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应用技术项目 作品数:26 被引量:117 H指数:6 相关作者: 李向培 陈伟 翟志敏 丁凯阳 厉小梅 更多>> 相关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省立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卫生厅临床医学应用技术项目 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中Foxp3的表达及免疫抑制功能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不同标志以及调节性T细胞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探讨CD127与Foxp3的相关性,明确CD127定义调节性T细胞的特异性;鉴定CD4+CD25+CD127+-T淋巴细胞免疫抑制功能。方法①采用四色直接荧光素标记法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SLE患者(19例初发和2l例缓解)及15名健康对照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CD4+CD25+CD127^low/- T淋巴细胞、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CD4+CD25highT淋巴细胞、CD4+CD25“吒D127^low/- T淋巴细胞、CD4+CD25^hig Foxp3+T淋巴细胞以及CD4+CD127^low/-/-Foxp3+T淋巴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率,并且将7种调节性T细胞比率与外周血抗双链DNA(dsDNA)等抗体及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等进行相关性分析。②以流式细胞分选术结合细胞培养技术,检测和分析3例SLE患者和4名健康人外周血中CIM+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对CD4+CD25-效应性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与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SLE患者组7种调节性T细胞比率分别为(6.1±1.7)%,(3.14±1.3)%,(2.1±1.0)%,(1.6±0.3)%,(0.97±0.28)%,(0.69±0.23)%和(0.71±0.3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LE患者组前6种调节性T细胞比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②SLE患者组:CD4+CD25Toxp3+、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比率与IgA呈正相关;CD4+CD25+CD127^low/-淋巴细胞比率与抗SSB抗体呈正相关。③SLE患者初发组和缓解组比较:SLE患者初发组7种调节性T细胞中除CD4+CD12T^low/- Foxp3+T淋巴细胞比率外,其余均低于缓解组(P〈0.05o④SLE患者初发组治疗前后比较:激素治疗前6种调节性T细胞比率均低于激素治疗后(P〈0.05)。⑤SLE患者初发组、缓解� 宋维亚 李向培 厉小梅 赵书山 马艳 曾小峰 郑颂国关键词: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与TGF-β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及TGF-β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4例SLE患者(SLE组)及20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和CD4+CD25h ighT细胞比率,EL ISA法定量检测血清TGF-β表达水平。结果①SLE组初发SLE者CD4+CD2+5T细胞和CD4+CD25h ighT细胞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抗ds-DNA(+)者CD4+CD25h ighT细胞比率低于对照组,抗ds-DNA(-)者CD4+CD2+5T细胞和CD4+CD25h ighT细胞比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②SLE组TGF-β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其中抗ds-DNA(+)者较抗ds-DNA(-)者降低;③CD4+CD2+5T细胞与抗C1q抗体呈负相关,与TGF-β无明显相关性。TGF-β的表达量与血红蛋白量、血小板量和红细胞量呈正相关。结论调节性T细胞明显降低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其免疫抑制功能的发挥可能有赖于TGFβ-。 陈伟 李向培 翟志敏 陶金辉 李庆 张宏 钱龙关键词:红斑狼疮 流式细胞仪 转化生长因子-Β 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调节性T细胞与IL-4、IFN-γ的关联性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初步探讨调节性 T 细胞与 Th1/Th2型细胞的相关性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4例 SLE 患者(包括31例初发病例和23例激素治疗病例)及20名正常对照外周血 CD4^+CD25^+T 细胞和 CD4^+CD25^(high)T 细胞比率,ELISA 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 SLE 患者外周血 CD4^+CD25^(high)T 细胞比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发组 CD4^+CD25^+T 细胞及CD4^+CD25^(high)T 细胞的比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5,P<0.01)。初发组(P<0.01,P<0.01,P<0.05)与治疗组(P<0.01,P<0.05,P<0.01)IL-4与 IFN-γ水平及 IL-4/IFN-γ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初发 SLE 组 IFN-γ水平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初发 SLE 患者 CD4^+CD25^+T 细胞比率与 IL-4/IFN-γ比值呈正相关(r=0.241,P=0.040)。结论调节性 T 细胞可能参与了 SLE 的发病,并对 Th1/Th2的平衡有一定的影响。 陈伟 李向培 翟志敏 陶金辉 李庆 张宏 王玮关键词:红斑狼疮 调节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固体硅橡胶联合肋软骨支架行全耳再造术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固体硅橡胶联合肋软骨支架在全耳再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自体肋软骨材料雕刻形成耳甲腔、三角窝、舟状窝、对耳轮、耳轮等微细结构的耳支架前部一期埋置乳突区皮下;固体硅橡胶作为肋软骨耳廓支架支撑柱基形成颅耳角,耳后筋膜瓣及皮片覆盖二期全耳再造。结果临床应用13例,1例因瘢痕挛缩颅耳角变浅,其余再造耳廓形态显现较好。术后随访3~12个月无支架外露。结论固体硅橡胶作为肋软骨耳廓支架支撑柱基形成颅耳角,分期手术完成全耳再造综合了生物材料耳支架和肋软骨耳支架二者优点,减少肋软骨的切取量,避免软骨的吸收萎缩所致的颅耳角变浅。该方法简易、可靠,是耳再造手术的一个较好选择。 杜晓扬 褚燕军 水庆付 王明刚 赵李平关键词:耳畸形 CD4^+CD25^(high)T淋巴细胞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CD4^+CD25^(hgih)T淋巴细胞与强直性脊柱炎(AS)发病的相关性,初步探讨调节性T淋巴细胞参与AS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双色直接荧光素标记法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AS患者及20名正常对照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和CD4^+CD25^(high)T淋巴细胞的比例,同时收集临床资料及检测外周血IgA、IgG、IgM、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S患者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5^(high) T淋巴细胞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CD25^+T淋巴细胞与IgA、IgG、IgM、ESR、CRP、病程、骶髂关节X线分级无相关性(P>0.05)。CD4^+CD25^(high)T淋巴细胞与IgG、IgM、ESR、CRP、病程、骶髂关节X线分级无相关性(P>0.05)。CD4^+CD25^(high)T淋巴细胞与IgA相关(P<0.05)。结论AS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T淋巴细胞比例降低并与IgA相关,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赵书山 李向培 翟志敏 陈伟 李庆 刘琼关键词:脊柱炎 强直性 流式细胞术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调节性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和CD4+C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以及可溶性细胞因子TGF-β及IL-10、IL-12的血清浓度,初步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SLE体内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4例SLE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CD4+CD25+T细胞和CD4+CD25highT细胞比率,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GF-β及IL-10、IL-12)。结果①SLE组CD4+CD25highT细胞的比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TGF-β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IL-10、IL-1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CD4+CD25highT细胞与IL-12呈负相关;②初发SLE组CD4+CD25+T细胞和CD4+CD25highT细胞的比率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CD4+CD25highT细胞与IL-10及IL-12均呈负相关。结论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细胞因子TGF-β、IL-10、IL-12参与SLE的发病机制,但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陈伟 李向培 翟志敏 陶金辉 汪国生 张宏 钱龙巴曲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2010年 目的 探讨巴曲酶(DF-521)对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及其体外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LEDV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仅给予低分子肝素(4000 U/12 h)和尿激酶(300 000 U/d)治疗,而治疗组给予相同剂量的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和DF-521(5 U/2 d),分别于治疗7 d和3个月后评定各组疗效.于治疗前和治疗7 d后取患者外周血,通过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检测外周血中EPC(CD34+VEGFR2+)的比例.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其诱导培养成内皮祖细胞(EPC).将EPC分为实验组(4组,1×10-2、2×10-2、4×10-2、8×10-2U/ml DF-521)和对照组(培养基).采用MTT比色法、一氧化氮(NO)试剂盒、体外血管形成试剂盒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分析不同浓度DF-521对EPC增殖、NO分泌、血管形成以及向内皮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治疗7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比66.7%,P〉0.05),而3个月后治疗组则优于对照组(94.4%比66.7%,P〈0.05).治疗7d后,治疗组患者外周血EPC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0.64±0.05比0.42±0.02,P〈0.05),并且显著高于治疗后对照组的含量(0.64±0.05比0.42±0.03,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0.41±0.03比0.42±0.03,P〉0.05).DF-521各实验组EPC吸光度A值、NO浓度、血管管腔样结构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各实验组的吸光度A值和NO浓度随着DF-521浓度的增加而升高(r=0.978、0.981,均P〈0.05),4×10-2 U/ml DF-521组血管管腔样结构数量最多.各实验组CD31和vWF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实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视电镜结果显示,8×10-2 U/mlDF-521组有内皮细胞的特有结构帕怀特小体.结论 DF-521可以改善LEDVT患者的预后,增加患者外周血EPC的数� 胡何节 卞剑 邓福生 王晓天关键词:巴曲酶 静脉血栓形成 内皮祖细胞 新生血管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转化生长因子β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中Th1/Th2/Th3型细胞因子网络平衡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4例SLE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水平。结果(1)SLE患者血清IL-4、IFN-γ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TGF-β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IL-4/IFN-γ的比值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SLE血液系统受累组TGF-β的表达水平低于血液系统未受累组(P<0.05);抗ds-DNA阳性组IFN-γ的表达水平高于抗ds-DNA阴性组(P<0.05),IL-4/IFN-γ比值及TGF-β的表达水平低于抗ds-DNA阴性组(P<0.05)。结论SLE患者的IL-4、IFN-γ表达水平增高,TGF-β的表达水平降低,存在明显的细胞因子网络平衡失调,Th1/Th2/Th3细胞因子网络出现异常在SLE的发病过程中具有一定意义。 陈伟 李向培 陶金辉 张宏 王玮 陈磊 汪国生关键词:红斑狼疮 白细胞介素4 转化生长因子Β CD_4^+ CD_(25)^+调节性T细胞在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和唇腺组织的表达 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 CD^+_4CD^+_(25)调节性 T 细胞在干燥综合征(SS)患者外周血和唇腺组织的表达。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7例 SS 患者和46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和唇腺组织单细胞悬液CD^+_4CD^+_(25)调节 T 细胞的表达;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唇腺石蜡组织的连续切片进行 CD4、CD25、CD68和 CD8染色。结果 SS 组 CD^+_4CD^+_(25)调节性 T 细胞水平中位数为6.9%(2.84%~13.50%),对照组为5.77%~15.30%,两者比较 P<0.001。SS 组 CD^+_4CD^(high)_(25)T 细胞水平为0.001%~1.83%,对照组为0.13%~2.45%,两者比较 P<0.001。唇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 SS 组患者唇腺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中,CD^+_4T 细胞占大多数,两组均无 CD25的表达。结论 SS 患者唇腺中缺乏 CD^+_4 CD^+_(25)调节性 T细胞,外周血 CD^+_4 CD^+_(25)调节性 T 细胞降低,提示调节性 T 细胞在 SS 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厉小梅 李向培 钱龙 汪国生 张红 翟志敏 李庆 陈柯 王小秋 王怡平关键词:干燥综合征 涎腺 经腹经心包全肝血流阻断对肝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经腹经心包全肝血流阻断(TPTHVE)对肝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行肝脏巨大肿瘤切除和或肝段切除累计≥3个肝段的43例临床病例,TPTH-VE组18例,传统全肝血流阻断(THVE)组25例,对照分析应用TPTHVE对术中血流动力学、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所有肿瘤均完全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2%(22/43);病死率为4.7%(2/43);两组肝切除术中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总时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TPTHVE能显著减少肝切除术中出血量,对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显著影响,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姜海涛 熊奇如 夏俊 耿小平 许业传 余宏铸关键词:血液动力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