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503) 作品数:10 被引量:132 H指数:5 相关作者: 王小利 郭振 段建军 焦克强 徐明岗 更多>> 相关机构: 贵州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长期施有机肥对黄壤旱地不同粒径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019年 为揭示长期施肥对黄壤旱地不同粒径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探讨黄壤合理利用的培肥措施,依托贵州黄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旱地长期施肥试验,以不施肥(CK)和单施有机肥(M)处理为研究对象,运用湿筛法、碱液吸收法、一级动力学方程进行分组、测定和拟合不同粒径组分的矿化指标。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黄壤旱地不同粒径组分有机碳的含量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4种不同粒径组分的有机碳含量依次为粗颗粒>微团聚体>单粉粒>单粘粒;单施有机肥的矿化速率在0.0011~0.3422g/(kg·d),累积矿化量在3.65~3.94g/kg。拟合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增加了粗颗粒和单粘粒的潜在可矿化碳含量,增长率为7.9%和7.2%。长期施用有机肥对黄壤旱地不同粒径有机碳的矿化具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随培养时间延长,矿化速率呈先快速下降,再缓慢升高和下降,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不同粒径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增加,但有机碳累积释放强度逐渐减缓。 安世花 李渝 王小利 段建军 张雅蓉 蒋太明关键词:有机肥 长期施肥 黄壤旱地 有机碳矿化 免耕与覆盖对贵单8号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14年 在贵阳市花溪区黄壤旱地上进行田间试验,观测和分析了翻耕和免耕条件下秸秆低量、中量、高量覆盖、地膜覆盖对贵单8号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以评价和筛选出最佳的免耕覆盖组合模式.结果表明:(1)与翻耕处理相比,免耕处理玉米单株氮、磷、钾平均吸收量分别增加了9.7%、11.8%和26.3%;(2)不同耕作方式对根茎叶分配量的影响为免耕>翻耕,翻耕、免耕条件下,氮素在根茎叶中的分配量为秸秆中量处理>地膜处理>秸秆高量处理>秸秆低量处理>不覆盖处理;(3)与翻耕处理相比,免耕各处理玉米产量平均增加了5.1%~7.9%.翻耕和免耕下,玉米单株氮、磷、钾素吸收量、玉米亩产量均以秸秆中量覆盖处理最高,地膜覆盖处理次之,秸秆高量覆盖处理大于秸秆低量覆盖处理,不覆盖处理最低.与传统的翻耕耕作方式相比,免耕种植有利于贵单8号玉米植株吸收氮磷钾营养元素;免耕地膜覆盖和免耕秸秆中量覆盖两种模式的产量较高,在生产中值得推广. 赵惠丽 王小利 段建军 刘朝阳 柏光晓关键词:免耕 秸秆覆盖 氮磷钾 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概述 被引量:1 2018年 土壤活性有机碳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土壤中活跃的化学组分,在陆地碳循环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多的研究表明,土壤活性有机碳能够灵敏、准确、真实地反映土壤有机碳的存在状况以及土壤质量变化,近年来土壤活性有机碳已成为土壤、环境和生态科学领域所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土壤活性有机碳可用溶解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SMBC)、可矿化碳(PMC)、轻组有机碳(LFC)和易氧化有机碳(LOC)表征。本文综述了这5种活性有机碳的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为土地的科学管理和土壤养分的有效利用奠定基础。 王兴凯 王小利 段建军 安世花关键词:活性有机碳 影响因素 酸性土壤施用石灰提高作物产量的整合分析 被引量:48 2017年 【目的】施用石灰是改良土壤酸度获得作物增产的传统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整合分析石灰增加作物产量的效应和原因,对科学合理施用石灰维持作物高产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已公开发表有关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的文献数据,建立土壤p H和作物产量/生物量数据库。分析土壤初始p H(3.1—6.6)、作物类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石灰施入量(<750、750—1 500、1 500—3 000、3 000—6 000、>6 000 kg·hm-2)和石灰类型(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粉)下,作物的增产率。【结果】与不施石灰相比,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可提高作物产量,增产幅度为2%—255%,粮食类作物和经济类作物增产率分别为42%和47%,其中粮食类作物增产率大小排序:玉米(149%)>高粱(142%)>麦类(55%)>豆类(32%)>水稻(4%)>薯类(2%),经济类作物增产率排序:蔬菜(255%)>牧草(89%)>油菜(26%)>水果(23%)>烟草(7%)。施用石灰作物增产率随土壤初始p H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当p H为4.3时,增产效果最好,达99%;p H 5.8以上出现减产。在常见土壤酸性范围(p H 4.5—5.5),石灰用量以3 000—6 000 kg·hm-2最佳,增产率达55%—173%。熟石灰的增产效果(100%)要优于生石灰(32%)和石灰石粉(64%)。施用石灰提高土壤p H和交换性钙含量、降低交换性铝含量,是作物增产的主要原因,且当交换性钙为6.2 cmol·kg^(-1)时增产率最大,也证实改良土壤酸度时需要中等石灰用量。【结论】酸性土壤添加石灰对蔬菜和玉米的增产效果最好,并优先选用熟石灰。石灰用量以3 000—6 000 kg·hm-2为宜,在p H大于5.8时不宜施用,即酸性土壤改良目标值为p H 5.8。 曾廷廷 蔡泽江 王小利 梁文君 周世伟 徐明岗关键词:酸性土壤 石灰 作物产量 交换性钙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高锰酸钾氧化比色法测定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比色法测定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首先确定了比色测定的条件(比色波长和显色时间),并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测定的高锰酸钾氧化比色法与TOC仪器法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高锰酸钾氧化比色法在测定WSOC值时,波长可选择在490 nm和525 nm,显色在2 h即可;高锰酸钾氧化比色法测定WSOC值与TOC仪器法的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可以用高锰酸钾比色法测定WSOC,虽然高锰酸钾氧化比色法相对于TOC仪器法的测定结果较低,但是与TOC仪器法测定结果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乘以矫正系数1. 28即可为TOC仪器法测定值。 王星 孙沙沙 王桂红 王萍萍 郭振 焦克强 段建军 王小利关键词:水溶性有机碳 土壤 不同有机物料在黄壤旱地中的腐解特性及养分释放特征 被引量:7 2019年 以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和猪粪为研究对象,采用尼龙网袋填埋法,结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研究了不同有机物料在等碳量还田条件下翻埋入黄壤旱地后的腐解特性和养分释放特征。以期为贵州省黄壤旱地条件下有机物料还田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过180d腐解后,不同有机物料腐解均表现为前期快后期慢的趋势,三种有机物料累计腐解率为60.98%~62.69%,表现为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猪粪;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处理腐解率最低,达到腐解平衡的时间较短;水稻秸秆和猪粪养分释放率均表现为钾>磷>氮>碳,玉米秸秆养分释放率表现为钾>磷>氮>碳;有机物料中碳、氮、磷和钾的释放率分别为58.50%~78.75%、54.96%~69.26%、75.29%~91.66%和93.49%~98.07%。总体表现为秸秆类累积腐解率大于粪肥,各有机物料中钾素释放速率较高,施用玉米秸秆维持并提高旱作黄壤肥力的较好措施。 夏东 王小利 冉晓追 赵义国关键词:黄壤旱地 有机物料 养分释放 有机物料对旱作黄壤呼吸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探究旱作黄壤条件下有机物料还田培肥土壤的作用,开发有机物料资源化利用方式,采用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猪粪等有机物料,通过室内培养方式,研究有机物料对旱作黄壤呼吸及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料处理土壤呼吸速率随培养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均在培养1 d后达到峰值[276.00~1229.80 mg/(kg·d)]。各有机物料处理土壤累积呼吸量和有机碳剩余量(90 d)均显著高于CK,土壤累积呼吸量以水稻秸秆+氮肥增幅最大(222.58%),有机碳剩余量以玉米秸秆增幅最大(83.30%)。有机物料能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其中,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随培养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在培养15 d时达到峰值(28.93~35.65 mg/g、3.33~3.92 mL/g);磷酸酶和脲酶的活性随培养时间延长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培养30 d时达到峰值(2.47~4.50、0.51~0.69 mg/g)。土壤呼吸量与土壤蔗糖酶、磷酸酶、脲酶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施用有机物料能显著增强旱作黄壤呼吸和提高土壤酶活性,提升旱作黄壤肥力。 罗安焕 夏东 王小利 史登林 段建军 皮义均 郭琴波关键词:有机物料 土壤呼吸 土壤酶活性 长期施肥对黄壤性水稻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56 2018年 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黄壤性水稻土长期(22年)定位施肥试验为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不施肥(对照,CK)、施化肥(NPK)、低量有机无机肥配施(0.5MNPK)、施牛粪(M)和常量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21.6 g kg^(-1))与CK处理(22.8 g kg^(-1))基本相同,而0.5MNPK、M和MNPK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较CK处理分别提高了30.6%、72.9%和62.2%,其中,M和MNPK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模拟培养条件下,CO2产生速率在培养的第2天达到最大值,然后迅速下降,而后缓慢下降(第4~24天),后期(第24~30天)趋于稳定;各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大小依次为:M>MNPK>0.5MNPK>CK>NPK,各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均符合对数函数关系(p<0.01)。培养结束(30 d)时,各处理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为1.23~2.37 g kg^(-1),以M处理和MNPK处理较高,较CK处理(1.46 g kg^(-1))分别增加了62.6%和44.2%(p<0.05);各施肥处理土壤有机碳的累积矿化率(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土壤有机碳含量)较CK处理(6.4%)均有所下降,以M处理和MNPK处理下降较多,降幅分别为1.2%和0.9%。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随培养天数的动态变化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p<0.01),模拟结果表明,CK处理土壤潜在可矿化有机碳量为1.55 g kg^(-1),与CK处理相比,NPK处理下降了11.6%,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有机肥处理(0.5MNPK、M和MNPK)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1.3%~73.6%),其中,M和MNPK处理提高幅度较大(p<0.05);同时,MNPK处理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的周转速率,减少周转时间。上述结果指示黄壤性水稻土长期施用有机肥(0.5MNPK、M和MNPK)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在促进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同时降低其累积矿化率(单位有机碳矿化水平),增强土壤固碳能力。 郭振 王小利 段建军 焦克强 孙沙沙 段英华 张雅蓉 李渝 蒋太明关键词:有机碳矿化 有机碳积累 长期施肥下黄壤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7 2017年 以贵州黄壤稻田19年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为基础,选取对照(CK)、单施氮肥(N)、单施有机肥(M)、氮磷钾肥配施(NPK)、低量有机无机肥配施(0.5 MNPK)和常量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6个施肥处理,通过历史土样收集、田间取样和室内分析,结合趋势拟合,研究不同施肥下黄壤稻田有机碳(SOC)和全氮(TN)的时序变化规律,阐明长期施肥下黄壤稻田土壤碳氮含量的演变特征,揭示土壤培肥和固碳供氮的关系,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995—2006年各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呈下降趋势,2006—2014年呈增长趋势,其中施用有机肥的处理(M、MNPK和0.5 MNPK)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的提升幅度大于单施化肥处理(N、NPK)。2006—2014年除CK处理外,其他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演变趋势均为显著的线性增加,年增长率依次为0.62 g/kg(M)、0.61 g/kg(MNPK)、0.59 g/kg(0.5 MNPK)、0.49 g/kg(N)和0.40 g/kg(NPK),均显著高于CK(0.17 g/kg)。与2006年对比,2014年各施肥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均有增加,其中M增幅最高(81.9%),其次是MNPK(52.9%)、NPK(45.2%)、0.5 MNPK(34.9%)和N(18.0%)。2006—2014年各施肥处理土壤全氮含量的演变趋势与有机碳含量大体相同,除CK处理和N处理外,其他各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经长期施肥后,黄壤稻田各处理土壤碳氮比稳定在12.3左右。单施有机肥或者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长期有机肥化肥配合施用是土壤培肥的最佳选择。 王小利 周志刚 郭振 段建军 张雅蓉 李渝 蒋太明关键词:长期施肥 土壤 有机碳 全氮 贵州黄壤性水稻土不同粒径有机碳之间的矿化差异 被引量:5 2017年 以贵州长期定位试验的黄壤性水稻土为对象,以单施有机肥处理为例,采用湿筛法和碱液吸收法研究不同粒径土壤[粗颗粒(>250μm)、微团聚体(53~250μm)、单粉粒(2≤粒径<53μm)和单黏粒(<2μm)]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为提高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所有组分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呈现出先快速上升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并在培养后4 d达到峰值,矿化速率CO2-C介于0.004 0~0.050 4 g/(kg·d)之间;培养前期单粉粒有机碳和微团聚体有机碳的矿化速率较高,粗颗粒有机碳矿化速率最低。所有组分的累积矿化量CO2-C介于0.151 7~0.185 4 g/kg之间,且粗颗粒和单黏粒有机碳累积矿化量较原土分别降低了13.3%和8.18%,其他组分较原土略有提高;微团聚体和单粉粒的有机碳累积矿化量较高,分别为0.176 4 g/kg和0.185 4 g/kg,显著高于粗颗粒和单黏粒(P<0.05)。在培养前期所有组分的矿化速率方程为指数函数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培养后期呈对数函数(P<0.01),累积矿化量呈对数函数由快到慢增长(P<0.01)。不同粒径土壤中可矿化有机碳的分配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固碳能力依次是:粗颗粒>单黏粒>微团聚体>单粉粒。不同粒径土壤中可矿化有机碳的分配比例随粒级减小而变大,大粒径土壤固碳能力较小粒径强。 郭振 王小利 段建军 徐明岗 张雅蓉 李渝 蒋太明关键词:粒径 有机碳 矿化 稳定性 矿化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