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级医院临床管理优化项目(SHDC2011604)

作品数:7 被引量:174H指数:7
相关作者:徐红楼建华戎艳鸣李倩周佳丽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级医院临床管理优化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疼痛
  • 3篇儿科
  • 2篇以家庭为中心
  • 2篇以家庭为中心...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镇痛
  • 2篇术后
  • 2篇术后疼痛
  • 2篇满意度
  • 2篇家庭为中心
  • 1篇信息分享
  • 1篇医护
  • 1篇优质护理
  • 1篇优质护理模式
  • 1篇照护
  • 1篇人力资源
  • 1篇人力资源管理
  • 1篇注意力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徐红
  • 4篇楼建华
  • 2篇李倩
  • 2篇戎艳鸣
  • 1篇朱海英
  • 1篇周佳丽

传媒

  • 5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年份

  • 1篇2013
  • 6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3
2012年
目的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每个病房配备充足人力,护理人员评估家长参与患儿照护的意愿和能力,指导并鼓励家长参与患儿安全、卫生、活动、营养、治疗等家长可以参与的合作性照护项目。随机抽取330例患儿家长,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超过90%的家长对9个条目(共10个)表示满意;医保、上海户籍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显著高于自费、外地患儿家长(均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得到家长的普遍认同。护士应重视与患儿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重视患儿疾病对家庭生活带来的困扰,兼顾不同地区患儿家庭的需要。
戎艳鸣楼建华徐红冯芳茗
关键词:儿科优质护理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护理满意度
棒棒糖缓解婴幼儿术后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棒棒糖用于缓解婴幼儿术后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2例2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进行自身对照研究,患儿从手术室返回病房的6h内,在其哭吵时给予棒棒糖舔吮。舔吮棒棒糖前后均记录患儿FLACC疼痛评分、心率、血氧饱和度及镇痛的起效时间及持续有效时间。结果患儿均接受至少2次棒棒糖舔吮干预,缓解术后疼痛有效率>80%,3min后开始起效,持续有效时间>60min。干预后患儿FLACC疼痛评分显著下降,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保持稳定状态并优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舔吮棒棒糖能快速、有效、安全地缓解婴幼儿术后疼痛,是一种方便、廉价的非药物性镇痛方法。
孟玮亿徐红李倩方志慧
关键词:婴幼儿术后疼痛镇痛棒棒糖
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流失率的纵向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流失率的变化趋势,探讨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和降低流失率的有效策略。方法运用注册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人力资源部提供的资料计算2005~2011年护士流失率。结果7年间,护士工作满意度呈显著上升趋势,除"收入"和"专业地位"为中度满意外,其他各维度均为高度满意。平均护士流失率为2.56%,维持在低水平。结论护理管理者争取适当人力配置和合理收入,设计并提供护理人员专业培训项目和专业晋升机会,营造支持、合作、自主、尊重、坦诚沟通的临床工作环境和氛围,可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降低流失率。
徐红朱海英楼建华
关键词: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人力资源管理
缓解婴幼儿术后疼痛的家庭照护质性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家庭照护对缓解婴幼儿术后疼痛的作用,为护理人员制定以家庭为中心的疼痛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上海某儿童专科医院外科病房12个术后婴幼儿家庭,由观察者对术后6h内婴幼儿家庭照顾全程进行观察记录,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获得的资料。结果共提炼3个主题:家庭照护者采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运动觉等多种感觉刺激法,缓解婴幼儿术后疼痛;角色分配、情感支持、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等家庭功能在术后患儿照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患儿家长选择性接受医疗护理措施,避免对术后患儿的负面影响。结论家庭照护在缓解婴幼儿术后疼痛中起主导性作用。护理人员应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根据患儿和家长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健康教育和专业照顾。
李倩徐红孟玮亿
关键词:婴幼儿术后疼痛镇痛家庭照护
合作式医护工作模式在骨科的实施与效果评价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合作式医护工作模式在骨科的实施与效果。方法构建合作式医护工作模式,包括设立总责护士岗位,医护联合查房,医护人员固定和专科化,营造"患儿第一"的病区文化,建立建设性解决冲突的机制,科主任和护士长的支持性管理,提升医护人员能力等。结果实施1年后,患儿平均住院日较实施前缩短1.7d,床位周转率、使用率、出院人数和手术人数均增加1倍,护士工作满意度提升5.6%。结论在不增加医护人员人力的情况下,合作式医护工作模式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
卞静霞凤珏楼建华徐红
关键词:骨科专科化管理护理管理
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创建与评价被引量:62
2012年
目的:探索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提升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和患儿安全。方法:创建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包括制定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政策,配备数量充足和资历合格的护理人员,明确总责护士和责任护士的具体职责,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理论和实践的培训与考核,研制工具以评价护理人员执行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措施的情况,评价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患儿家长对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的总体满意度为93.5%,患儿安全指标如给药错误发生率、跌倒/坠床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把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理念转化为行动,深入到儿科护理实践的方方面面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而在患儿危机时刻,让家长和孩子在一起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医护人员和患儿家长共同努力。
戎艳鸣楼建华徐红
关键词: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儿科信息分享
分散注意力缓解患儿操作性疼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7
2012年
疼痛是一种复杂、表现多样的主观体验,包括了生理、心理、感觉、情绪、认知及行为等各方面^[1]。侵入性操作所致的疼痛作为患儿反复经历的疼痛刺激,会对其造成一系列近期及远期的不良影响,如生理反应、激素和代谢水平的变化、食欲减退、认知行为的改变等Ⅲ。因而缓解患儿操作性疼痛对于其疾病恢复及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周佳丽
关键词:儿科疼痛临床护理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