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797)
- 作品数:6 被引量:74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荣孙广宇符丹丹孙建瑞张红梅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果园周边寄主炭疽病病原菌的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从陕西不同地区采集蔷薇科、豆科、茄科等植物上具有炭疽病病症的标样85份,共分离得到炭疽菌菌株41株,选取21株菌株构建ITS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21个果园周边寄主的炭疽病病原菌可初步分为8个类群,选取其中5株代表性菌株进行多基因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结果表明胶孢炭疽菌和果生炭疽菌的菌株除可侵染苹果外,还可侵染猕猴桃、辣椒、梨等寄主。对其中6个分类单元的10株菌株在苹果上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所有菌株有伤接种均可发病;而归属为尖孢炭疽菌、猪毛菜炭疽菌和西蒙德炭疽菌的菌株无伤接种不能发病,证明它们对苹果没有致病性;而分别归属于果生炭疽菌、胶孢炭疽菌和松针炭疽菌的菌株无伤接种都可以发病,并表现出典型的苹果炭疽病症状,说明它们对苹果均为初侵染源,具有致病性,进一步证明果园周边梨、辣椒、猕猴桃等寄主可以作为苹果炭疽病潜在的初侵染来源,为炭疽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 符丹丹孙建瑞张红梅赵君峰
- 关键词:苹果炭疽病炭疽菌属内转录间隔区多基因致病性测定
- 冠盘二胞Marssonina coronaria侵染不同抗性苹果叶片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利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从组织细胞学水平系统研究了冠盘二胞Marssonina coronaria在苹果抗、感病品种叶片上的侵染过程及侵染后寄主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冠盘二胞的侵入和定殖过程可以分为6个阶段:孢子萌发与芽管形成、附着胞形成、侵入细胞角质层、在叶肉细胞内产生吸器、菌丝在叶肉细胞间和细胞内扩展、分生孢子盘形成。随着菌丝扩展,受侵寄主细胞出现细胞壁加厚,细胞壁降解,质壁分离,叶绿体内淀粉粒、嗜饿颗粒积累,叶绿体基粒片层瓦解,线粒体空泡化等现象。在不同抗性的苹果品种上,分生孢子萌发率差别不明显,但芽管分枝率、附着胞形成率和侵入后病菌在不同抗性品种叶片组织内的发育进程具有显著差异。在抗病品种上,病菌侵入时间,角质层下菌丝、叶肉细胞内吸器、分生孢子盘的形成时间推迟,芽管分枝少,胞内吸器少,菌丝生长缓慢,菌丝周围沉积有大量电子致密物。苹果不同品种对冠盘二胞的抗病性表现在抗侵入和抗扩展能力两个方面。
- 赵晶朱刚黄园张荣胡小平孙广宇
- 关键词:褐斑病侵染过程早期落叶
- PEG介导的苹果果生刺盘孢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原生质体转化被引量:23
- 2016年
- 为建立PEG介导的苹果果生刺盘孢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的遗传转化体系,以果生刺盘孢SQ06-E的幼嫩菌丝为受体,通过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将含有潮霉素标记的质粒pCB1003转入果生刺盘孢菌丝的原生质体中;对获得的转化子进行遗传稳定性检测、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试验获得果生刺盘孢的最优转化体系为:密度为1×10^6 mL-1分生孢子在M3S培养基中,28℃、200r/min震荡培养8h;过滤收集菌丝,在质量浓度为0.25g/mL崩溃酶+0.05g/mL溶壁酶的10mL酶解液中加入0.5g湿菌体酶解3h;整个试验的渗透压稳定剂为0.8mol/L KCl。试验共得到76个转化子,转化率为1μg DNA获得3~4个转化子。对转化子的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都表明hph基因已整合入果生刺盘孢的基因组中。所有转化子在PDA培养基上继代5次后仍能正常生长,说明外源基因hph能在果生刺盘孢中稳定遗传。
- 韩小路白静科张玮张荣孙广宇
- 果生刺盘孢交配型基因M477-2-1的功能分析
- 近几年,苹果炭疽叶枯病(Glomerella leaf spot,GLS)在我国苹果产地迅速蔓延。果生刺盘孢(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是该病害的的主要病原。田间条件下,果生刺盘孢在致病后期可以...
- 田香琳
- 关键词:基因敲除有性生殖
- 苹果炭疽叶枯病病原学研究被引量:35
- 2015年
- 炭疽叶枯病菌能够侵染苹果叶片造成病叶早期干枯、脱落,侵染果实引起坏死性斑点。该病害近年来在我国一些苹果产区被发现,并有迅速蔓延的趋势。对采自河南和陕西的苹果炭疽叶枯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学、培养特性、致病性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明确了引起该病害的病原为果生刺盘孢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和隐秘刺盘孢C.aenigma。经致病性测定,证明C.fructicola和C.aenigma对嘎拉、秦冠、金冠、粉红女士、太平洋玫瑰、金世纪、蜜脆等以金冠为亲本的品种叶片致病;在有伤接种时,C.fructicola和C.aenigma对嘎拉、金冠、秦冠、太平洋玫瑰、新红星、富士等品种果实具有致病性;在无伤接种时,C.fructicola对嘎拉、金冠果实致病,C.aenigma对嘎拉果实致病。研究结果表明,C.fructicola和C.aenigma对不同品种叶片和果实的致病性都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
- 王薇符丹丹张荣孙广宇
- 关键词:炭疽病
- 苹果炭疽叶枯病病原鉴定研究
- 炭疽叶枯病菌能够侵染苹果叶片造成病叶早期干枯、脱落,侵染果实引起坏死性斑点。该病害近年来在我国一些苹果产区被发现,并有迅速蔓延的趋势。对采自河南和陕西的苹果炭疽叶枯病的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致病性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 王薇符丹丹张荣孙广宇
- 关键词:炭疽病
- 文献传递
- 苹果炭疽叶枯病菌果生刺盘孢转录因子Ste12参与致病、定殖及有性发育
- 苹果炭疽叶枯病是近年来在我国苹果产区流行的一种新病害。该病害传播速度快、并且可以导致果树大量落叶、果斑、储藏期果腐,对我国苹果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果生刺盘孢是其主要病原。Ste12基因是受Fus3/Kss1-MAPK途...
- 刘文魁梁晓飞Mark L Gleason孙广宇张荣
- 关键词:转录因子
- 文献传递
- 苹果炭疽病病原菌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为了从分子水平探讨苹果炭疽病病原菌的群体遗传多样性,采用L16(45)正交设计对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Mg2+浓度、dNTP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引物浓度和DNA含量进行优化,并利用优化的体系进行引物筛选及苹果炭疽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确立最优反应体系为2.0mmol/L Mg2+、0.2 mmol/L dNTP、2 U Taq DNA聚合酶、1μmol/L引物和DNA 100 ng。筛选获得的10条引物对供试菌株共扩增出42条谱带,均为多态性条带。供试菌株在相似系数0.50处分为2个类群,分别与根据形态学鉴定的胶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尖孢刺盘孢C.acuta-tum 2个类群相一致,在相似系数0.74处,分为4个亚群,表明苹果炭疽病菌存在明显的种间及种内遗传分化。
- 符丹丹庄杰丽张荣孙广宇
- 关键词:苹果炭疽病种群
- 富士苹果霉心、褐变、心腐病病原学
- 从陕西省果园随机采集富士苹果样品,从健康和显现褐变、典型的霉心症状和心腐症状的果核处分离真菌,获得186个菌株.根据核苷酸系统发育分析和形态学鉴定,所有菌株均鉴定到种.致病性测定采用将果实均分为两半,分别用1×...
- 高玲玲张强孙鑫尧张荣孙广宇Alan R.Biggs
- 关键词:接种体霉心病心腐病
- 苹果煤污病病原接瓶霉(Zygphiala spp.)种类多样性与传播特性
- 苹果煤污病(sooty blotch and flyspeck)症状有多种类型,其中蝇粪型主要由接瓶霉属(Zygophiala)真菌引起。目前国外报道的接瓶霉属真菌共5个种。本研究对我国苹果主产区及其它各地表现蝇粪症状的...
- 高柳李焕宇马永强张冕赵琬玉张荣Jean C.BatzerMark L.Gleason孙广宇
- 关键词:煤污病再侵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