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969)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传福赵军晏沐阳宋宏彬刘丽霞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解放军第261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D59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补体调节蛋白CD59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缺血1 h后再灌注。记录小鼠大脑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脑组织病理的动态变化,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脑内补体调节蛋白CD59的表达变化。结果再灌注后24 h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最高为2.166 7±0.408 3,再灌注后72 h评分降至0.833 3±0.408 3,再灌注后96 h评分为0,恢复正常。脑组织病理损伤再灌注后24 h后最严重,脑内补体调节蛋白CD59至再灌注后24 h达最低,再灌注96 h基本恢复正常。补体调节蛋白CD59表达水平与脑组织病理损伤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负相关。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补体调节蛋白CD59的表达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其可能参与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免疫损伤过程。
- 赵军晏沐阳张传福刘丽霞宋宏彬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免疫损伤
- CD46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补体调节蛋白CD46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可能意义。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缺血1h后再灌注。记录脑组织病理的动态变化,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脑内补体调节蛋白CD46的表达变化。结果脑组织病理损伤在再灌注后24h达最重,脑内补体调节蛋白CD46的表达水平逐渐减少,至再灌注后24h达最低,再灌注96h基本恢复正常。补体调节蛋白CD46表达水平与脑组织病理损伤呈负相关。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补体调节蛋CD46的表达水平发生显著变化,推测其可能参与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免疫损伤过程,通过调节补体调节蛋nCD46的激活可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参考。
- 赵军张传福张廷芬晏沐阳宋宏彬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损伤
- 补体C4d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沉积和意义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补体C4d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沉积变化,探讨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可能意义。方法将32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脑缺血再灌注6h组、24h组和48h组,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1h后再灌注。记录小鼠大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脑组织病理的动态变化,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脑内补体C4d的沉积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6h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开始升高,24h组达高峰,48h组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缺血再灌注6h组海马区多数神经细胞核固缩,神经细胞坏死,伴有水肿,24h组最重,48h组海马区组织形态有所恢复。正常组海马区及周围未见补体C4d沉积,缺血再灌注6h组在海马区及周围补体C4d沉积逐渐增多,24h组沉积最多,48h组明显降低并接近正常。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补体C4d的沉积水平发生显著变化,损伤中补体被激活,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免疫损伤过程,通过抑制补体C4d的激活可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参考。
- 赵军晏沐阳宋宏彬张传福刘丽霞
- 关键词:脑缺血补体C4再灌注损伤梗死大脑中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