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2007GG2QT06017)

作品数:3 被引量:84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术才王汉鹏李海燕张强勇范丽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隧道
  • 1篇支护
  • 1篇支护技术
  • 1篇软岩
  • 1篇数值模拟
  • 1篇隧道中墙
  • 1篇膨胀性软岩
  • 1篇中墙
  • 1篇稳定性
  • 1篇稳定性判据
  • 1篇巷道
  • 1篇巷道支护
  • 1篇巷道支护技术
  • 1篇小净距
  • 1篇小净距隧道
  • 1篇连拱
  • 1篇连拱隧道
  • 1篇锚网
  • 1篇锚网喷
  • 1篇锚注

机构

  • 3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城市建设...

作者

  • 3篇李术才
  • 2篇王汉鹏
  • 1篇郑学芬
  • 1篇李海燕
  • 1篇张强勇
  • 1篇范丽

传媒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隧道中墙承载模型与稳定性判据研究及其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如何确定连拱隧道和小净距隧道中墙的合理宽度是隧道设计中的难题.建立了中墙承载应力与隧道跨度、中墙宽度和隧道埋深之间的关系,应用数值方法计算了不同中墙宽度、不同隧道埋深情况下中墙内的垂直应力,采用回归的方法确定了中墙承载的修正系数K与隧道跨度和中墙宽度的关系,从而建立了连拱和小净距隧道中墙的承载模型.将单轴抗压强度作为连拱隧道混凝土中墙的极限强度,根据极限平衡理论建立了小净距隧道原岩中墙加锚支护的极限强度,最后分别给出了连拱隧道和小净距隧道中墙的稳定性判据.举例说明了中墙稳定性判据在设计中的应用,并采用弹塑性损伤有限元计算结果验证了判据的可用性.
王汉鹏郑学芬李术才范丽
关键词:隧道中墙稳定性判据连拱隧道小净距隧道
分岔隧道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超载安全度研究被引量:25
2008年
超载试验能得到隧道的超载安全度,通过大型地质力学模型对分岔隧道进行了超载试验,模拟了分岔隧道在不同侧压系数下围岩的变形、应力分布和破坏情况。同时,应用三维数值分析软件对模拟区域进行了模拟。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表明,随着侧压系数K的增加,分岔隧道的侧向位移增加,拱顶位移由向下变为向上;当侧压系数为K=3.5时,应力达到极限;当侧压系数K≥4.0时,位移突变,最终最大位移达到100 mm;塑性区骤增,隧道拱顶围岩开始开裂,且有块体掉落。分岔隧道的拱顶和两帮是最易破坏的区域,隧道超载安全度为3.5。
王汉鹏李术才张强勇
关键词:分岔隧道模型试验数值模拟
膨胀性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及应用被引量:57
2009年
针对山东金阳矿业集团公司石集煤矿-350 m水平三采区轨道下山的施工情况,进行了轨道下山变形破坏机理及支护技术的研究,依据新奥法并给予其新的理论内涵.根据现场膨胀性软岩持续变形的特点,通过改变支护参数、施工工艺、提高支护初撑力等手段,进行了"喷-锚喷-锚网喷"支护技术的工业性试验,对大变形巷道底臌采用了锚注结合的治理方式.按新型支护设计施工后,巷道和底板变形明显降低,巷道状况良好.通过现场矿压监测,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技术经济效果.
李海燕李术才
关键词:膨胀性软岩锚网喷二次支护锚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