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290828961)

作品数:3 被引量:41H指数:3
相关作者:吕世华权晓晶马迪罗斯琼陈世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水汽
  • 2篇水汽输送
  • 2篇热带
  • 2篇金塔绿洲
  • 2篇副热带
  • 2篇副热带高压
  • 2篇干旱
  • 2篇高温
  • 2篇高温干旱
  • 2篇OLR场
  • 1篇地表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反演
  • 1篇蒸散
  • 1篇蒸散发
  • 1篇能量通量
  • 1篇足迹
  • 1篇卫星遥感
  • 1篇夏季
  • 1篇近地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篇吕世华
  • 1篇陈世强
  • 1篇孟宪红
  • 1篇罗斯琼
  • 1篇马迪
  • 1篇权晓晶

传媒

  • 3篇高原气象
  • 1篇第八届全国优...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夏季金塔绿洲近地层通量足迹及源区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4
2009年
选取2005年5月24日-6月18日在金塔开展的“绿洲系统能量与水分循环过程的观测实验”中的3层CSAT3的实验数据,应用Schmid的FSAM(The Flux-Source Area Model)模型,分析了不同观测高度的通量贡献源区分布以及观测高度对通量贡献源区分布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不同大气层结条件下源区的分布以及稳定度对通量贡献源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条件下的通量贡献源区大于不稳定条件下的通量贡献源区,并且随着观测高度的增加通量贡献源区会显著增大。
马迪吕世华陈世强罗斯琼权晓晶
关键词:金塔绿洲足迹
卫星遥感结合数值模式估算金塔绿洲非均匀地表能量通量被引量:8
2012年
针对遥感在面上计算的特点,将模式模拟的气象要素区域分布替代以往使用的单点观测值作为遥感估算蒸散发模型的初始场,引入到SEBS(Surface Energy Balance System)模型中,利用EOS/MODIS遥感资料对金塔绿洲非均匀下垫面地表能量通量进行了估算。对比估算结果与实测值表明,引入数值模拟结果后,绿洲地表感热通量的估算误差平均减小了5.8%,潜热通量的误差平均减小了5.5%,说明数值模拟结果的引入比较成功。通过分析地表通量的区域分布特征表明,数值模拟结果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细致地刻画了荒漠绿洲能量平衡的分布特征,在戈壁荒漠地区,潜热通量非常小,而绿洲集中的地区及水库附近出现了潜热通量的极大值。
孟宪红吕世华
关键词:蒸散发遥感反演金塔绿洲
2009年铜仁地区高温干旱特征及成因诊断分析
利用1961-2009年铜仁地区10个县站逐日降水量资料、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资料,以及NCEP 2.5°×2.5°再分析资料,诊断分析了2009年7月10日月9日高温干旱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结果表明:(1)西太平洋副热...
杨群晏理华周长志牛广山
关键词:高温干旱副热带高压水汽输送OLR场
文献传递
2009年铜仁地区高温干旱特征及成因诊断分析被引量:19
2011年
利用1961-2009年铜仁地区10个县站逐日降水量资料、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资料,以及NCEP 2.5°×2.5°再分析资料,诊断分析了2009年7月10日~9月9日高温干旱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结果表明:(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异常偏强、偏西和南亚高压中心偏西、东伸偏强,是这次铜仁地区高温干旱发生的主要原因。(2)副热带高压在30°N附近维持,冷空气活动偏北,导致铜仁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3)南海夏季风偏强,水汽输送偏弱,南北风辐合偏北偏西,导致了铜仁地区夏季降水偏少。(4)在干旱发生期间,铜仁地区异常的下沉运动引起局地气温上升,降水较少。(5)OLR场在孟加拉湾、南海南部、东海及日本海一带夏季水汽输送区以及贵州周围、青藏高原东部、湖南及江西一带表现为明显的正距平控制,对流活动偏弱。
杨群晏理华周长志牛广山
关键词:高温干旱副热带高压水汽输送OLR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