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BS2010CL049)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4
相关作者:曹立新柳伟苏革刘辉朱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核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纳米
  • 3篇光催化
  • 3篇TIO
  • 3篇催化
  • 2篇水热
  • 2篇壳结构
  • 2篇核壳
  • 2篇核壳结构
  • 2篇CDS
  • 2篇ZNS
  • 2篇TIO2
  • 1篇多壁纳米碳管
  • 1篇性能研究
  • 1篇荧光粉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水热法
  • 1篇酸盐
  • 1篇碳管
  • 1篇硼磷酸盐

机构

  • 7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7篇曹立新
  • 6篇苏革
  • 6篇柳伟
  • 2篇段瑞景
  • 2篇许洪梅
  • 2篇郭祥芹
  • 2篇朱林
  • 2篇刘辉
  • 1篇王永刚
  • 1篇董博华
  • 1篇翟辉
  • 1篇苏少东
  • 1篇李净煜
  • 1篇石良
  • 1篇宋亮
  • 1篇田昕

传媒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发光学报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中国腐蚀与防...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KSrBP_2O_8:RE(RE=Eu^(2+),Tb^(3+),Eu^(3+))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KSrBP2O8:RE(RE=Eu2+,Tb3+,Eu3+)系列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的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稀土离子的掺入没有改变荧光粉的主晶相。利用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发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发现在近紫外光激发下掺杂Eu2+离子的样品具有宽带发射峰,最强发射位于450 nm左右,对应于Eu2+离子的4f65d1→4f7辐射跃迁。随着Eu2+掺杂量的增加,发射光从蓝光逐渐转变到蓝白光。另外,KSrBP2O8:Tb3+和KSrBP2O8:Eu3+能够在近紫外光激发下分别发射出绿光和红光,其最佳掺杂浓度分别为0.04%和0.08%(摩尔分数)。
段瑞景柳伟苏少东曹立新苏革郭祥芹许洪梅
关键词:硼磷酸盐稀土离子
TiO_2/Cu_2O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浸渍-还原法,在不同Cu2+/Ti 4+摩尔比下制备TiO2/Cu2O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DRS)等手段对TiO2/Cu2O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可见光照射下,研究TiO2/Cu2O复合光催化剂对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氙灯照射下,TiO2/Cu2O复合光催化剂与单纯的纳米TiO2(P25)相比,光催化降解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Cu2+/Ti 4+摩尔比1∶2时制备的TiO2/Cu2O复合光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刘辉曹立新朱林石良
关键词:TIO2CU2O复合光催化剂可见光
CdS量子点沉积的钛基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钛基纳米管,利用双官能团物质2-巯基丙酸为连接剂,将CdS量子点沉积在纳米管表面,研究了2-巯基丙酸浓度对样品的物相、微观结构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度计和光催化反应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dS量子点成功沉积在纳米管表面,改变2-巯基丙酸浓度可以调节CdS量子点的沉积数量,随着CdS量子点在纳米管表面的沉积,样品不仅在紫外光区有吸收,在可见光区也出现吸收,其吸收边在540nm左右。CdS量子点的沉积提高了样品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2-巯基丙酸浓度为0.7mol/L时制备的样品对甲基橙降解的光催化活性最好。
李净煜曹立新苏革柳伟
关键词:水热光催化CDS
核壳结构CdS:Mn/ZnS纳米晶的制备与光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采用共沉淀法在水相中合成了CdS∶Mn掺杂纳米晶,然后进一步将ZnS包覆于CdS∶Mn纳米晶表面,制备了CdS∶Mn/ZnS核壳结构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纳米晶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发现制备的纳米晶具有优秀的单分散性,确认合成了CdS∶Mn/ZnS核壳结构纳米晶。通过荧光光谱(PL)研究了纳米晶的发光性质和光稳定性,结果表明包覆壳层后纳米晶的发光强度显著提高,最高可达8倍,且Mn2+离子的发光峰峰位置随着ZnS壳层数的增加而红移。此外,核壳纳米晶的光稳定性大大提高。
翟辉曹立新柳伟苏革
关键词:纳米晶核壳结构MN掺杂
多壁纳米碳管/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与光阴极保护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用溶胶凝胶旋涂工艺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多壁纳米碳管MWCNT/TiO_2复合薄膜,用X射线衍射技术和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复合薄膜的物相组成与显微形貌,同时采用电化学分析手段,分别在250 W紫外灯和28 W节能灯的照射下,表征了MWCNT/TiO_2复合薄膜在3%NaCl溶液和海水介质中对304不锈钢的光阴极防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经450℃煅烧和加入管径为20~40 nm纳米碳管制备的MWCNT/TiO_2复合薄膜,不论是在紫外光还是白光激发下都表现出了比纯TiO_2薄膜更加优良的光电性能。同时也表明在3%NaCl溶液和海水介质中纳米碳管的引入都可有效增强TiO_2薄膜对304不锈钢的光阴极防腐蚀性能。
王永刚柳伟曹立新苏革郭祥芹段瑞景许洪梅
关键词:TIO2纳米碳管溶胶凝胶
稀土Gd^(3+)掺杂TiO_2纳米带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以水热法制备出的钛酸盐纳米带为原料,利用二次水热反应制备了Gd3+掺杂TiO2纳米带。采用XRD、TEM和N2吸附-脱吸等手段对样品的晶型、微观形貌及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讨论了Gd3+掺杂浓度、二次水热温度对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d3+的掺杂没有影响原有样品的晶型,样品保持了锐钛矿相,但二次水热温度过高会破坏纳米带的形状,掺杂提高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最佳掺杂量为5.0%。以掺杂量为5.0%、二次水热温度为180°C制备出的样品为光催化剂降解甲基橙,在光照180 min后,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68%。
朱林曹立新苏革柳伟刘辉宋亮
关键词:水热法TIO2纳米带催化活性
核壳型ZnS∶Cu/ZnS量子点的制备及发光性质被引量:9
2012年
本文采用水相合成方法制备了ZnS∶Cu量子点并进行了ZnS壳层修饰,研究了壳层厚度对ZnS∶Cu量子点光学性质的影响,采用TEM、XRD、PL、PLE和UV-Vis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ZnS∶Cu/ZnS量子点为立方闪锌矿,尺寸分布均匀呈球形,分散性良好,经过壳层修饰平均粒径由2 nm增加到3.2 nm。随着ZnS壳与ZnS核量的比的增加,量子点的PLE激发峰位置和UV-Vis吸收谱线出现红移,也说明了量子点的尺寸增大,证明ZnS在ZnS∶Cu量子点的表面生长,形成了核壳结构的ZnS∶Cu/ZnS量子点。随着壳层增厚,量子点与铜离子发光中心相关的发射峰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壳核比ns/nc=2.5时,发光强度达到最大。
田昕曹立新柳伟苏革董博华
关键词:量子点核壳结构发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