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76066)
-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2
- 相关作者:宋崇林吕刚裴毅强范国梁张铁臣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醛、酮类污染物排放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8
- 2008年
- 采用助溶剂与着火促进剂配制乙醇体积分数为2000/的乙醇/柴油混合燃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燃用纯柴油和混合燃料时醛、酮类污染物的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分析方法可同时完成对13种醛、酮类非常规污染物快速、准确的定量;燃用混合燃料时,醛、酮类污染物的总体排放浓度为5.15-10.6 mg/m^3,是纯柴油排放浓度的0.93-1.41倍;其中最显著的为乙醛,质量浓度为2.48-4.87 mg/m^3,占总检测醛、酮类污染物排放质量分数的45.9%-65.3%;其次是甲醛,其质量浓度为0.54-2.25 mg/m^3,占总检测醛、酮类污染物排放质量分数的7.08%-23.8%。醛、酮类污染物的总体排放浓度随发动机转速和燃空比的增加,先减小而后逐渐增大。
- 张炜宋崇林李方成吕刚裴毅强张铁臣周颖超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排放特性
- 醇类燃料发动机非常规排放物直接进样分析测量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对醇类燃料发动机主要非常规排放物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色谱柱的种类、柱温和载气流速的优化,以及对保留时间的理论预测,得到了甲醛、乙醛、甲醇、乙醇、1,3丁-二烯、苯等非常规排放物的最佳色谱分离条件。此外,以苯为内标物,分别测量了其它5种非常规排放物的相对校正因子,同时检测了相对标准偏差(n=6)及检出限,并采用优化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实际样品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选用惠普FFAP色谱柱作为分离色谱柱,载气流速为1.0 mL/m in,柱温箱温度为40℃时,上述6种非常规排放物的分离效果最好,除甲醛和乙醛外,校正因子实际测量值与文献值基本吻合,其相对标准偏差全部小于150/0,检测限均可达到0.01×10-6;采用优化的色谱分析条件可有效地分离检测醇类燃料发动机中甲醛、乙醛、苯、甲醇、乙醇、1,3丁-二烯的排放量。
- 宋崇林黄齐飞宋景景范国梁李晓娟张铁臣
- 关键词:非常规排放物分析方法气相色谱
- 柴油机燃用含甲醇的柴油混合燃料羰基污染物的排放特性被引量:2
- 2008年
- 结合衍生化样品前处理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技术,对比研究了燃用含甲醇体积分数为13%的柴油混合燃料和纯柴油在不同工况下的羰基污染物的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分析方法可准确对尾气中13种醛酮类非常规排气污染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燃用混合燃料的羰基污染物的总体比排放量是15.2~332.1 mg/(kW·h),是柴油的1.49~3.24倍.在各羰基污染物中,甲醛和乙醛的含量最多,其次是丙烯醛、丙酮、丙醛,这5种醛酮化合物比排放量占总羰基污染物比排放量的80%以上.除燃用纯柴油时的己醛、丙醛排放外,燃用混合燃料和纯柴油的羰基污染物的排放趋势基本一致,均随平均有效压力的升高其比排放量逐渐减小.
- 李方成宋崇林刘成吕刚裴毅强
- 关键词:柴油机高效液相色谱
- 2,4-二硝基苯肼衍生反应法测量醇类燃料发动机醛类排放物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将醛类物质与2,4-二硝基苯肼(DNPH)的衍生反应液直接进样,以苯为内标物,测定了甲醛、乙醛等醛类物质DNPH衍生物的校正因子.分别采用外标法和内标法对醛类物质进行了气相色谱定量分析,并对两种方法检测非常规排放物中醛类物质的准确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均能对醇类燃料发动机非常规排放物中的醛类物质进行定量分析.外标法受进样体积和仪器稳定性影响较大,导致测量结果平均误差较大,达4.62%~6.98%,相对标准偏差则高达8.87%-13.24%;内标法可消除检测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定量分析重复性好且准确度高,其平均误差小于1.6%,相对标准偏差则低于3%。
- 龚彩荣宋崇林黄齐飞范国梁赵瑞芬李晓娟
- 关键词:气相色谱
- 内燃机排气中醛、酮污染物的测定被引量:1
- 2007年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在流动相为乙腈/水的梯度淋洗条件下,对内燃机排气中醛、酮污染物同时进行分离测定.结果表明,吸附管的采样效率>95%,平行样相对标准偏差<10%,回收率为87.5%—115.0%;利用二级管阵列检测器在醛、酮衍生物各自最大吸收波长检测13种醛、酮类衍生物.醛、酮最低检出限为0.6—2.7μg·l-1,线性范围2.1—13333μg·l-1.
- 赵瑞芬周颖超宋崇林范国梁裴毅强吕刚
- 关键词:内燃机高效液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