尾鱼央(Liobagrus anguillicauda)1种,福建省特有种闽江扁尾薄鳅(Leptobotia tientaiensis compressicauda Nichols)、纵纹原缨口鳅(Crossostoma stigmata)、裸腹原缨口鳅(Vanmaneniagymnetrus Chen)、花尾缨口鳅(Crossostomaf ascicauda Nkhols)和拟腹吸鳅(Pseudogastromyzon fasciatus)等5种。采用Pinkas的IRI指数进行分析,崇阳溪鱼类优势种有半刺厚唇鱼(Acrossocheilushemispinus)、圆吻鲴(Distoechodon tumirostris Peters)、宽鳍(Zacco platyp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大眼华鳊(Sinibrama macrops)等5种。崇阳溪鱼类生态类型以杂食性、中下层和适应急流生活的鱼类为主。鱼类多样性指数S7站位较高,群落结构较为稳定,这可能与其底质结构复杂、径流量较大有关。
- 何美峰袁定清陈启春邹丽珍
- 关键词:鱼类多样性
- 青蛤土池规模化高产育苗技术
- 2014年
- 2007—2011年,在34口面积共为100.17 hm2的土池中将阴干的青蛤挂于竹筏上进行流水刺激,催产63次,获得受精卵8 150.55×108粒,D形幼虫1 970.74×108只,孵化率为24.18%;幼虫正常发育变态为稚贝423.85×108粒,变态率达21.51%;培育到壳长0.50 cm的苗,收获377.02×108粒,育成率达88.95%;平均产量达3.76×108粒/hm2,达到规模化生产要求。
- 张克烽
- 关键词:青蛤土池育苗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