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121100110900)
- 作品数:35 被引量:320H指数:11
- 相关作者:郑国清李国强胡峰张杰臧贺藏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郑州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河南省小麦白粉病发生等级预测技术被引量:1
- 2015年
- 利用1991—2010年镇平县、伊川县,1981—2000年安阳县,1990—2000年项城市的小麦白粉病调查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影响小麦白粉病发生等级的各种气象因子,建立了河南省小麦白粉病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镇平县、伊川县、安阳县、项城市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等级都与3月份的相对湿度和上一年3月下旬的温雨系数有一定关系,4个代表站的相关系数都通过α=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利用以上2个气象因子建立了河南省小麦白粉病发生等级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河南省各地的小麦白粉病发生等级,为全局性把握河南省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等级提供了参考依据。利用该模型对2012年河南省11个调查站点进行小麦白粉病发生等级预测,预测结果整体较好,有4个站点预测等级与实际等级相同,其余误差都在1个等级之内,基本上达到了预测要求;另外,该模型可以进一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改进河南省各地小麦白粉病预测模型,加入当地小麦白粉病的独特影响因子,可进一步建立更加准确的模型。
- 李彤霄
-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气象因子
- 基于DSSAT模型的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为定量评估河南省不同生态地点冬小麦需水量变化特征,应用DSSAT模型模拟了充分灌溉、雨养不灌溉条件下河南省15个地点连续10 a(2003—2012年)冬小麦产量、田间蒸散量、作物蒸腾量、土壤蒸发量等,分析了灌溉增产以及水分生产率的分布规律,并计算河南省不同地点平均需水量和缺水量。结果表明:充分灌溉条件下,河南省15个生态地点10 a间冬小麦平均产量介于7 847~9 565 kg/hm^2,作物蒸腾量介于319~380 mm,土壤蒸发量介于96~166 mm,田间蒸散量介于445~539 mm,水分生产率介于1.67~1.98 kg/(hm^2·m^3);雨养不灌溉条件下,15个生态地点10 a间冬小麦平均产量介于1 927~6 260 kg/hm^2,作物蒸腾量介于66~244 mm,土壤蒸发量介于120~195 mm,田间蒸散量介于209~370 mm,水分生产率介于0.79~2.17 kg/(hm^2·m^3)。15个生态地点10 a间灌溉增产介于1 594~6 698 kg/hm^2,总体呈中北部较高南部较低。15个生态地点10 a间需水量介于395~452 mm,河南省中东部及南部需水量相对较低;缺水量介于76~282 mm,整体呈北高南低。研究结果可为河南省冬小麦水分定量化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 陈丹丹李国强张杰臧贺藏胡峰郑国清
- 关键词:冬小麦需水量
- 氮肥调控对冬小麦干物质量、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40
- 2014年
- 为了探讨河南省安阳地区冬小麦合理高效的氮肥调控模式,2008-2010年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基追比(10∶0和6∶4)和施氮水平(100、200和300kg·hm-2)下冬小麦干物质量、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显著促进了冬小麦的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形成,在基追比10∶0下,氮肥农学效率(NE)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在相同追施比例下,干物质量、籽粒产量、氮素生理利用效率(PNUE)和氮素利用效率(NUE)以施氮200kg·hm-2时最高。在施氮100kg·hm-2时,提高氮肥基施比例更有利于增加干物质量、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伴随施氮量的增加,提高追肥比例能有效增加干物质量、籽粒产量、NE、PNUE和NUE。本试验中,在施氮200kg·hm-2、基追比为6∶4条件下,冬小麦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表现最佳。
- 张杰王备战冯晓李国强赵巧丽胡峰郑国清
- 关键词:冬小麦氮肥调控干物质量氮素利用效率
- 利用高光谱和GF-1模拟多光谱进行土壤有机质预测和制图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利用土壤有机质(SOM)高光谱数据和模拟GF-1多光谱影像的波段响应函数生成的宽波段多光谱模拟数据,对比高光谱预处理和构建土壤植被指数,探索模拟GF-1光谱预测SOM的潜力。研究表明,SOM的一阶微分高光谱和模拟GF-1光谱数据构建的土壤指数与SOM的相关性最好。PLSR建模分析表明采用一阶微分高光谱数据可以很好的对SOM进行预,而且模型稳健(R2=0.962,RPD=4.87);模拟GF-1光谱也可以较好的进行SOM的预测,但是模型的稳定性相对较差R2=0.557,RPD=1.43。同时,SOM制图的空间分布表明,采用一阶微分光谱数据和模拟GF-1数据预测得到的SOM含量与实测的SOM表现出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这为采用多光谱数据进行大尺度、大范围的SOM预测提供了基础。
- 郭燕程永政王来刚刘婷陈颂超郑国清
- 关键词:地统计制图
- 不同密氮模式下高产玉米品种籽粒产量与氮素利用特性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为给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选用郑单958和先玉335为材料,在每个品种下设置2个种植密度(6.75,8.25万株/hm^2)和4个施氮水平(0,180,240,300 kg/hm^2),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下2个高产玉米品种籽粒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密度水平下,2个玉米品种籽粒产量、氮素积累量和蛋白质产量均随施氮量增加总体呈现增加趋势,氮素利用效率则降低;在相同施氮水平下,2个玉米品种籽粒产量、氮素积累量和蛋白质产量均随密度的增加总体呈现增加趋势,氮素利用效率则降低。在不同密氮组合下,先玉335的籽粒产量、氮素积累量、蛋白质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均高于郑单958。本研究条件下,2个玉米品种在密度为8.25万株/hm^2,施氮量为240 kg/hm^2组合下,均可以同步协调实现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协调统一。
- 臧贺藏王言景张杰冯晓胡峰赵晴李国强郑国清
- 关键词:玉米品种氮素积累籽粒产量氮素利用效率
- 不同氮肥模式对夏玉米产量、蛋白质品质和氮素利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5年
- 以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先玉335为供试材料,在大田生产条件下设置4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氮肥模式对两个高产玉米品种子粒产量、蛋白质产量及氮素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玉米品种子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增加,均以240 kg/hm^2处理最高,先玉335子粒产量显著高于郑单958;两个玉米品种子粒蛋白质含量及其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增加,先玉335的蛋白质含量及其产量均高于郑单958;两个玉米品种氮素利用效率、氮肥生产效率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均以180 kg/hm2处理最高,先玉335的氮素利用效率、氮肥生产效率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均高于郑单958。综合分析认为,两个玉米品种均以240 kg/hm^2处理可以同步协调实现较高的子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氮素利用效率,获得产量、品质和高氮素利用效率的协调统一。
- 臧贺藏王言景张杰胡峰李国强郑国清
- 关键词:夏玉米氮肥蛋白质含量氮素利用效率
- 干旱对冬小麦光合、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5年
- 在大田人工防雨棚下小麦田中,设置充分灌溉(CK,土壤相对湿度为80%)、干旱处理1(T1,土壤相对湿度为40%)和干旱处理2(T2,土壤相对湿度为60%)3种供水条件,研究不同程度干旱对冬小麦叶片各生育期光合作用相关生理指标、渗透调节物质、膜脂过氧化以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处理组气体交换参数、光合色素含量随发育期的推进均表现为先略升高后大幅下降。同时,干旱条件下冬小麦启动自身保护机制,具体表现为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持续升高,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则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T2处理组各参数变化趋势总体上与T1处理一致,但其升高和降低幅度有所减弱。可见,不同程度干旱条件下,冬小麦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水分散失,但至生育后期已不能满足自身对水分的需求;通过增强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消除了部分活性氧,但活性氧含量仍不断增加,最终造成膜脂过氧化加剧、膜透性增加、叶绿素降解、光合速率降低、叶片衰老加速。
- 胡程达刘荣花王秀萍刘忠阳李彤宵
- 关键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
-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企业集团信息化设计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为了不断优化重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流程,简化企业管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决策科学化水平,科学预测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文章针对当前农业企业集团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的员工信息化水平低、信息管理系统各自为政、信息化系统与运营管理流程契合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大数据、通信等技术,构建包含信息采集、大数据分析平台、分析层、应用层及终端的母子公司信息化系统,在农作物生长过程控制、产品加工控制、仓储环节控制、财务控制、财务评价、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支持及科学预测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提供自动化、智能化帮助,提高企业智慧管理水平。
- 范磊白红杰白红杰田建民郑国清田建民
- 关键词:物联网农业企业集团信息化设计信息管理系统
- 基于光谱指数的夏玉米氮肥调控效应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为实现夏玉米对氮肥的高效利用,依据养分平衡原理,利用光谱无损监测技术,构建了夏玉米氮肥调控模型,并对比分析了变量施肥和传统施肥对植株氮积累量、氮肥利用效率、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区相比,变量施肥区植株氮积累量提高2.67%,平均产量提高67.53 kg/hm2,经济收入提高148.6元/hm2,但植株氮积累量和产量的变异系数分别降低了3.84个百分点和7.27个百分点;变量施肥区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吸收量分别提高了11.82个百分点、3.95 kg/kg、9.76 kg/kg、0.43 kg/t;变量施肥区尿素投入1 285.42元/hm2,比传统施肥区节约388.49元/hm2。建立的氮肥调控模型有助于提高夏玉米氮肥利用效率,达到氮素效率和产量协同提高的目的。
- 李国强张素青胡峰吴士文郑国清张建涛周萌寇彩霞
- 关键词:夏玉米光谱指数变量施肥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粮食作物生长远程监控与诊断平台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为提高大田粮食作物生产效益,基于视频监控、物联网传感器和网络通信等技术,本文初步设计并实现了粮食作物远程监测与智能诊断管理平台。该平台通过远程监控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粮食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关键环境因子、作物长势以及视频图像等参数信息,从而实现信息的实时采集,进而保证大田粮食作物最适宜的生长环境。该平台在大田粮食作物生产中进行试用,能同时实现生产现场远程视频监视和咨询诊断功能,有利于提高农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 臧贺藏张杰王来刚胡峰李国强杨春英
- 关键词:物联网粮食作物远程视频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