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112255) 作品数:8 被引量:18 H指数:3 相关作者: 张天魁 曾志民 邱禹 冯春燕 刘学亮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邮电大学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化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运动轨迹的插值信道估计方法 2007年 介绍了一种基于运动轨迹的插值信道估计方法,把插值问题转化为求解均匀加速运动轨迹问题.相对于其他线性插值及二次插值的插值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具有计算复杂度低,算法简单,可以实时计算等特点.通过仿真表明,在低车速时,该算法的误比特率性与线性插值方法基本相同;而在中高车速时,该算法的误比特率性能要明显优于线性插值信道估计方法,与二次插值信道估计方法的性能基本相同. 刘栋 莫勇 李道本关键词:信道估计 用于异构网络的差值门限模糊切换算法 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提高用户在异构网络中进行垂直切换的准确度,减少"乒乓效应",提出了一种差值门限模糊切换算法(Difference Threshold based Fuzzy Handover,DTFH).DTFH算法考虑异构网络中的切换触发与切换判决两个方面.用户获得当前网络和目标网络的信噪比差值,根据该信噪比差值与设定的切换触发门限的比较结果进行切换触发;然后,采用模糊逻辑方法得到用户当前网络与目标网络的模糊判决值,根据两个网络的模糊判决值之差与设定的切换判决门限的对比结果进行切换判决.以LTE和WiMAX异构网络为仿真场景,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切换算法相比,DTFH算法能在减少"乒乓效应"的同时,提高用户吞吐量,从而提高垂直切换的性能. 张天魁 邱禹 冯春燕关键词:异构网络 垂直切换 判决 模糊逻辑 OFDMA系统中节能的遗传禁忌搜索功率分配 2010年 提出了一种用于多小区正交频分多址系统的功率分配算法.以最小化系统发送功率为优化目标,在满足每个用户速率要求条件下,将遗传算法与禁忌搜索算法相结合,求解了多小区同频子信道上的功率分配问题.定义了适应度函数,并给出了算法实现过程.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新提出的算法能在满足所有用户的速率要求条件下节约系统总发送功率,提高能量效率. 张天魁 郑洁莹 曾志民关键词:正交频分多址 功率分配 遗传算法 禁忌搜索 GPON预测带宽分配机制的排队论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对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预测带宽分配机制分析和建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服务台,多休假,限定门限的先入先服务(S/G/m/FCFS)排队模型."在排队模型基础上进一步研究GPON系统的动态带宽预测算法(DEBA)和静态带宽预测算法(SEBA).DEBA随业务负载的变化动态调整带宽预测因子,可节省带宽资源,改善网络性能.仿真结果表明,DEBA比SEBA更能降低业务接入时延,并有效避免拥塞. 郑冠男 伍剑 林金桐关键词:吉比特无源光网络 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自相似业务 排队论 中断概率分析下的终端多跳直通通信路由选择 被引量:2 2015年 提出一种蜂窝与终端自组织混合网络中多跳直通通信的路由选择方法.首先给出混合网络下的多跳直通通信的干扰模型和信道模型,并考虑了蜂窝终端对直通通信终端的干扰范围.基于模型分析并得到D2D通信下的中断概率公式,然后将此公式应用在多跳路由选择中,提出了一种多跳路由选择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路由算法比较,新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吞吐量. 王乐菲 张莉 彭涛 王文博多径环境下循环平稳信号的波达方向估计方法 被引量:4 2009年 结合虚拟平移技术,提出了虚拟平移循环自相关和虚拟平移循环互相关2种算法,该算法能克服循环多重信号分类及空间平滑类算法的不足,在不影响阵列孔径的情况下,使阵列可估计的相干期望信源数目达到M-1(M为阵元数).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证实,该算法适用于相干信号和非相干信号的波达方向估计. 郭艳 刘学亮 李宁 王金龙关键词:相干信号 波达方向 单边干扰中继信道的分集与复用增益性能分析 2011年 为了研究干扰中继信道中继节点对信道容量性质及实际传输的影响,研究了单边干扰中继信道在取得复用增益的同时获得分集增益的能力.通过建立具有信息感知中继的单边干扰中继信道的模型,对信道容量和中断概率进行分析,得到了相应的表达式,计算得到了高信噪比下分集增益与复用增益的折中关系.将干扰中继信道下的分集增益与复用增益折中的数值仿真结果与无中继节点Z形信道下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中继节点转发能在保证复用增益的同时提高分集增益. 赵嵩 张天魁 曾志民关键词:干扰信道 分集增益 复用增益 基于矩阵变换的快速非负矩阵分解 被引量:4 2010年 在采用交替非负最小平方方法进行非负矩阵分解的过程中,每次的迭代更新通常很难直接计算出唯一的最优非负分解矩阵.但是,若采用矩阵变换方法,则对于变换后的代价函数,就有可能获得唯一的最优非负分解矩阵.对基于矩阵变换的非负矩阵分解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2种基于矩阵变换的非负矩阵分解算法.该算法具有与已有算法相似的计算复杂度,却可有效减少非负矩阵分解的更新次数. 李芳 朱群雄关键词:非负矩阵分解 矩阵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