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Z131100004013041) 作品数:8 被引量:57 H指数:4 相关作者: 李志伟 郭晓东 张绍庚 余灵祥 张培瑞 更多>> 相关机构: 解放军第302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脾切除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行脾切除手术,观察术后大鼠免疫系统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脾切除术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SD大鼠45只建立PHT模型,随机分为PHT组、脾全切组及部分脾切除组,每组各15只。另选取10只健康大鼠为对照组。分别对四组大鼠行不同的脾切除方案,术后检测四组大鼠的血常规、免疫球蛋白含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组织病理学染色结果等,分析各指标的意义。结果:四组大鼠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PHT组大鼠WBC高于对照组,PHTTS组高于PHT组,PHTSS组高于PHTTS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大鼠血浆中IgG含量差异显著(P<0.05);IgA、IgM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大鼠CD4+、CD8+含量差异显著(P<0.05);CD29+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脾脏直接参于细胞介导免疫调节,脾切除可降低门脉压力,消除脾亢,有利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缓解。 余灵祥 张绍庚 郭晓东 肖朝辉 凌海慧 赵德希 吴建中 张培瑞 李志伟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脾切除术 免疫功能 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的特点及效果,为普外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病例分为常规肝切除组和精准肝切除组,每组46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肿瘤局部复发率及远期转移率等。结果:与常规肝切除组相比较,精准肝切除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肿瘤复发转移率低,但手术时间较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血清TBIL、ALT及AST含量降低,ALB升高,精准肝切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程度更显著,肝功能优于常规肝切除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术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具有良好临床的效果,不仅能够彻底清除病灶,而且降低了术后肝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张志华 郭晓东 赵新 胡雄伟 刘佳 李志伟关键词:精准肝切除术 原发性肝癌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野战条件下腹部严重创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Operation,DCO)是针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阶段性修复的外科策略,本文通过观察DCO在野战条件下严重腹部创伤治疗中的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为野战外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肝胆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DCO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DCO组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死亡率、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等。结果:DOC组手术时间为(62.59±8.61)min,术中出血量为(306.48±23.54)mL,死亡率为20%,术后感染率为8.89%,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术时间为(90.35±7.86)min,术中出血量为(600.32±34.21)mL,死亡率为53.33%,术后感染率为24.44%,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56%;DCO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治疗中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不但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余灵祥 张绍庚 郭晓东 肖朝辉 凌海慧 赵德希 吴建中 张培瑞 李志伟关键词:腹部创伤 野战外科 Hem-o-lok结扎锁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Hem-o-lok结扎锁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患者9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Hem-o-lok结扎锁双重夹闭脾动脉,对照组则采用ENDOLOOP结扎圈套器双重结扎脾动脉。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感染、残余脓肿、粘连性腹痛及门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结果:采用Hem-o-lok结扎锁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均优于采用ENDOLOOP结扎圈套的对照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m-o-lok结扎锁用于腹腔镜脾切除术具有很好的手术效果,不仅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而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余灵祥 张绍庚 郭晓东 肖朝辉 凌海慧 赵德希 吴建中 张培瑞 李志伟关键词:脾切除术 腹腔镜 220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总结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2200例择期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手术前后的止血率、并发症及肝功能指标等。结果:近期随访率78%(1716/2200);其中,上消化道出血史88.3%(1515例),手术止血率为99.1%(1701例),围术期病死率为1.3%(22例),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和肝肾功能衰竭;并发症情况:发热39.8%(683例)、腹腔内出血2%(34例)、门静脉系统血栓51%(875例)、胸腹腔感染3.7%(63例)、肝脓肿0.7%(12例)、胃瘘0.3%(5例)及胰瘘0.3%(5例)。丙肝肝硬化脾切除抗病毒103例,预防手术112例,丙肝切脾抗病毒、预防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肝功能Child分级:术前85%为A级,术后94%为A级;ALB、TBil、PT及腹水消失率均明显好转。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具有积极的作用,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可消除或缓解,但如何有效降低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形成仍需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深入研究。 余灵祥 张绍庚 郭晓东 肖朝辉 赵德希 孙佳轶 张培瑞 李志伟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近期疗效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中肝血流阻断方法的选择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的肝血流阻断方法用于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肝胆外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83例肝脏肿瘤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肝血流阻断方式,将所选病例分为三组:间歇性断流组(22例),完全断流组(28例),选择性断流组(33例)。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断流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三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和断流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选择性肝血流阻断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均显著少于间歇性断流组和完全断流组(P<0.05);三种断流方式术后均发生并发症,但选择性阻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间歇性断流和完全断流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降低,血清白蛋白(ALB)的含量升高;选择性断流组各指标变化更明显,数值更接近于正常水平(P<0.05)。结论:与传统断流方法比,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法能够减少剩余肝脏的再灌注损伤,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但该方法存在一定局限,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断流方式。 张志华 郭晓东 赵新 胡雄伟 刘佳 李志伟关键词:肝部分切除术 肝功能 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74例肝硬化基础上发生HRS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患者性别、年龄、HRS分型、合并症、伴发基础疾病、生化指标以及治疗方案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74例患者中,男性207例(75.5%),女性67例(24.5%),平均年龄53.39岁;HRS Ⅰ型144例(52.6%),死亡42例,病死率为29.2%,从发病到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11.76±14.13)d;HRS Ⅱ型130例(47.4%),死亡12例,病死率为9.2%,发病到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17.41±17.04)d。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占病因构成的64.2%,酒精性肝硬化占25.5%。女性、HRSⅠ型、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膜炎、低血钠是肝硬化并发HRS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特利加压素治疗是保护因素。结论肝硬化并发HRS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众多,预后差,病死率高,特利加压素的应用可降低其死亡危险。 王文苓 苏晓峰 苏梅 晁华 刘力畅 王冶关键词:肝肾综合征 肝硬化 特利加压素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断流术后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相关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12月我科450例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断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超声多普勒检测手术前后门静脉血流速度、门静脉直径及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门静脉直径、门静脉血流速度、脾脏的质量及术后血小板数量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关系。结果:术前门静脉系统有血栓患者75例,占16.7%。术后门静脉血栓再形成率52.9%。Logistic单因素分析提示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与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脾脏质量、血清总胆红素、术后血小板数量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与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脾脏质量有关,而与血清总胆红素、术后血小板数量无关。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与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脾脏质量有关。 余灵祥 张绍庚 郭晓东 肖朝辉 凌海慧 赵德希 孙佳轶 张培瑞 李志伟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 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