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CUGQNL0832)
- 作品数:2 被引量:37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江海杜远生徐亚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北祁连造山带晚奥陶世—泥盆纪构造演化:碎屑锆石年代学证据被引量:27
- 2013年
- 北祁连造山带晚奥陶世-泥盆纪处于同造山的构造背景.上奥陶统-泥盆系沿造山带不对称分布.上奥陶统-泥盆系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显示,造山带东段武威一带上奥陶统底部沉积物主要来自北祁连岛弧,南部中祁连地块和北部华北板块的沉积物在上奥陶统上部才出现,根据同沉积锆石年龄将中祁连地块和华北板块在东段初始碰撞的时间限定在470~450Ma之间;中祁连地块和华北板块的物质在造山带西段肃南一带被保存在下志留统,地层中也有大量来自早古生代北祁连岛弧和同碰撞花岗岩的物质,暗示造山带西段的碰撞时间在早志留世.而造山带东段下志留统中却仅有来自中祁连地块和华北板块的物质,缺乏代表北祁连岛弧的早古生代碎屑锆石年龄,对比上奥陶统-下志留统岩相分布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北祁连造山带的碰撞具有"东早西晚"的"斜向碰撞、不规则边缘碰撞"的特征,而这种碰撞方式导致中祁连地块在造山带东段仰冲到北祁连岛弧之上,阻止北祁连岛弧为盆地提供沉积物;泥盆纪早期,北祁连岛弧年龄在东段下、中泥盆统中重新出现,结合志留系和泥盆系在造山带东、西两段的分布和变形特征推断,泥盆纪早期北祁连造山带具有"东强西弱"的不均一隆升特征,这种差异隆升特征是由"东早西晚"的"斜向碰撞、不规则边缘碰撞"引起的,它导致了北祁连岛弧在造山带东段被重新剥露出地表,同时来自早期中、上志留统以及同碰撞花岗岩的物质也被汇入盆地.河西走廊盆地性质经历了弧后盆地-弧后残留洋盆-前陆盆地的转换过程.
- 徐亚军杜远生杨江海
- 关键词:沉积物碎屑锆石年代学北祁连造山带
- 甘肃靖远上泥盆统沙流水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甘肃靖远上泥盆统沙流水组沉积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砂岩较泥质岩含有较高的SiO2含量和斜长石,而泥质岩较砂岩含有较高的铁镁质组分和含钾矿物。砂岩和泥质岩样品均亏损Nb、Ta、Sr元素。砂岩中部分样品富集Zr、Hf元素和强烈的Eu的负异常,部分样品显示Zr、Hf亏损和弱的负Eu异常。泥质岩样品均富集Ni、Cr元素,但具有较强的Eu负异常。沙流水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源岩以酸性岩和基性岩混合为特征,且遭受了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作用(CIA:74~81),在沉积过程中有少量来自被动大陆边缘的经历了沉积分选和再循环的古老物质加入。构造背景判别表明,源岩主要形成于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并有少量来自大洋岛弧和被动大陆边缘环境下形成的岩石。结合区域构造单元岩石组合特征认为,北祁连沙流水组碎屑岩源岩主要为卷入造山带的北祁连岛弧、中祁连地块、俯冲杂岩带中的酸性岩石和基性岩石及少量花岗岩,同时还有少量来自华北板块的、经过沉积分选和再循环的物质。综合上奥陶统—中、下泥盆统沉积演化特征及区域岩石学研究,认为晚泥盆世是造山带强烈挤压之后转向伸展垮塌的时期,上泥盆统沙流水组则是北祁连加里东期造山带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沉积记录。
- 徐亚军杜远生杨江海陈甲才
- 关键词:沉积地球化学北祁连造山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