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3DZ13704)

作品数:7 被引量:93H指数:5
相关作者:李焰生林岩潘元美施国文耿介立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宜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血管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脑梗死患者
  • 3篇颈动脉
  • 3篇梗死
  • 3篇痴呆
  • 2篇动脉斑块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管性痴呆
  • 2篇中层厚度
  • 2篇卒中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内膜
  • 2篇内膜中层厚度
  • 2篇颈动脉斑块
  • 2篇颈动脉粥样硬...
  • 2篇斑块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宜兴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李焰生
  • 4篇林岩
  • 3篇潘元美
  • 1篇沈沸
  • 1篇徐群
  • 1篇李红伟
  • 1篇王国祥
  • 1篇耿介立
  • 1篇施国文
  • 1篇熊昕丽

传媒

  • 2篇国外医学(脑...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神经病学与神...

年份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以及影响斑块稳定性的因素。方法入选2005~2006年间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4例,超声检查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颈动脉斑块情况,并与血管性危险因素和代谢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年龄、吸烟、糖尿病史、收缩压、总胆固醇及血清尿酸增高与颈动脉IMT增厚存在独立相关性,而年龄、收缩压、总胆固醇及脂蛋白(a)增高则可独立预测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性别、高血压史、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和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之间存在独立相关性。结论年龄、吸烟、糖尿病史、收缩压、总胆固醇、脂蛋白(a)及血清尿酸增高可独立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
潘元美李焰生林岩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IMT颈动脉斑块稳定性
炎症因素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探讨炎症因素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24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情况和血液炎症性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炎症因素(单核细胞比例,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血沉)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其中单核细胞比例(ORIMT=1.231,P<0.01;OR斑块=1.175,P<0.05)及血沉增高(ORIMT=1.024,OR斑块=1.029,均P<0.01)具有独立预测性,单核细胞比例的独立预测性最高。炎症因素和斑块稳定性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单核细胞比例及血沉可独立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潘元美李焰生林岩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内膜中层厚度炎症因素
血糖和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血糖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对17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颈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糖尿病史、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分析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和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IMT增厚组的年龄(P<0.01)、糖尿病比例(P<0.01)、入院时的空腹血糖(P=0.035)及HbAlc(P=0.051)明显增高,其中,年龄(P=0.023)及糖尿病史(P<0.01)和颈动脉IMT的增厚存在独立相关性。在糖尿病患者中,空腹血糖及HbA1c的增高和颈动脉IMT的增厚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年龄及糖尿病史为颈动脉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潘元美李焰生林岩
关键词:颈动脉IMT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被引量:3
2007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脑血管疾病(CVD)、认知功能损害等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64%的卒中后患者有认知功能损害,1/3会发展为明显的痴呆。由CVD引起或与之相关的认知功能损害,即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人群亦不断增加。VCI涵盖了各种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从轻微认知损害到严重的血管性痴呆(VaD),其危险因素主要有人口学因素、血管性危险因素、遗传因素和CVD相关因素。
熊昕丽李焰生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与血管性认知障碍被引量:25
2005年
由于传统痴呆定义的束缚,目前的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不能发现非痴呆的认知障碍,也难以与混合性痴呆相区别,更不能促进血管性痴呆的防治。用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概念则可以涵盖所有与血管危险因素和脑血管病变有关的各种程度的认知障碍,促进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
王国祥李焰生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
卒中后痴呆被引量:7
2005年
卒中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卒中后发生痴呆的风险增高.卒中后痴呆涵盖了卒中后的各种痴呆类型,是老年人致残的重要原因,其患病率在卒中后3个月至4年内为31.4%~21.5%,其发病率随卒中后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卒中和痴呆有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卒中可以是痴呆的直接原因,也可能促进了变性性疾病的发展而引起痴呆.
沈沸李焰生
关键词:卒中痴呆ALZHEIMER病
卒中专病门诊贯彻卒中二级预防指南的研究被引量:26
2007年
目的观察医师培训和专病门诊对缩小临床实践与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指南差距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卒中专病门诊就诊的305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比较其在医师规范培训前后及出院与在专病门诊随访期间抗栓药、他汀类药物、不规范用药和降压药的使用情况。结果医师经培训后提高了二级预防用药的规范性,患者出院的抗栓药(79.3%比93.1%,P<0.01)和他汀类药(19.5%对59.2%,P<0.01)使用率显著提高,不规范用药(47.1%比27.5%,P=0.001)显著降低。高血压的治疗率(88.4%比9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出院时相比,专病门诊随访患者的抗栓药和他汀类药使用率进一步提高,不规范用药进一步降低。出院带药规范者随访期的用药依从性高。结论医师培训能提高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处方的规范性,专病门诊能进一步提高患者出院带药及随访期用药的依从性。
林岩李焰生徐群施国文李红伟耿介立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
共1页<1>
聚类工具0