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1SJD750012)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吴云梁伟峰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女性
  • 1篇心理
  • 1篇心理透视
  • 1篇性情
  • 1篇叙事
  • 1篇演义
  • 1篇太平天国
  • 1篇题材
  • 1篇女性情结
  • 1篇女性视角
  • 1篇女性叙事
  • 1篇青年
  • 1篇情结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心理
  • 1篇文学
  • 1篇文学话语
  • 1篇小说
  • 1篇滥觞
  • 1篇洪秀全

机构

  • 3篇徐州工程学院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吴云
  • 1篇梁伟峰

传媒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淮海工学院学...
  • 1篇安康学院学报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历史洪流中的卑微个人——论《李秀成自述》中的“李秀成”形象
2011年
《李秀成自述》是一个存在虚构的叙事作品,其中的"李秀成"是接近却并不等同于真实历史人物李秀成的人物形象。这个"李秀成"的一生可分为"安分守贫"的"穷民"、"愚懞""迷"从的教徒、"骑在虎背,不得不由"的"佐乱"之将、认死求活的"失国"之囚四个阶段。他不是一个有崇高理想的革命者,也不是罪恶滔天的匪徒,既不高尚,也不卑鄙,而是一个迷信、盲从、无知、本分、认真、善良、才华出众而又怕死的普通人。他参与了历史,但那是历史选择了他,他只是被动地遵从"天命"而已,是一个被卷入历史洪流中的卑微个人。
吴云
关键词:《李秀成自述》
论杨逵青年文化心理的形成
2014年
在杨逵的人生历程中贯穿着一种青年文化心理。少年时比较自由的成长环境为其青年时代的人格塑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成为青年的过程中,他受到老师沼川定雄的热情影响,并在赴日留学时建立起"青年"的生命个体的自觉。在日本留学时,杨逵处于青年文化和青年运动的氛围中,扩大了与其他青年的横向交流;而回到台湾后,其青年文化心理增加了行动和实践的信心。日本左翼青年入田春彦的出现及自杀,对杨逵影响深远。
梁伟峰
关键词:青年
视乱世文人的女性情结——太平天国题材笔记小说中女性叙事的文化心理透
2014年
太平天国自起义之日起就不断受到官方和民间的极大关注,不断被书写、改写、重写,形成了数以千计的叙事作品。“同样的历史系列可以是悲剧性或喜剧性故事的成分,这取决于历史学家如何排列事件顺序从而编织出容易理解的故事”[1],
吴云
关键词:太平天国心理透视女性叙事笔记小说女性情结题材
男性革命文学话语的滥觞——女性视角下的《洪秀全演义》
2013年
《洪秀全演义》中的女性观将"国"凌驾于女性之上,视女性为低等性别,无视女性权力,是穿着革命外衣的男尊女卑的变体。它虚构了两类女性:"该死"的"婆娘"和"听命"而嫁的"女英雄",前者是于"国""无用"的传统女性,统统在故事中间死去,如果她"淫荡"或妨碍反清大业,则要被杀死或自尽;后者是于"国""有用"的革命女性,对敌人,她是所向披靡的"女英雄",对领袖,她是"听命"而嫁的"乖妹子",人格严重分裂。两类女性背后都站着一个自高自大、冷漠自私的革命男性,而她们在后世的革命文学中一再出现,因此《洪秀全演义》并非"民主革命派的扛鼎之作",而是革命男性的厌女之作,是男性革命文学话语的滥觞。
吴云
关键词:《洪秀全演义》女性视角文学话语滥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