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934)

作品数:2 被引量:147H指数:2
相关作者:程家安祝增荣赵伟春陈正贤王光华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稻区
  • 1篇蜘蛛
  • 1篇酶联
  • 1篇酶联免疫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免疫吸附
  • 1篇抗体
  • 1篇抗药
  • 1篇抗药性
  • 1篇克隆
  • 1篇江流
  • 1篇褐飞虱
  • 1篇飞虱
  • 1篇暴发成灾
  • 1篇捕食
  • 1篇捕食作用
  • 1篇成灾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篇程家安
  • 1篇王光华
  • 1篇祝增荣
  • 1篇陈正贤
  • 1篇赵伟春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2005年长江流域稻区褐飞虱暴发成灾原因分析被引量:141
2006年
从害虫种群动态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历史资料的比较分析,研究了导致2005年褐飞虱暴发成灾的关键因子。结果认为一定的迁入虫量为褐飞虱暴发成灾奠定了基础,异常高的种群增长倍数是暴发的关键,而引起高种群增长倍数的主要因子是单季稻面积的扩大,异常的气候条件和滥用化学农药。长期过量施用吡虫啉而引起的抗药性和失时防治带来的低防治效果,导致了严重的灾害。2005年褐飞虱暴发成灾的重要启示是:褐飞虱治理的关键在于通过减少前期不合理的农药施用,改良品种的遗传性状和促进田间自然控制作用,建立起一个能有效控制褐飞虱高增长能力的生态系统。
程家安祝增荣
关键词:褐飞虱抗药性
弹尾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捕食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针对弹尾虫的单克隆抗体2F10。该抗体的效价为1.024×108,只与灰橄榄长角跳虫、球角跳虫和钩圆跳虫等弹尾虫发生强烈反应而不与稻田常见的其它昆虫和蜘蛛发生交叉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建立了2F10、HRP-2F10和蜘蛛样品分别稀释4000倍(34.193ng/L)、1500倍(2.4624ng/L)和50倍(50ml/individual)的抗体夹心ELISA检测系统用于检测稻田常见蜘蛛对弹尾虫的捕食作用。其检测灵敏度为1/2头灰橄榄长角跳虫(4.49μg),拟环纹豹蛛捕食1头灰橄榄长角跳虫成虫后,在25℃下猎物的可测定时间为4.5h。应用该检测系统研究了不同稻区常见蜘蛛对2F10的阳性反应率。其中狡蛛、拟环纹豹蛛、纵条蝇狮和纵条蝇虎的阳性反应率显著高于食虫瘤胸蛛、八斑球腹蛛和锥腹肖蛸。
赵伟春王光华程家安陈正贤
关键词:蜘蛛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捕食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