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全球基金
- 作品数:54 被引量:349H指数:11
- 相关作者:金岳龙姚应水叶冬青文育锋安洲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全球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既往有偿献血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现状调查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了解安徽省既往有偿献血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现状。[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既往有偿献血人群较集中的乡镇,由当地卫生专业人员担当访问员,用结构化的问卷,以入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有效问卷共1360份,应答率为98.2%。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9.6%,其中对非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84.9%,84.6%和75.3%,男性好于女性(χ2=168.844,P﹤0.01);知识获取途径前3位依次为电视(93.3%)、收音机(56.6%)和家人(52.4%)。献血时间大多为1~3年(91.6%),以单采血浆为主(65.0%),混合献血导致的感染率最高(26.8%);安全套使用情况男性好于女性(χ2=7.718,P﹤0.05),HIV阳性人群好于阴性人群(χ2=146.313,P﹤0.01);接受采血者1350人(98.5%),HIV检测结果阳性者91人(6.8%)。[结论]虽然艾滋病示范区有偿献血员的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较好,但仍需加强对其(尤其是女性和中老年)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安全套促进工作。
- 童连王德斌苏斌王华东程晓莉洪倩管建粉程静蔡海燕
- 关键词:艾滋病有偿献血知识
- 农村艾滋病流行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分析被引量:18
- 2007年
- 目的了解艾滋病流行区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情况,探索适合农村居民的预防控制艾滋病和减少歧视的教育措施,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选取安徽省郎溪县某镇居民897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居民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为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和邻居朋友,居民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仅达到50%左右,但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知晓率比较低,且男女无差别;8.92%左右的人群认为自己处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中,大多数人觉得这种威胁离他们很遥远,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54.96%的人认为值得同情,只有部分人能容忍和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有一定程度的接触如共乘交通工具、共用劳动工具等,但对于较为密切的接触行为表现出一定的歧视如共同进餐、从艾滋病人或感染者处购置食物或用品和照顾服侍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且女性对艾滋病人的歧视要比男性严重。结论对农村居民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和有针对性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以提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消除歧视从而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已十分必要。
- 金岳龙姚应水文育锋艾东芮光来李怀斌孙益辉赵桂梅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知识,态度,实践
- 淮南市美沙酮门诊吸毒者艾滋病知识及相关行为特征分析
- 2011年
-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吸毒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以及相关危险行为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8~11月,采用统一问卷对美沙酮门诊接受治疗的217名吸毒人员进行调查,收集其人口学、吸毒行为、性行为和血液及尿液检测结果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结果门诊吸毒人员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为87.65%;丙型肝炎阳性率72.35%,梅毒阳性率4.15%;10.75%的吸毒者与他人共用过注射器;12.07%的吸毒者曾有过商业性行为,33.33%的人从未使用过安全套;有退出史的比例占22.58%;吗啡尿检阳性率32.63%。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吸毒人员中存着着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潜在危险,必须加强健康教育和实施行为干预。
- 罗艳鲍其国张晓华戴多富王士梅
-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艾滋病知识高危行为
- 有偿献血而感染HIV/AIDS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有偿献血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皖北有偿献血感染的HIV/AIDS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名,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0名HIV/AIDS病人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情绪较对照组减轻(t=3.882,P<0.01;t=3.018,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有偿献血HIV/AIDS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
- 方桂霞江启成董毅
- 关键词:艾滋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干预
- 244名高校男男性行为学生艾滋病知识和高危行为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评价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对高校男男性行为学生在改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效果,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雪球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基线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干预对象进行为期6个月的艾滋病宣传和同伴教育等综合干预,干预后再进行调查。结果承认最近6个月内有过同性性行为的比例干预前占78.2%,干预后下降到75.4%,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同性商业性性行为发生率和异性性行为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后;最近1次同性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者由干预前的56.5%提高到67.9%(P<0.05),最近6个月内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频率干预前后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次干预有一定效果。要改变此类人群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应建立长效的干预机制。
- 吴国富何飞鸣衡时雨
-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艾滋病干预
- 已婚农村妇女安全套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了解已婚农村妇女安全套使用意识和使用情况,分析两者间相关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当地50岁以下已婚妇女38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82份有效问卷中,有安全套使用意识的占18.3%,曾经和最近一年使用过安全套的分别占46.1%和15.7%,而最近一年始终坚持使用的占3.4%;安全套使用意识与曾经、最近一年使用和最近一年始终使用安全套均有关联。文化程度、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自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用安全套丈夫可接受、较高的决策优势都可以促使安全套使用意识的产生。并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已婚农村妇女最近一年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安全套使用意识不高,应促进农村妇女安全套使用意识,提高安全套使用率。
- 叶蓉蓉倪进东金伟葛阜阳叶冬青
- 关键词:安全套社会性别农村妇女
- 安徽省中学教师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及需求调查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了解安徽省中学教师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需求情况,为学校有效地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某市三所中学的200名教师为研究对象,以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中学教师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经来源于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教师对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达85%左右,但"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的回答正确率较低(35.0%),且男女无差别;17.0%教师认为自己处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中,大多数人认为这种威胁离自己很遥远;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表现出一定的歧视现象。98.0%的教师认为目前预防艾滋病最重要的途径是健康教育,并且89.0%的教师认为在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中应讲解安全套的使用。结论:对学校开展形式多样和有针对性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不仅使青少年能及时了解与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 金岳龙施六霞文育锋姚应水
- 关键词: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学教师
- 安徽省2868名村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分析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了解艾滋病高发地区村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活动提供依据。方法在安徽省7个艾滋病防治示范区,以各县感染率排在前10位的10个村15岁以上普通村民为调查对象。采用结构式问卷和无记名方式,对2868名村民进行单独面访。结果调查对象主要为已婚青壮年,其中20-50岁。占总调查人数的88.4%。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1.9%,男性高于女性(75.4%对69.4%,P〈0.01),20-30岁和30—50岁年龄组知晓率相对较高(75.3%和74.8%),小于20岁和40—50岁年龄组相对较低(68.0%和67.6%)。其中对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83.7%、64.3%和68.0%。村民实际获得知识途径与期望途径基本一致,前三位均为电视、医生和招贴画挂图。结论在宣传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的同时要加强对非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并以女性、20岁以下和40—50岁年龄组村民为重点。
- 管建粉王德斌洪倩苏斌王华东程晓莉童连程静蔡海燕
- 关键词:艾滋病示范区村民知识
- 安徽省农村居民无偿献血知晓水平及意愿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居民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和政策知晓水平,探索无偿献血意愿影响因素。方法于2008年1月在安徽省的皖北、皖中和皖南农村地区随机各选择3个自然村为调查现场,采用自制问卷访谈收集资料,实际访谈724人,获有效问卷620份,有效应答率85.6%。结果农村居民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得分19.26±3.987分,相关政策得分5.85±2.154分;不同年龄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及文化程度相关政策得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分析表明年龄、文化程度以及相关政策知晓水平是农村居民无偿献血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农村居民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知晓水平较高,相关政策知晓水平较低;25—34岁人群无偿献血意愿显著高于18—24岁人群,初中文化程度人群意愿显著低于不识字人群,相关政策知晓水平越高,无偿献血意愿越高。
- 王晓妹窦燕夏志强张留丁宏
- 关键词:农村居民无偿献血意愿
- 农村家庭主妇参与式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评价某农村社区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健康教育活动效果。方法对16名农村家庭主妇进行AIDS相关知识培训,以她们为主体将AIDS相关知识向家庭成员和社区人群传播,比较活动实施前后农村社区居民对AIDS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结果活动实施2个月、4个月、6个月后,社区居民对AIDS病原学知识得分由基线调查时的(2.01±1.597)分分别提高到(2.47±1.327)分(、2.87±1.336)分、(2.98±1.283)分(F=12.990,P<0.001);AIDS传播途径相关知识得分由(4.18±3.012)分分别提高到(4.88±2.623)分、(5.76±2.670)分(、5.93±2.342)分(F=11.659,P<0.001);防治相关知识得分由(3.38±2.736)分分别提高到(4.33±2.266)分(、4.47±2.276)分(、5.15±2.038)分(F=12.179,P<0.001)。活动实施后,社区居民对待AIDS患者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好转。社区居民会和感染者一起同席吃饭、喝酒的比例在26.1%~33.9%之间(χ2=13.266,P=0.039);会让感染者家小孩和您家小孩一起玩的比例在27.7%~37.1%之间(χ2=19.898,P=0.003);会和感染者说话的比例在47.0%~58.8%之间(χ2=13.671,P=0.034);会和感染者一起打牌等娱乐活动的比例在31.9%~42.3%之间(χ2=18.414,P=0.005);当感染者发病时,会协助他或她去医院的比例在47.6%~74.8%之间(χ2=42.595,P<0.001)。结论以农村社区家庭主妇为AIDS预防切入点,促进农村社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可作为农村社区预防艾滋病工作的一种新思路。
- 张留刘永玉王晓妹窦燕丁宏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