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2012]596)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朱剑虹谢显珍肖玥熊峻刘宏伟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警察学院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国防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医药卫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译学
  • 3篇生态翻译
  • 3篇生态翻译学
  • 3篇翻译
  • 3篇翻译学
  • 2篇适应选择论
  • 2篇林纾翻译
  • 2篇翻译适应选择...
  • 2篇《黑奴吁天录...
  • 1篇单三部曲式
  • 1篇瑶山
  • 1篇译者
  • 1篇译者主体
  • 1篇译者主体性
  • 1篇音乐
  • 1篇音乐分析
  • 1篇视域
  • 1篇曲式
  • 1篇驱动力
  • 1篇习得

机构

  • 3篇湖南警察学院
  • 1篇湖南涉外经济...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朱剑虹
  • 1篇冯建华
  • 1篇王晓丽
  • 1篇王蕾

传媒

  • 1篇音乐创作
  • 1篇兰州教育学院...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长春教育学院...
  • 1篇学术问题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林纾译《黑奴呼天录》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译者是翻译活动中最活跃又最容易被忽视的主体。传统译论注重静态文本研究,而未能重分重视译者的主体作用。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探讨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分析了译有所为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力求再现翻译过程,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注入新的内容。
朱剑虹王蕾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译者主体性
《瑶山夜歌》音乐分析
2013年
《瑶山夜歌》是作曲家魏景舒创作并发表在音乐核心期刊《音乐创作》2013年第七期上的小提琴独奏曲.与钢琴伴奏组织起来的小型民族室内乐,两种乐器结合使和声效果丰满、旋律优美动听。文章以作曲家的简介为切入点,以作曲技法为手段,进而分析此乐曲的音乐特点。分别是从主题材料、调式调性、和声及曲式来分析其特点,进一步把握瑶族音调的基本规律。曲调反复用移位、模进和复调的作曲手法来发展旋律,最终形成一定规模的复三部曲式。故作曲工作者应当给价值含量高的原生态材料用于创作实践中,使中国室内乐更具民族特色。
冯建华
关键词:瑶山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
林纾翻译的适应与选择——以《黑奴吁天录》为例
2013年
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论及翻译研究的综合性、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本文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就林纾在翻译《黑奴吁天录》过程中对内(需要和能力)对外(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和选择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对林纾的翻译有更深入的了解,试图为译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思考。
朱剑虹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翻译适应选择论
林纾翻译的适应与选择——以《黑奴吁天录》为例
2013年
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论及翻译研究的综合性、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就林纾在翻译《黑奴呼天录》过程中对内(需要和能力)对外(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和选择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林纾的翻译有更深入的了解,试图为译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思考。
朱剑虹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翻译适应选择论
以需要为驱动的二语习得观被引量:1
2014年
需要是个体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需要的存在是推动人行为的原动力,推动者个体采用一定的方式朝着目标前进。以人本主义的需要观为理论基础,提出二语习得是一个学习者为了满足自身成长性需要而不断深化习得二语的动态过程。研究分析二语习得过程中需要所表现出的特性,并提出对学习者的二语学习需求刺激的具体措施,从而维持二语习得的动力,保持二语习得的持续性和发展性。
王晓丽
关键词:二语习得驱动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