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2008J001A)
- 作品数:7 被引量:100H指数:5
- 相关作者:杨学岳小强孔祥亮彭文博辛海量更多>>
-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脾色必黄 瘀热以行”发挥被引量:2
- 2010年
- 在《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中,张仲景阐述了黄疸病湿热发黄的病机为"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认为黄疸主要病位在脾胃,"瘀热以行"是其根本病机,其关键在于湿、脾、瘀三个字。治疗上应该把握祛湿、健脾、活血三个方面,并需注意相关禁忌证。
- 张丞彭文博
- 关键词:黄疸病金匮要略瘀热以行
- 《伤寒论》甘草应用原则与配伍宜忌探骊被引量:8
- 2009年
- 甘草在《伤寒论》中广泛应用于六经病篇、霍乱病篇与瘥后劳复病篇,在表证、虚证、寒证、虚实夹杂病证中多用,在热证、实证中少用,不用于急下、攻逐、涌吐、清利湿热或利水以及收敛固涩类方证。甘草配伍广泛,主要以扶助正气为主,是解表剂与清热剂中固护正气的首选药物,最常与石膏、麻黄、桂枝配伍,与人参、白术、半夏、柴胡、黄芩、附子、干姜等有较多配伍,基本不与厚朴、枳实、大黄、芒硝等配伍。甘草入药剂型以汤剂为主,丸剂、散剂、含化剂、栓剂少用或不用。
- 杨学孔祥亮岳小强彭文博
- 关键词:伤寒论甘草
- “小冰河期”促成了温病学说被引量:6
- 2009年
- 明清"小冰河时期"气候剧变,天灾不断,朝代更迭,战端纷纭,大疫流行,为温病学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经历了两千多年缓慢摸索的温病学被时势迅猛地推上了历史舞台,成功地摆脱了伤寒学的"束缚",形成了独成一派的理论体系。
- 杨葛亮杨学
- 关键词:伤寒学温病学
- 《伤寒论》甘草应用原则与配伍宜忌探骊
- 甘草,《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载其能"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可广泛应用于寒热虚实病证,甘草是《伤寒论》中最常用的药物,也是历代医家以及现代临床最常用的药物,素有药中"国老"之...
- 杨学孔祥亮岳小强彭文博
- 文献传递
- 辟秽防感香囊预防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及其免疫调节机制被引量:61
- 2010年
- 目的:观察辟秽防感香囊预防流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临床观察部分将幼儿园239例儿童按班级随机分为用药组(118例)和空白对照组(121例),用药组儿童佩戴辟秽防感香囊,连续观察45d,观察流感的患病率、病程,并记录其临床症状。动物实验中将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免疫低下模型组、模型用药组和正常用药组,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制造小鼠免疫低下模型,造模后模型用药组和正常用药组给予辟秽防感香囊提取液滴鼻,连续用药1周后处死动物,检测其脾指数、T细胞亚群计数、血清γ干扰素(interfero nγ,IFN-γ)含量、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杀伤活性和呼吸道分泌物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含量。结果:用药组儿童的流感患病率和平均病程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发热、鼻塞流涕、咽部充血等症状和体征也较对照组有所缓解(P<0.05,P<0.01);动物腹腔给予环磷酰胺后,其脾指数、CD3+和CD4+细胞数、CD4+/CD8+比值、NK细胞杀伤活性、血清INF-γ水平及呼吸道SIgA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提示处于免疫低下状态,当给予辟秽防感香囊提取液滴鼻1周后,模型动物的脾指数和呼吸道SIgA含量明显升高,CD3+和CD4+细胞数、CD4+/CD8+比值及血清INF-γ呈现上升趋势,但药物对正常动物的免疫功能影响不大。结论:辟秽防感香囊对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能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水平,尤其是提高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
- 刘龙岳小强王丽娜顾伟辛海量郑国银凌昌全
- 关键词:流感防御机制免疫标记物
- 柴胡量效规律探讨被引量:15
- 2010年
- 对古典方剂中的柴胡在剂量变化与功效关系上的分析,得出临床应用柴胡存在量效之间一定的规律,即小量则升清,中量则疏达,大量则发散。
- 王旺杨学
- 关键词:柴胡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量效关系
- 温病“透邪”思想解析被引量:3
- 2012年
- "透邪"是温病治疗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祛邪思想,它立足于温邪炎上开泄的病性和自外向内的传变规律,借助辛味之药,假道腠理,通过因势利导使内郁之温邪由深出浅、由里向外透达,广泛用于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的治疗,同时配合"清"、"养"等其他治法,对改善温病的预后及转归起到重要的作用。
- 戚秀中杨学岳小强
- 关键词:温病透邪中医药疗法
- 《温病条辨》方药应用规律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采用频次法和分层聚类法分析《温病条辨》中方药应用与配伍规律,探求其温病辨冶特色:上焦病治以清宣肺卫、辛凉清热为主,兼以开窍醒神;中焦病采用辛寒或苦寒清热、泻下、养阴、祛湿及开窍等治法;下焦病的治疗重在养阴、熄风。
- 杨学孔祥亮潘静娟岳小强李健
- 关键词:《温病条辨》方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